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黃曾樾
- 字號:字蔭亭
號慈竹居主人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1898年
- 去世時間:1966年
- 主要作品:《蔭亭遺稿》
- 籍貫:福建永安
生平履歷,文學成就,個人作品,
生平履歷
不滿周歲海煉時,黃曾樾即由母親劉氏帶回故鄉永安。三歲時,伯父病逝,因伯父無子,遂由祖父決定將他過繼給梓庠為嗣子。四歲時,他隨生父挈眷從長樂返回永安故里。六歲入馬鍚侯創辦在南台大廟山“去毒社”的私塾啟蒙。十歲在其生父作為創辦人之一,位於上杭街留飯鋪的台江兩等國小堂,開始接受維新思想的影響。
民國元年(1912年),14歲的黃曾樾抱著“工業救國”的遠大抱負考進福州馬尾船政學堂,習法文,學製造。在校成績優良,三次年考獲獎。
民國8年2月,黃曾樾畢業離開船政學堂,到南平省立第三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併兼任南平第四中學國文教員。
民國9年,福建軍政府令各縣選送優秀知識青年赴法留學。永安縣政府決定選送雷化文、黃曾樾、馮作舟三人,由縣政府徵收紅糖、豬仔、石灰等3種附加稅資助他們出國留學。黃曾樾先進入法國朗西大學數學系,補習半年數學,後入里昂工業專科學校土木工程系,畢業時被學校授予工程師職稱。由於他素照紙罪遷好文學,民國12年又考入里昂文學院繼續學習。他租住法國紡織工人拍拉奢的一小間房子,房租每月只要5個法郎,但當時國內軍閥連年混戰,自盧興邦占領永安後,地方財政拮据,留學生的費用不能按時接濟,有時整年收不到錢,致使黃曾樾連為數不多的房租費也交不出,膳食則更難維持,常處於半飢餓狀態。在患難之時,房東拍拉奢不但不催他房租,還資助給他50元法郎。黃曾樾從此,與拍拉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拍拉奢的外甥蓬皮杜(後任法國總統)當時任里昂市議員,與里昂市長赫里歐是朋友。當赫里歐市長得知黃曾樾勤奮攻讀和困難處境時,深表欽佩和同情,並親自約見黃曾樾,向他提出建議,由里昂市政府官費資助他學習,畢業後留在法國工作。黃曾樾婉言謝絕說:“感謝市長先生的關懷,但我不能享受里昂政府的官費,因為畢業後我要回國工作。”
民國14年8月,黃曾樾以優異的成績從里昂大學畢業。他的畢業論文《老子、孔子、墨子哲學的比較》,在法國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他被授予“文學博士”學位,他的論文被裡昂大學收入《大學叢書》,以精裝出版。這年10月,黃曾樾回到闊別五年的永安。不久被派任京漢鐵路工程師。
民國15年夏天,黃曾樾應聘到北京女師大任教授,專教法國文學,閒時兼任海阿立疊軍艦隊司令甘聯敖的家庭教師。從此,他認識了甘的女兒甘賢,同年與甘賢結婚。
民國17年10月,丁超五調任中央特種刑事臨時法庭庭長,黃曾樾隨同任法庭文書主任。二個月後,調交通灶己境部,任法規委員會委員,專門從事研究和起草交通法規。
民國19年4月,黃曾樾從交通部調到南京市政府,任社會局長。21年11月黃曾樾又回到交通部任秘淚朽殃書。 22年冬,萬國郵政聯盟在埃及召開會員大會,黃曾樾奉命參加並考察埃及國情(後撰寫了《埃及鉤沉》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會議結束後,黃曾樾應邀赴世界各國考察郵政,他從歐洲的英、法、意、瑞典、波蘭、蘇聯,到美洲的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西,以及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歷時達一年六個月。
民國26年“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黃曾樾也隨遷入川。
民國27年10月,交通部長俞正鵬調任後方勤務部長,黃曾樾隨俞調後方勤務部任秘書等職。
