《黃樓賦》碑文是蘇轍撰寫的長賦,由蘇軾親筆書寫刻製成碑。宋碑已毀,現存為明代摹刻碑,青石質,高2米,四面,每面寬0.54 米,文33行,滿行35字,楷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樓賦碑
- 類別:石窟寺及石刻
文物歷史,保護措施,
文物歷史
北宋元豐元年(1078),時任徐州知州的蘇軾為慶祝戰勝洪水而興建黃樓,九月九日重陽節,蘇軾主持盛典,慶祝黃樓落成。並將《黃樓賦》碑立於樓中,碑呈方柱型,文滿四面。北宋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 四月,蘇軾由密州調任徐州知州。七月十七日黃河在澶州決口,洪水波及徐州,大水圍城,水深二丈八尺。蘇軾身先士卒搶築大堤,夜宿城上巡查險情。臨危時刻,以詩言志“坐觀入市卷閭井,吏民走盡余王尊。”一旦堤防潰崩,他甘願像漢代東郡太守王尊那樣,以身填堤,力挽狂瀾,確保百姓和屬下脫險。抗洪保城的奮戰,歷時四十五個晝夜贏得勝利。
保護措施
1988年徐州市人民政府重建黃樓,《黃樓賦》碑再次安置在樓內。蘇軾在徐州為官時間雖然不長,但對徐州的感情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