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萍,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黃振萍,男,1972年生,歷史學博士。1998年曾任職於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2002年至今任職於清華大學歷史系。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2004.10-12)、韓國首爾大學訪問學者(2009.9-2010.8)。主要從事明清史的研究與教學,尤其關注文化史、思想史,以及歷史文獻的研究與整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振萍
- 出生日期:1972年生
- 職業:教師
人物簡介,學術成果,論文,書評,編著,譯著,
人物簡介
黃振萍,男,1972年生,歷史學博士。1998年曾任職於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2002年至今任職於清華大學歷史系。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2004.10-12)、韓國首爾大學訪問學者(2009.9-2010.8)。主要從事明清史的研究與教學,尤其關注文化史、思想史,以及歷史文獻的研究與整理。
學術成果
論文
1、《劉師培的白話思想及其轉變》,《文史知識》1998年6期。
2、《晚清白話問題研究綱要》,《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1期。
3、《晚清白話問題研究》,《清華漢學研究》第3輯,1999年。
4、《傅斯年與現代學術轉型》,載《傅斯年學術文化隨筆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5、《章太炎、黃侃、汪東寒食詩考釋》,“紀念章太炎逝世70周年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山西,2006年8月15-17日。
6、《明後期倭寇侵掠對江南文化及士人之影響探析》,《東亞人文》第一輯,三聯書店,2008年。
7、《章太炎、湯國梨與龔寶銓往來書信四通考釋》,《文獻》2008年第4期。
8、《簡論王學士人與嘉靖倭患》,《新亞洲論壇》第三輯,韓國首爾出版社,2010年8月。
9、《從“得君行道”到“覺民行道”:簡論王陽明歷史世界的重建》,發表於“儒學與儒學史研究之前景與展望──環繞余英時《朱子的歷史世界》所作的反思”國際學術會議,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2011年11月19-20日。
書評
1 、《對中國文化的溫情與敬意:錢穆學術述評》,《書評周刊》2002年1月3日
2、《學術亦有風格:臺靜農學術評議》,《書評周刊》2002年6月6日
3、《回首再看杜亞泉》,《書評周刊》2003年11月7日
4、《評大分流》,《書評周刊》2004年2月6日
5、《史華茲:學者的學者:評<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書評周刊》2004年5月21日
6、《進一步的哥白尼迴轉:從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說起》,《東嶽論叢》2004年4期
7、《評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中國學術》第25期,商務印書館,2009年
8、《學術要對話,不要“科索沃”:評巫鴻<中國古代藝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南方都市報》2009年8月30日
編著
1、《傅斯年學術文化隨筆選》,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2、《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唐宋元明清卷,主編,撰寫2章,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3、《中國思想史參考資料集》先秦至魏晉南北朝,撰寫3章,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4、整理雷海宗《中國通史選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譯著
1、Michael Loewe(魯惟一)《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導讀》,黃振萍等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2、張旭東《現代性寓言:王安憶與上海懷舊》,黃振萍譯,《中國學術》第3輯,商務印書館,2000年7月。
3、Benjamin A. Elman(艾爾曼)《1860-1895年間中國的海戰及其所反映的自強運動在科技方面的失敗》,黃振萍譯,《中國學術》2003年第3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
4、Benjamin A. Elman(艾爾曼)《日本是第二個羅馬(小中華)嗎?十八世紀德川日本“頌華者”和“貶華者”的問題————以中醫和漢方為主》,黃振萍譯,《中華文史論叢》2008年第2期。
5、Karl Gerth(葛凱)《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China Made: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黃振萍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6、Alfreda Murck(姜斐德)《無聲的對應——中國士大夫的繪畫與書法》、《對清朝征服的反應:吳宏與孔尚任》,載《盛世華章: 中國1662-1795》,黃振萍譯,故宮博物院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