民國29年,黃曾樾被任命後方勤務部編輯處少將副處長,專門從事編譯戰時國外有關軍事資料。國民政府為了控制大後方的交通運輸,組成滇緬路監理委員會,民國30年8月黃曾樾任該委員會秘書。黃曾樾在重慶任職六年,與章士釗、李石曾、張大千、馬子谷、徐悲鴻等交往甚深。他把想回閩工作的願望告訴章士釗,由章士釗寫信給福建省政府主席劉建緒,促成在民國31年6月離川回到福建省臨時省會永安。次年5月福建省政府任命他為省驛運管理處副處長,主要任務是統籌管理糧、鹽運輸事宜。
黃曾樾在永安任職期間,倡議成立永安地方社會公益事業促進會,親自設計永安樂乃駝乘翔燕大橋(即西門大橋);創辦永安縣立初級中學,出任校長;設立“黃太夫人獎學金”,獎勵成績優良的貧窮學生。
民國33年12月,黃曾樾被任命福州市政籌備處長兼林森縣長,白笑樂因當時福州還被日軍侵占,他先到福州市郊的小箬上任。
民國34年5月15日,駐榕日本兵退走,黃曾樾隨軍第一批進入市內。同年,任福州市市長。他著手整頓市政,恢復工商和教育,撥款修復校舍,並立即發放教職員工資,儘先複課。他定期接見和聽取教育界人士意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因而深得福州中國小教師的擁護。
黃曾樾清正廉潔,不徇私情。當時有人揭發某中學校長曹某有貪污舞弊行為,他經核實後,給予撤職處分。曹的兄長是省黨部要員,因此懷恨在心,大肆攻擊“黃市長無能”。三青團負責人戴仲玉、特務嚴靈峰,也伺機攻擊誣衊。黃曾樾忍無可忍,於民國35年7月,憤然辭去福州市長職務。
民國36年4月,黃曾樾調南京任教育部督學兼參事。這年夏天,黃曾樾以國民黨提名資格,從南京回原籍永安縣,參加國大代表的競選,得五萬八千票,以超過全縣人口半數當選。
民國38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逼近南京,國民政府倉惶逃往廣州,教育部為了遷移事宜,在福州設立駐榕辦事處,黃曾樾也由南京返回福州。這年6月,教育部長朱家驊來到福州,要黃曾樾跟他去廣州,並許以教育部次長之職,黃曾樾以“老母年高、不宜遠遊”為辭而婉言拒絕。同年7月,教育部新任部長杭立武,接連給黃曾樾發來3封電報,催促黃曾樾同他們一起逃台,接著杭立武又發親筆信催促並以台北市長、教育部次長之職相許,他均置之不理。黃曾樾對多年好友錢履周教授說:“國民黨政府之腐敗,已喪失民心。再跟著他們跑,毫無前途。”兩人同約,決定留在福州等待解放。
1949年8月,他到國立福州音樂專科學校任教,擔任教務處主任,主講中國文化史課。
1950年10月黃曾樾在福建師範學院任教授,開始在數學系教授投影幾何。於1951年調到中文系,擔任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主講外國文學。
1957年1月,黃曾樾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62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州市委員會委員。
1966年10月11日,黃曾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終年68歲。
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中國,在周總理舉行的歡迎宴會上,他向周總理打聽黃曾樾的下落,對他的不幸遭遇深表惋惜。
1979年1月21日福建師範大學召開了為黃曾樾博士平反昭雪大會。師大副校長黃壽祺教授代表學校致悼詞說:“黃曾樾教授在黨的教育下,努力學習政治,注意世界觀的改造,政治上不斷進步。他擁護中國共產黨,相信黨的政策,熱愛黨的教育事業。長期從事外國文學的教育,認真負責,帶病堅持工作,假日放棄休息,不倦地輔導登門求教的學生和青年教師,還熱心為校外單位翻譯法文資料。他熱愛中外文化遺產,積極進行學術研究,在科研方面做出了成績”。
文學成就
黃曾樾先生學識淵博,也是中國早期海歸的愛國知識分子優秀代表。回到永安故鄉後,黃老創辦了永安縣立初級中學,親自擔任校長和講課,對中國古代的道、儒、墨三家的哲學思想作了精闢的論述,並在祖宅旁蓋小屋三間,命名“慈竹居”,自號“慈竹居山房主人”,盡其所能地買書、求畫。
