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雪(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黃曉雪(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曉雪,1969年出生,安徽宿松人,2007年6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青年骨幹教師“、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員、中國語言學會會員、中國方言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學術論文,學術專著,科研項目,學術交流,

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2000年9月考入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師從語言學家、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崇興先生攻讀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2003年6月畢業,獲碩士學位。
2004年9月考入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繼續師從李崇興先生學習歷史語法、現代漢語語法和語法理論,2007年6月畢業,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任教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
2007年7月至今,任教於在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
黃曉雪在西方語言學理論、方言語法、近代和現代漢語語法、音韻學等方面受過良好的訓練,對語法化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理論有著較深厚的學術積累,在漢語方言語法、歷史語法等領域進行了研究實踐。在研究漢語語法的過程中,能站在學科前沿,長於將歷史語法、現代漢語語法和方言語法結合起來進行考察,以發現其發展演變的規律,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已在《中國語文》、《語言研究》、《方言》、《語文研究》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近30篇。

主講課程

講授本科生的課程有: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語言研究方法論、中國文化要覽。
講授研究生的課程:漢語語法專題研究。
講授中,能將學術理論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學生,包括前沿理論;能做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密不可分。

主要貢獻

學術論文

  1. 宿松方言的“那裡”和“那”, 《中國語文》2009.5
  2. 宿松方言的總括副詞“一下”,《語言研究》2013.10
  3. 宿松方言中句末帶“佢”的祈使句,《語言研究》2011.4
  4. 安徽宿松方言的原因連詞“把在”, 《語言研究》2008.7
  5. 方言中“把”的給予義的來源, 《語言研究》2004.11第一作者
  6. 說句末助詞“在”《方言》2007.8(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H1《語言文字學》2007年第11期全文複印)
  7. 宿松方言帶“里”和帶“得”的述補結構,《方言》2010.2
  8. “持拿”義動詞的演變模式及認知解釋, 《語文研究》2010.8
  9. 宿松方言的助詞“下”, 《漢語學報》2008.11
  10. 漢語方言與事介詞的三個來源, 《漢語學報》2007.2
  11. 也談“了2”的來源, 《現代中國語研究》(日本)2012.10
  12. 宿松方言“一”的語法化, 《中國語研究》(日本)2011.10
  13. 宿松方言的助詞“著”, 《中國語文研究》2009.7(香港中文大學)
  14. 安徽宿松方言的“倒”, 《長江學術》2010.2
  15. 安徽宿松方言的事態助詞“在”, 《長江學術》2006.7
  16. 安徽宿松方言的定語標記“里”,《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的新視角》(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7,上海教育出版社
  17. 宿松方言的“把”字句, 《漢語方言語法研究》(“第二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12,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8. 敬稱形式“您”的來源, 《漢字文化》2008.8
  19. “被”表原因的來源, 《漢字文化》2007.10 第一作者
  20. 古本《老乞大》的語氣詞“也”, 《語言研究》2002(特刊)
  21. 古本《老乞大》的人稱代詞, 《語言研究》2001(特刊)
  22. 完成體標記的一個來源——以安徽宿松方言的“里”為例,《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5 獨撰
  23. 安徽宿松方言引進與事的“在”,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6.5 第一作者
  24. 方言中“把”表處置和表被動的歷史層次, 《孝感學院學報》2006.8
  25. 宿松方言的狀態形容詞後綴“著”, 《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6.2 第一作者
  26. 詞是怎樣改變意義的, 《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5 第一作者
  27. 論《水滸傳》里的“吃”,《文學教育》2005.8
  28. 古本《老乞大》的動補結構, 《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4.8

學術專著

宿松方言語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5。
黃曉雪(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該書研究贛語宿松方言的代詞、副詞、助詞、介詞、連詞、語氣詞、語綴、表處置和被動的“把”字句、述補結構、比較句、雙賓句、祈使句、否定句、疑問句等語法現象,著重於將方言語法研究同歷史語法研究相結合,並且綜合其他方言的相關語法現象,從類型學語法化的角度考察宿松方言語法成分、語法格式的來源及發展演變的路徑和規律,並用方言材料來解釋或擬測近代漢語語法的發展演變。其特點是講方言語法有歷史語法的關照,講歷史語法有方言材料的支撐,描寫與解釋並重。本課題所揭示漢語語法發展演變的某些規律和共性,可以為語言類型學和語言共性的研究提供支持,為語法化理論提供事實依據。

科研項目

  1.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13JHQ039,2013
  2.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13HQZZ039,2013

學術交流

時間交流活動
2005年6月
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
2005年10月
第三屆漢語語法化問題國際學術討論會
2006年12月
第三屆漢語方言語法國際研討會
2007年4月
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14屆年會暨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7年10月
第四屆官話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8年8月
中國語言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
2008年9月
第十三屆全國近代漢語暨日本漢字漢語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9年12月
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
2008年12月
浙江省語言學會年會
2011年8月
第七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
2011年11月
漢語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16屆年會
2012年10月
近代漢語第十五屆全國近代漢語學術研討會
2012年12月
浙江省語言學會年會
2017年4月
漢語語法史高端論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