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曉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6
個人履歷,個人事跡,把擔當作為一種責任,他忠於職守迎難而上,把擔當作為一種追求,瞄一流勇創新,把擔當作為一種奉獻,他心繫民眾真情為民,
個人履歷
1983年11月步兵第六十一師一八一團戰士
1986年10月步兵第六十一師一八一團排長
1987年9月 西安陸軍指揮學院學員(步兵指揮)
1990年7月步兵第六十一師一八一團三營八連副政治指導員
1993年3月步兵第六十一師一八一團三營八連政治指導員
1994年3月步兵第六十一師一八一團政治處保衛股正連職幹事
1995年10月步兵第六十一師司令部軍務副營職參謀
1998年2月步兵第六十一師偵察營政治教導員
1999年3月步兵第六十一師通信營政治教導員
2001年7月步兵第六十一師後勤部戰勤科長
2002年4月步兵第六十一師後勤部直政科科長
2002年7月步兵第六十一師一八三團政治處主任
2003年3月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學員(步兵指揮,本科)
2004年2月步兵第六十一師一把三團副政治委員
2005年3月至今甘肅省西和縣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
個人事跡
從河西走廊到隴東高原,從黨政機關到大學校園,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在隴原大地廣為傳頌。
他叫黃曉成,是西和縣人武部政委。任職7年多來,他用敢於擔當的膽量和氣魄,為黨的武裝事業燃燒激情,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立黨為公、獻身使命”的合格答卷。西和縣人武部多次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評為先進黨委、全面建設先進單位、標兵人武部、徵兵工作先進單位、雙擁共建先進單位;他個人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蘭州軍區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政工幹部。
把擔當作為一種責任,他忠於職守迎難而上
2005年3月,黃曉成從蘭州軍區某紅軍師到西和縣人武部擔任政委。報到那天,迎接他的不是人武部幹部職工,而是堵在門口討要欠款的一撥上訪民眾。了解情況時,幹部職工你一言我一語訴苦……人武部困難成堆,矛盾重重。那些天,黃曉成有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是迎難而上解難題,還是安於現狀守攤子。他還清晰地記得軍分區領導對他說的一句話:組織上把你放在這個位置,是解決問題來的,不是享清福來的。在黨委會上,黃曉成的話擲地有聲:面對困難,我們要有勇於擔當的勇氣,年內把所有問題解決好,大家看我的行動吧!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時,部長段倫國因病住院治療,工作的重擔落在了他身上。他從矛盾最為突出的清理房屋入手,依據上級規定,制定了《房地產租賃管理規定》,對照政策法規,硬起手腕治理問題。他一連召開9次協調會,邀請當地法院提供援助,頂著有人往他臉上吐口水、指鼻子罵娘、打恐嚇電話的難堪,據理力爭解除不合法房屋租賃契約。半年後,一件件棘手問題終於得到妥善解決。人武部幹部職工稱讚,黃政委帶著我們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年底,人武部捧回了久違的“先進黨委”獎牌。
5.12”地震中造成縣民兵武器裝備1號倉庫受損,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庫存的2000多箱彈藥如果不立即轉移,後果不堪構想。險情危急,黃曉成下了死命令,趕在天亮前,要把1號倉庫存放的彈藥搬運到2號倉庫。他帶領人武部全體幹部職工連夜奮戰11個小時,彈藥被安全轉移,大家都累得癱倒在地上。人們說他“傻帽”,自討苦吃。他淡淡一笑:到了這個崗位,就要肩負重擔,對得起黨託付給你的那份責任。過去,人武部沒有正規的訓練靶場,民兵打靶常常在河灘、林場、山坳里進行,不僅影響訓練水平,還存在安全隱患。建設靶場,要快,不能拖。黃曉成統一黨委“一班人”思想後,帶領人武部全體同志,分頭考察了縣城方圓30公里的山山溝溝,最後決定在興隆鄉葉河村修建靶場。村里民眾說,這片山地大是大,但山頭多、坡度高,不好平整,過去有幾家單位選址建廠,看了一眼就走了,你們別在這裡白費力氣了。黃曉成不信這個邪,100餘名民兵在他的帶領下走上了工地,他們搭起帳篷,喊起號子,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搬石頭、平坡地、填深溝。當年11月,訓練場投入使用。
一個有事業心的人,心裡總是想著問題,裝著責任。過去,專武幹部考核使用“死水一潭”,嚴重挫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黃曉成深入基層調研,針對專武幹部年齡偏大、職務偏低、進出渠道不暢的實際,人武部聯合縣委組織部制定了《加強專武幹部教育管理及選拔使用暫行辦法》。他們將全縣專武幹部逐個考察篩選了一遍,先後推薦使用26名優秀專武幹部,把14名在職不盡責、專武不專心的調整出局,補入了一批優秀退伍軍人和大學生幹部,使基層武裝工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把擔當作為一種追求,瞄一流勇創新