1933年,黃曾樾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以中國政府官員和博士的名義,出席在埃及開羅召開的“萬國郵政聯盟”會議,併到該國城鄉、古蹟、沙漠考察,並寫有《埃及鉤沉》一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研究埃及高水平的學術著作,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刻印“蔭亭秘笈”,此書仍存。
黃曾樾早年師從清末學者陳衍,工詩文。陳衍在《石遺室詩話》中對他有不少贊語,如“致力古文詞者甚摯,詩工絕句”,“取勢皆不平衍”,“古體音調多悽惻,筆意倜儻不群”等。他的同門、原福建省文史館的陳海瀛先生為《慈竹居集》作序,評價其詩文時說:“黃君蔭亭詩,志士苦心,別有懷抱,七言絕句最工,次則七律五古”,“文則華滋博贍,擢經籍之菁英,以神其運用,奇不戾於法,麗不流於靡”,“綜觀蔭亭所作,揚之高華,按之沉實,可貴乃在此”。這些評價實事求是,決非溢美之辭。
個人作品
黃曾樾一生著述有《老子、孔子、墨子哲學的比較》、《慈竹居詩抄》、《博馬舍研究》、《埃及鉤沉》、《陳右遺先生談藝錄》、《陳左海先生書版》、《永賢和尚廣錄探微》、《外國文學講稿》、《談天木堂集》、《傅立葉傳》、《最後一課的商榷》、《左海珠塵》、《慈竹居叢談》、《李商隱詩補註》《顧亭林詩集補註》、《張之洞廣雅堂詩注》、《陳右遺詩注》等。
民國17年10月,丁超五調任中央特種刑事臨時法庭庭長,黃曾樾隨同任法庭文書主任。二個月後,調交通部,任法規委員會委員,專門從事研究和起草交通法規。
民國19年4月,黃曾樾從交通部調到南京市政府,任社會局長。21年11月黃曾樾又回到交通部任秘書。 22年冬,萬國郵政聯盟在埃及召開會員大會,黃曾樾奉命參加並考察埃及國情(後撰寫了《埃及鉤沉》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會議結束後,黃曾樾應邀赴世界各國考察郵政,他從歐洲的英、法、意、瑞典、波蘭、蘇聯,到美洲的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西,以及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歷時達一年六個月。
民國26年“七七事變”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黃曾樾也隨遷入川。
民國27年10月,交通部長俞正鵬調任後方勤務部長,黃曾樾隨俞調後方勤務部任秘書等職。
民國29年,黃曾樾被任命後方勤務部編輯處少將副處長,專門從事編譯戰時國外有關軍事資料。國民政府為了控制大後方的交通運輸,組成滇緬路監理委員會,民國30年8月黃曾樾任該委員會秘書。黃曾樾在重慶任職六年,與章士釗、李石曾、張大千、馬子谷、徐悲鴻等交往甚深。他把想回閩工作的願望告訴章士釗,由章士釗寫信給福建省政府主席劉建緒,促成在民國31年6月離川回到福建省臨時省會永安。次年5月福建省政府任命他為省驛運管理處副處長,主要任務是統籌管理糧、鹽運輸事宜。
黃曾樾在永安任職期間,倡議成立永安地方社會公益事業促進會,親自設計永安翔燕大橋(即西門大橋);創辦永安縣立初級中學,出任校長;設立“黃太夫人獎學金”,獎勵成績優良的貧窮學生。
民國33年12月,黃曾樾被任命福州市政籌備處長兼林森縣長,因當時福州還被日軍侵占,他先到福州市郊的小箬上任。
民國34年5月15日,駐榕日本兵退走,黃曾樾隨軍第一批進入市內。同年,任福州市市長。他著手整頓市政,恢復工商和教育,撥款修復校舍,並立即發放教職員工資,儘先複課。他定期接見和聽取教育界人士意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因而深得福州中國小教師的擁護。
黃曾樾清正廉潔,不徇私情。當時有人揭發某中學校長曹某有貪污舞弊行為,他經核實後,給予撤職處分。曹的兄長是省黨部要員,因此懷恨在心,大肆攻擊“黃市長無能”。三青團負責人戴仲玉、特務嚴靈峰,也伺機攻擊誣衊。黃曾樾忍無可忍,於民國35年7月,憤然辭去福州市長職務。
民國36年4月,黃曾樾調南京任教育部督學兼參事。這年夏天,黃曾樾以國民黨提名資格,從南京回原籍永安縣,參加國大代表的競選,得五萬八千票,以超過全縣人口半數當選。
