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會林 紹武文集:戲曲藝術卷》收錄了黃會林、紹武自1978年至2008年30年間的學術研究論著和文學藝術創作。共分十二卷。第一卷至第六卷包括話劇、電影、電視、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學術研究性文字;第七卷至第十二卷則為電影、話劇、長短篇小說、報告文學、電視劇及電視專題片等作品。 《黃會林 紹武文集:戲曲藝術卷》為戲劇藝術論集。選錄自1979年到2008年撰寫的關於戲劇的文章,分為專論、分論、散論三個部分,計39篇。
基本介紹
- 書名:黃會林.紹武文集:戲曲藝術卷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359頁
- 開本:32
- 定價:43.00
- 作者:黃會林 紹武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3097562
- 品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反映人民心聲謳歌時代精神——紀念中國話劇誕生100周年
深入時代啟迪未來——百年中國話劇與曹禺
中國話劇文學的界碑——試論曹禺的戲劇創作
已有的自己的全新的——曹禺研究的一個視角
夏衍戲劇創作的藝術成就
獨樹一幟的夏衍劇作
夏衍戲劇觀散論
夏衍與抗戰戲劇
洪深的戲劇觀
飛龍吸水噓氣為雲——田漢評傳
雄渾豪放天地問——田漢戲劇風格特色
中國現代戲劇文學史述
左翼十年的戲劇運動與創作
四十年代的中國話劇
“精神火炬”與“火炬精神”——讀《中國淪陷區文學大系·戲劇卷》序
中國話劇與五四精神
蓬勃的運動奇異的流變——我之“華文戲劇”觀
分論
田漢(1898-1968年)
於伶(1907-1997年)
吳祖光(1917-2003年)
南國社
節奏,是藝術的生命——夏淳導演藝術探微
沙葉新劇作創新試論
論李字梁劇作與民族文化傳統
執著追求不倦拼搏——《集體有意識與集體無意識——中國戲劇電影電視
文化行為的精神結構分析》序
風景這邊獨好——《尋找海》序
散論
交融·特寫——我觀小劇場戲劇
校園戲劇與中國話劇的不解之緣——紀念中國話劇九十周年感言
戲劇藝術家與北國劇社
活躍中有隱憂——關於話劇現狀
偉大的作家傑出的劇院
久遠的情緣深長的體驗——我與北京人藝
人民文藝的一面旗幟——析《白毛女》
看《茶館》所想到的
藝術引進的傑作——評《洋麻將》的演出
危樓,可以借鑑——關於《天下第一樓》的思考
舞台上的銀幕——觀話劇《周君恩來》
求新與出新——《海峽情祭》觀後
大學生戲劇節呼之欲出尚欠東風
後記
文摘
1.主旨:即劇本的中心思想,是諸要素中最主要的,指的是作者通過所描寫的人和事所表述的哲學思想、人生態度和主張。洪深說:“一部戲,劇旨的偉大,在於劇作者誠懇有力地對當前社會說了一句必要說的有益的話。”主旨在一部戲中起統帥作用,這句話往往是這戲中的龍眼睛。曹禺反覆講過:“主題是個有生命的東西”,它是一部戲的靈魂。把握主題就像把握一個人的思想面貌,“比他的鼻子、眼睛、或者習慣、癖性,更能說明他的特徵”。曹禺強調:“不要在一個戲裡塞進太多的主題。”夏衍也明確表示“一個戲談一個問題,一服藥治一種病,不信一副藥能治百病”。曹禺說:“主題應有機的從有血有肉的人物和充滿生活氣息的生活事件中生長。”美國權威的戲劇理論家約翰·霍華德·勞遜的論述:“主題是從作家經驗積累和思考研究中孕育出來的”印證了曹禺、夏衍的主張。
關於主旨價值的權衡標準,洪深提出三條:真、美、善。
真,能讓觀眾相信,對舞台上的事物不起疑問;
美,能引起觀眾美感;
善,能淨化觀眾情緒,使其觀劇後更聰明、善良、純淨。
他以這三條標準來權衡戲劇主旨、戲劇價值。
洪深把一部戲從醞釀主旨到完成,分為創作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儲材。這就需要作者在生活的海洋中吸取、尋找、蒐集;要有一個多方面的體驗過程。儲材的過程是很艱苦的。
後記
也許因為長期生活在高校院牆裡,因而寫作帶有較濃厚的學院味道。學校樹多,院裡院外的氣溫常有一兩度的差異,特別是夏天,從外面回來,每每有一種涼爽之感。這,可以說是局限;也可以說是與藝術保持了一定的間隔,從而也不失為一種審美的距離。
“理論要能說服人,理論必須是徹底的”,這依然是我們在研究領域裡的奮鬥目標。我們知道那是個遙遠的境界,倘若經過努力,使這種距離逐漸縮短一些,足矣。
《黃會林.紹武文集—戲曲藝術卷》收錄的是關於“戲劇藝術”研究的文字。20世紀80年代初期,會林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進行教學改革,她被分配集中於戲劇文學的教學與研究,由此開始了對中國現代文學中戲劇領域的深入學習。從中國話劇藝術的歷史行程到中國話劇藝術的大師名家;從中國話劇藝術的重要活動到中國話劇藝術的理論建設;逐步地加強了理解與把握。在面向本科高年級學生開設“中國現代話劇研究”專題課程的同時,主動參與各項話劇藝術活動並融入話劇藝術的業界,接近了眾多劇作家和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獲得了許多鮮活的體悟。從而有了自1979年起對於使中國劇壇熠熠生輝的大戲劇家曹禺、夏衍、田漢、洪深、老舍、於伶、吳祖光等人的研究性文字;並在長期的關注之中,寫出了一些關於當代戲劇的思考性文字。儘管只是個人當時一些粗淺的體味,但經過將近30年歲月的淘洗,今日看來,依然還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收入《黃會林.紹武文集—戲曲藝術卷》的文章,許多都已正式發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