一次,隴南軍分區原副司令員孫建民到西和縣檢查民兵整組工作,對玉泉林場民兵排進行檢驗拉動,兩個小時過後,應急分隊才稀稀拉拉來了不到半數。孫建民鐵青著臉,當場對黃曉成撂下一句話:“你上過戰場、當過參謀,又帶過尖刀連隊,現在連個民兵都帶不好,真給我們紅軍師丟人。”當晚,黃曉成徹夜未眠,暗下決心:戰場上當過英雄,人武部工作決不當狗熊。要乾,就要瞄準一流。
翌日,他帶領黨委“一班人”,聯合縣委有關部門組成調研組,深入全縣20個鄉鎮,利用1個多月時間,逐一對各鄉鎮民兵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調研。他們翻越8座大山、趟過5條河流、穿越3片森林,發現基層武裝部辦公場所不規範、設施不配套、制度不健全,全縣80%的民兵營連達不到“八有”標準。沒幾天,一份《關於加強基層武裝工作的調研報告》便呈到了縣委常委的案頭。很快,縣裡召開議軍會,作出把武裝工作納入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黨政領導的職責範圍、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納入年度考評目標。隨後,一系列加強基層武裝工作的配套措施相繼出台。
當年,人武部黨委決定在盧河鄉進行基層武裝部規範化建設試點。黃曉成捲起鋪蓋、打起背包,一頭扎進鄉武裝部蹲點幫建。
標準高,眼界更高。黃曉成在抓武裝工作中深切體會到,一是圍繞經濟社會建設展開,二是取得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兩者缺一不可。按照這一思路,他會同縣委、縣政府制訂出台了《武裝部建設三年規劃》,按照每年三分之一推進的辦法,一個鄉鎮一個鄉鎮過,對著標準一項一項抓落實。2009年底,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合考核,該縣所屬基層武裝部全部達標。一位將軍感慨:“西和的標準,是我們省軍區的標桿。”
2009年4月,省軍區賦予縣人武部組建一支防空作戰分隊的任務,並明確要求8月底驗收。面對上級賦予的新任務,黃曉成拍著胸膛對軍分區領導說:“請組織放心,組建不出一流的防空分隊,我絕不撒手。”連夜,他帶軍事科科長曹寶斌從退伍軍人資料庫中搜尋出全縣57名高炮專業的退伍軍人,拿著花名冊,逐個人頭落實納編。
2011年8月,西和縣太韭山林場森林發生火災,造成13畝林木被毀,民兵森林防火分隊快速出動,3個小時完成滅火任務。正當民兵分隊請功時,黃曉成卻挑出集結速度慢、措施不得當、突擊能力弱等一大堆問題。
“搶險救災分隊已經到達曬經鄉牛尾村,請民眾和網友通過微博向人武部提供災情。”2010年8月12日,西和縣發生山洪土石流,人武部迅速啟動搶險救災預案,政工科長文保牢在民兵剛到達災區就發出第一條微博。5分鐘後,就有災區民眾發出微博,提供了一批救援目標信息。
藉助微博“下達命令”,民兵實施“精確救援”,這是黃曉成開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並服務搶險救援的創新之舉。為提高救援行動效率,人武部在地方政務網、移動通信網開設救援微博、手機群發平台,全程直播民兵分隊搶險救災情況,加強與災區民眾聯繫互動。不僅讓廣大幹部民眾看到了民兵不畏艱險、搶險救災的生動形象,而且為全社會參與支援提供了信息。
黃曉成積極運用信息網路這個時尚載體,把思想政治教育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依託地方政務網、黨員遠程教育網、國防教育網、移動通信網,建起了覆蓋鄉鎮武裝部、民兵營(連)的民兵網路政治教育平台,開設了黨管武裝、國防動態、民兵之家、致富視窗等13個欄目,定期更新內容、發布致富信息、開展國防教育,深受廣大民兵喜愛。
把火場當作演兵的戰場。黃曉成和部長徐宗泉組織民兵現場演練,通過設定各種險情,模擬異常天候,對照問題嚴摳細訓,摸索出了火路隔離、風向研判、多路出擊等訓法,有效提升了火災處置救援能力。
打那以後,黃曉成瞄準一流建強民兵應急分隊和專業救援分隊。他帶領黨委“一班人”,按照“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要求,在公路、水路、森林、礦山沿線,組建了應急通信、森林防火、抗洪搶險、礦山救援等7支民兵專業分隊,形成了上下銜接、縱橫交錯的縣、鄉、村三級應急救援網路。民兵救援分隊先後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30多次,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稱讚。
把擔當作為一種奉獻,他心繫民眾真情為民
2012年9月7日,蒿林鄉團結村黨支部書記趙相林揣著一份按有25個村民手印的請功信,趕了130公里的山路,風塵僕僕來到隴南軍分區,氣喘吁吁地對司令員傅秀亭、政委萬順成說:“我代表全村2000多名民眾,為西和縣人武部政委黃曉成請功,他為了我們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吃了不少苦啊!”
