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青紫塥粘田

黃斑青紫塥粘田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布在浙江瑞安、浙江永嘉、浙江樂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斑青紫塥粘田
  • 土種編號:10865
  • 土壤類型:水稻土
  • 土壤亞類:脫潛水稻土
  • 土類(二普):水稻土
  • 亞類(二普):脫潛水稻土
  • 母質:湖海相或海相沉積物
  • 剖面構型:Aa—Ap—Gw—G
  • 有效土體深度:1m以上
  • 面積(公頃):9200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樂清縣虹橋鎮東 村白馬,水網平原,海拔4m,海相沉積物。年均溫17.8℃,年降水量1466mm,無霜期267天,≥10℃的積溫5630℃。 Aa層: 0—14cm,淺灰色(乾,2.5Y 7/2),粉砂質粘土,碎塊狀結構,稍緊,緊實度3.34kg/cm3,根系較多,pH(H2O)5.5,有機質4.32%,胡敏酸碳0.27%,富里酸碳0.35%,胡富比0.77。 Ap層: 14—20cm,灰橄欖色(乾,7.5Y 5/2),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緊,緊實度12.16kg/cm3,少量根系,pH(H2O)6.5,有機質3.08%,胡敏酸碳0.17%,富里酸碳0.20%,胡富比0.85。 Gw1層: 20—40cm,灰色(乾,10Y 6/1),粉砂質粘土,稜柱狀結構,緊實,緊實度17.55kg/cm3,鐵錳斑紋密集,接近犁底層處有銹黃色層狀鐵澱積,pH(H2O)8.0。 Gw2層: 40—60cm,淡灰色(乾,10Y 7/1),粘土,稜柱狀結構,緊實度6.21kg/cm3,有中量的鐵錳斑紋,pH(H2O)8.1。 G層: 60—100cm,灰色(乾,10Y 6/1),粘土,軟糊狀,在大根孔處可見黃銹斑塊,pH(H2O)8.1。

主要性狀

該土種起源於湖海相或海相沉積物。在沉積過程中,土體內具有一段青紫色的土層,故稱青紫塥粘土。本土種的母土屬下位青紫塥粘土。由於受地下水位的影響,土壤長期處於潛育化過程,後經長期的耕作培肥和興修水利,降低地下水位,促使土體內氧化作用增強,逐步脫潛。剖面為Aa—Ap—Gw—G型。土體厚達1m以上,一般在50cm以上為粉砂粘土,其下為粘土。耕層和犁底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pH(H2O)5.5—6.5,其它層段呈微鹼性反應,pH(H2O)7.5—8.5,顯示從上而下逐步增高的趨勢。脫潛層發育較好,稜柱狀結構,鐵錳斑紋密集,氧化鐵的活化度為6.98%(n=10),銳減於其它發生層,晶膠率為13.33(n=10),銳增於其它層次。耕層土壤養分豐富,有機質4.61(n=6),胡敏酸碳0.49%,富里酸碳0.56%,胡富比0.88(n=5),有效微量元素鋅5.34ppm、銅3.33ppm、鐵322ppm、錳35.4ppm。

生產性能

該土種土體深厚,質地偏粘,有良好的排灌系統,地下水位較低,土壤通透性和保蓄性較好,水氣較為協調。土壤養分豐富而供肥性較好,是高產土壤類型之一。種植制度為麥—稻—稻或肥(油)—稻—稻。常年糧食畝產900-1000kg。早稻基礎畝產400kg左右,最佳施氮量與產量的方程為Y=308.06+8.47X-0.07X2(溫州市試驗)。在利用改良方面,應重視培肥地力,增施有機肥和稻草還田,配施磷肥,推廣套用微肥,以利持續高產穩產。

歸屬分布

黃斑青紫塥粘田,屬脫潛水稻土亞類黃斑粘田土屬。集中分布在浙江省溫州市瑞安、永嘉境內的水網平原地勢稍高處,一般海拔4m左右,共有13.8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