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堂墓:位於廣西欽州市大寺鎮三益村委米利村邊的龍狗嶺上,墓為露天磚室結構,寬13米,長26米,占地300多平方米。兩旁出入口為牌坊式拱門,拱門頂上是三合土塑的花盆、壽桃,台階柱頂有石獅子一對。墓身為青磚砌成,大理石墓碑。墳頭上塑有國民黨黨徽,橫額是“功在黨國”兩旁對聯是“遺愛豈獨桑梓,勛名不讓劉馮”。墓碑前有供案、台階和地毯形拜台,氣勢非常雄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明堂墓
- 外文名:The tomb of Huang Mingtang
- 類型:人物
- 屬於:景點
- :
黃明堂1907年加入同盟會。同年9月,指揮鎮南關起義。因後援不濟失敗,退入越南。1908年,受任為革命軍指揮,參與發動雲南南開起義和河口起義。因寡不敵眾,退入越南。後去香港同盟會支部工作,到粵桂邊境組織武裝。1911年配合武昌起義,率所部明字順軍從粵桂邊境東進。1911年9月廣東省獨立,被任命為瓊崖鎮統。1920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討伐桂系軍閥戰爭。1938年日寇進占廣州,黃名堂回家鄉欽州組織民眾抗日,不料途中病逝世。為了紀念名將黃明堂的英勇抗敵,1939年修建黃明堂墓,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簡介
黃明堂(1870—1939):字德新,欽州市大寺鎮三益村委會米利村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黃明堂參加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成為孫中山的忠實助手,曾先後組織領導鎮南關起義、雲南河口起義。民國5年,任護國軍混成旅旅長;民國7年,任瓊崖道尹;民國9年,任廣東南路軍總司令;民國11年,在孫中山討伐陳炯明戰爭中,任討賊軍南路總司令;孫中山重建大元帥府後,任中央直轄軍第四軍上將軍長。黃明堂畢生追隨孫中山。在孫中山逝世後,誓不附蔣,辭職寓居廣州。抗日戰爭爆發後,曾請纓抗日,但年老力衰,難償所願。民國27年回藉休養,仍準備招集義勇軍參加抗日,不料次年因舊傷復發病逝,未能成行。黃明堂墓葬位於大寺圩以東的龍狗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