民國38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逼近南京,國民政府倉惶逃往廣州,教育部為了遷移事宜,在福州設立駐榕辦事處,黃曾樾也由南京返回福州。這年6月,教育部長朱家驊來到福州,要黃曾樾跟他去廣州,並許以教育部次長之職,黃曾樾以“老母年高、不宜遠遊”為辭而婉言拒絕。同年7月,教育部新任部長杭立武,接連給黃曾樾發來3封電報,催促黃曾樾同他們一起逃台,接著杭立武又發親筆信催促並以台北市長、教育部次長之職相許,他均置之不理。黃曾樾對多年好友錢履周教授說:“國民黨政府之腐敗,已喪失民心。再跟著他們跑,毫無前途。”兩人同約,決定留在福州等待解放。
1949年8月,他到國立福州音樂專科學校任教,擔任教務處主任,主講中國文化史課。
1950年10月黃曾樾在福建師範學院任教授,開始在數學系教授投影幾何。於1951年調到中文系,擔任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主講外國文學。
1957年1月,黃曾樾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62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州市委員會委員。
1966年10月11日,黃曾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終年68歲。
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中國,在周總理舉行的歡迎宴會上,他向周總理打聽黃曾樾的下落,對他的不幸遭遇深表惋惜。
1979年1月21日福建師範大學召開了為黃曾樾博士平反昭雪大會。師大副校長黃壽祺教授代表學校致悼詞說:“黃曾樾教授在黨的教育下,努力學習政治,注意世界觀的改造,政治上不斷進步。他擁護中國共產黨,相信黨的政策,熱愛黨的教育事業。長期從事外國文學的教育,認真負責,帶病堅持工作,假日放棄休息,不倦地輔導登門求教的學生和青年教師,還熱心為校外單位翻譯法文資料。他熱愛中外文化遺產,積極進行學術研究,在科研方面做出了成績”。
文學成就
黃曾樾先生學識淵博,也是中國早期海歸的愛國知識分子優秀代表。回到永安故鄉後,黃老創辦了永安縣立初級中學,親自擔任校長和講課,對中國古代的道、儒、墨三家的哲學思想作了精闢的論述,並在祖宅旁蓋小屋三間,命名“慈竹居”,自號“慈竹居山房主人”,盡其所能地買書、求畫。
1933年,黃曾樾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以中國政府官員和博士的名義,出席在埃及開羅召開的“萬國郵政聯盟”會議,併到該國城鄉、古蹟、沙漠考察,並寫有《埃及鉤沉》一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研究埃及高水平的學術著作,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刻印“蔭亭秘笈”,此書仍存。
黃曾樾早年師從清末學者陳衍,工詩文。陳衍在《石遺室詩話》中對他有不少贊語,如“致力古文詞者甚摯,詩工絕句”,“取勢皆不平衍”,“古體音調多悽惻,筆意倜儻不群”等。他的同門、原福建省文史館的陳海瀛先生為《慈竹居集》作序,評價其詩文時說:“黃君蔭亭詩,志士苦心,別有懷抱,七言絕句最工,次則七律五古”,“文則華滋博贍,擢經籍之菁英,以神其運用,奇不戾於法,麗不流於靡”,“綜觀蔭亭所作,揚之高華,按之沉實,可貴乃在此”。這些評價實事求是,決非溢美之辭。
個人作品
黃曾樾一生著述有《老子、孔子、墨子哲學的比較》、《慈竹居詩抄》、《博馬舍研究》、《埃及鉤沉》、《陳右遺先生談藝錄》、《陳左海先生書版》、《永賢和尚廣錄探微》、《外國文學講稿》、《談天木堂集》、《傅立葉傳》、《最後一課的商榷》、《左海珠塵》、《慈竹居叢談》、《李商隱詩補註》《顧亭林詩集補註》、《張之洞廣雅堂詩注》、《陳右遺詩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