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晰映(1943— ,황석영)韓國作家。出生在滿洲新京(今吉林省長春市)。1945年解放後,隨家人回國,先到平壤,後搬到黃海道信川郡,1949年南下到首爾,由寡母撫養成人,於東國大學哲學系畢業。早在高中時期,就在《思想界》發表小說《立石附近》(1962)獲新人文學獎。1970年在《朝鮮日報》上發表《塔》,從此正式開始了他的文學生涯。1974年出版了作品集《異鄉》,一舉奠定了自己在文壇的地位。收在作品集的小說《去往三浦的路》(1973)、《異鄉》(1971)、《韓氏年表》是代表70年代韓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巔峰之作。1980年創作了長達12卷得長篇巨作《張吉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晰映
- 外文名:황석영
- 出生地:滿洲新京(今吉林省長春市)
- 出生日期:1943年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古老的庭院》、《客人》
80年光州事件爆發時,他親臨當地目睹慘狀,創作了以此為題材的報告文學《超越死亡,超越時代的黑暗》,開闢了80年代報告文學的新篇章。1989年,訪問平壤與金正日會面,發表了紀實文學作品《人們也在生活》。黃晰映的此舉違反了韓國的治安法,無法回國,在國外過了5年的流亡生活,1993年回國後,服役5年。出獄後,他迎來了文學創作的第二個鼎盛時期,連續發表小說《古老的庭院》(2000)、《客人》(2001)。《古
老的庭院》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於2007年拍攝完成。2004年獲第8屆韓龍雲文學大獎,同年獲韓國文化藝術振興院頒發的今年的藝術獎。
他自幼生性叛逆,曾輾轉於工廠、工地,他始終站在平民大眾的立場上,代言他們的心聲。70年代,他以自己的生活體驗為題材,創作了反映流浪勞動者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這些小說,通過描寫工地勞動者貧困的生活和無家可歸的窘境,揭示了現代工業化過程的種種矛盾和它給人們帶來的無法歸返心中的故鄉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