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旗寨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壩區
- 面積:0.4平方公里
- 人口:人口839人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4.7℃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發展重點,村務公開,
村情概況
黃旗寨自然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鎮4.00公里, 國土面積0.40平方公里,海拔1830.00米,年平均氣溫14.70℃,年降水量92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蠶豆等農作物。有耕地475.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7畝;有林地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13戶,有鄉村人口997人,其中農業人口826人,勞動力35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50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6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5畝(其中:旱田85畝,水田390畝),人均耕地0.57畝,主要種植稻。豆等作物;水面面積10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其他面積114畝。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5.00畝(其中:田390.00畝,地85.00畝),人均耕地0.57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等作物;擁有林地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14.00畝。
排水溝
![排水溝 排水溝](/img/3/cc7/nBnaugTOlBzMzgDZ3EmM0QjMmBzNjZTM5IWN1kDOidDZjZTZhZWNzcDM1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23.5%;畜牧業收入170萬元,占總收入的33.3%(其中,2010年內出欄肉豬936頭,肉羊15頭);漁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0.65%;第二、三產業收入140萬元,占總收入的30%;工資性收入68萬元,占總收入的14.7%。農民人均純收入366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0人(占勞動力的19.7%),在省內務工50人,到省外務工20人。
養殖
![養殖 養殖](/img/a/152/nBnauEDNzcDOhRzMwYzY1EzMjJWM1MDOmVGZ5UjZkJTOyE2MmFDMmVWZ1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138戶通自來水,有7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5%)。有213戶通電,有1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0戶(分別占總數的79%和70%)。
水利設施
![水利設施 水利設施](/img/2/10a/nBnaucjYlFTMzgzNzMmZhZzM3YGN4EjNwIGOkRjNiFGZlJmZiZmY0YGM1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3輛,機車100輛。
全村有19戶農戶建有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6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9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7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138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213戶通電,有1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7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9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9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7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10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62戶,共鄉村人口1002人,其中男性488人,女性351人。其中農業人口826人,勞動力35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病房
![病房 病房](/img/9/f77/nBnauMGN3AjZhFWNyAjM4AjZzczN2I2YmVzY3MDNxQWN5gzYzMTOkdTYz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6人,占人口總數的8%(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0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2%;享受低保13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4戶,占農戶總數的6.5%。
該村現有農戶213戶,共鄉村人口997人,其中男性512人,女性556人。其中農業人口826人,勞動力35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0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4戶。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省外。2010年畜牧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3.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產業。
茨菰種植
![茨菰種植 茨菰種植](/img/a/53d/nBnauYWNzMjN2ITNkZmNiJGZ5MjZiJWOkZ2YlRzYkRWZ2QWY1QmYxQjZm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楊家壩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陸良三中、三岔河鎮一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0人,其中小學生120人,中學生60人。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img/3/783/nBnauEWNxETOhNDN1QzNiRzYiVGZ2kTYmdTNkFzM5czMjZWY2MzNmBjZ5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種植業
![種植業 種植業](/img/f/03c/nBnaukDNlN2YllTYmRWMxMmM3UzNhhTZwMGO2EDZhBDNmJ2N4AjMwI2Ni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 利用本組的電站,發展一部分蔬菜地。
2、 經濟薄弱,無經濟改善飲水,造成一部分農戶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如發展蔬菜特色產業,種植面積3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70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750元增加到3666元。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公開、政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會議室
![會議室 會議室](/img/f/5e8/nBnauQjNkFGN0cDOzMzYwAjNiZDM1MWZmRDM0kDMlJmZxIjZ2QTYwI2Yhd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5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