25枚鮮紅的手印,印證著黃曉成真情愛民、為民謀利的足跡。黃曉成把擔當作為一種奉獻,他心繫民眾真情為民。
團結村四面環山,地勢險峻。過去民眾出行全靠人背畜馱,遇到雨雪天氣,惟一的一條小道也被封死。雖然老百姓多次自發開山修路,但因山勢險峻、沒有資金而放棄。
2012年5月,黃曉成下鄉檢查武裝工作。得知這一情況後,心情格外沉重。“老鄉們,你們受苦了,路,我來為你們修,今年就修通。”此後,他四處奔波、八方募捐140多萬元,組織蒿林鄉民兵500多人,在山頂上搭建起帳篷,建立臨時指揮部,組織民兵和民眾展開了一場築路“大會戰”。
他們逢山劈石,遇水架橋。“就是豁出命,也要把這條路修通。”黃曉成站在民兵隊伍最前頭,帶領突擊隊員,站在70多米高的懸崖上作業,讓人不寒而慄,更別說在半空中鑿炮眼、填炸藥。每一次作業,黃曉成都說“讓我來!”他把拇指粗的繩索往腰間一系,和民兵突擊隊員一起,背上15公斤重的鋼釺和鐵錘,將自己掛在懸崖峭壁,邊指揮、邊作業。
任職以來,他先後帶領民兵修通了3條170多公里的鄉村道路。
一次,曬經鄉遭受了突如其來的山洪土石流災害,23名民眾被洪水圍困,生命危在旦夕。接到救援命令後,黃曉成立即率領80多名民兵,冒著滂沱大雨直奔重災區牛尾村。災情出乎他的意料:洪水從半山腰狂瀉而下,河堤對面,有的房屋被淹沒,只露出了房頂,有的民眾站在房頂上等待救援,有的爬在樹上呼喊救命。“趕快救人,共產黨員跟我上。”黃曉成組織12名民兵黨員成立“敢死隊”,穿上救生衣,跳進滾滾河水中,手拉著手向對岸的“孤島”游去。然而,還沒游出幾米遠,隊員們就被兇猛的洪水衝散了。第一次救援失敗。危急關頭,黃曉成採取第二套方案,他們拚命將3條繩索拋向河對面,由被困的民眾固定在大樹上。之後,他抓著繩索,帶領突擊隊員,冒著被洪水隨時沖走的危險,奮力向對岸游去。半個小時後,當最後一名民眾被救上岸的一剎那,只聽“嗵”的一聲,繫繩索的那棵大樹被洪水連根拔起,在場的民眾驚出了一身冷汗。
黃曉成先後帶領民兵完成抗震救災、森林滅火、維穩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27次,挽回經濟損失3000多萬。他個人多次被市、縣評為“搶險救災先進個人”、“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
前年8月,西峪鄉河壩村發生山體滑坡,住在半山腰的大部分民眾房屋受損,整體搬遷的呼聲很高。趕在入冬前,一定要讓河壩村民眾住上新房。縣委書記周子強把這一任務交給了他。黃曉成當即表態:“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吃點苦受點累不算什麼。”整村搬遷期間,他天天穿梭於人武部、縣上有關部門和河壩村,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因在工地上不停地指揮作業,喊響號子,一段時間因對越作戰時期留下的舊病復發,頜骨經常脫臼,每次脫落後,他就自己對著鏡子復位,每次復位都痛得他額頭上的汗珠往下滾。受頜骨脫落的影響,他左耳幾乎失聰,雙眼視力急劇下降。一天,軍分區原司令員崔喜春到河壩村檢查工作時得知這一情況,才催促他到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做了修復手術。村民們聽到訊息後,紛紛打電話要前去探望,都被他一一謝絕:“工期要緊,不要為我擔心。”
2010年初,縣上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常委定點扶持支柱產業規模化種植事宜。十里鄉被譽為半夏之鄉,但民眾零星種植,沒有形成規模。當提到十里鄉時,大家沉默了,因為誰都知道,這個鄉產業開發難度大,民眾熱情不高。這時,黃曉成主動站出來,立下軍令狀:“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民眾不脫貧,我就脫軍裝。”為提高民眾種植半夏的積極性,黃曉成跑遍了十里鄉30多個村組,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反覆做民眾的思想動員工作,邀請農牧、水利、科技等技術專家,通過開辦夜校的形式,組織民眾進行技術培訓。同時,組織種植專業戶、民兵創業致富帶頭人赴河南、上海參觀學習。當年開春後,十里鄉民眾建成了3500畝的半夏種植示範園區。為解決民眾銷路難題,黃曉成又幫助該鄉成立了半夏加工廠,走上了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的路子。當年底,全鄉種植半夏戶均收入達10萬多元。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發揮好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更好地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黃曉成在工作實踐中體會到:民眾富不富,全靠黨支部。
人武部本著“幫建一個,成熟一個”的原則,研究確定了“抓班子強隊伍、抓黨員做模範、抓項目促致富”的總體思路,先後與8個後進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人才上全方位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