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瓶

黃怡瓶(1887-1957),號育青,南安豐州鎮頂堡村人。南渡印尼,初在泗水瑪琅等地當雜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怡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887
  • 逝世日期:1957
  • 性別:男
生平簡介,生平事跡,

生平簡介

經過20多年艱辛的拼搏和苦心經營,到二十世紀40年初,他先後創辦建豐油廠,建隆米廠,建南皮工廠,成為一位頗為名望的實業家。20年代他初次回國省親,熱心捐助豐州“中南國小”和“燕桂國小”等學校經費。30年代第二次回國,在家鄉頂堡村獨資創辦明志國小,負責全部經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某次歸國省親,他實地勘察,選定獅子山東南麓坡地為校址,在豐州創辦南安華僑中學。1957年,怡瓶不幸病逝於瑪琅,臨終時囑咐家屬,要繼承遺志,把華僑中學的基建規劃全面完成。他的夫人吳宣化深明大義,篤守信譽,秉承遺訓,繼續全力支持學校基建,華僑中學很快建成,宣化還在校內捐建一座“育青會堂”。

生平事跡

黃怡瓶童年失學,使他深切體會到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形成"教育救國"的思想。實業有所發展,便在印尼瑪琅創辦瑪華國小、瑪華中學,親任董事會主席,總理其事。對印尼各埠僑辦中學也捐輸經費。20年代,初次回鄉省親,熱心捐助豐州的中南、燕桂等國小經費,還捐助安溪縣崇德中學。30年代,第二次回國,在家鄉頂堡村獨資創辦志明國小,負擔全部經費。
抗戰期間,他任南僑籌賑總會印尼瑪琅分會主席,籌募款項和醫藥支援祖國抗日。1942年初,日本占領印尼時被捕入獄,囚禁3年,所經營的工廠被日軍侵占。1945年日本投降,出獄後重新恢復商務活動。
1955年秋,應邀回國參加北京國慶觀禮,受到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和全國僑聯正、副主席陳嘉庚、尤揚祖等的熱誠接待。1956年春重返印尼前,委託呂敦村招集建校人才,做好在家鄉豐州辦中學的準備工作,回印尼後立即聯繫僑胞協作辦學,匯回巨款興建南安華僑中學。1957年,在瑪琅病逝,臨終前囑家屬"要勉繼遺志,全部完成華僑中學基建規劃"。其夫人吳宣化實現他的遺囑,使南安華僑中學校舍建設按怡瓶生前的規劃如期完成。為表紀念,印尼瑪琅中學在禮堂鑄造一尊黃怡瓶銅像,南安華僑中學把校門前的一條公路命名為"怡瓶路",把校內的一座教學樓命名為"怡瓶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