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黃平市”名源於舊州,因舊州萬畝大壩地平“厥土為黃”而得名。黃平市周代屬“且蘭”古者,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蘭置牂牁郡,黃平隸屬之,南宋理宗寶佑六年(1258年)興築黃平城,賜名鎮遠州,元代置黃平府治所,明初為黃平安撫司治所,明中葉改置黃平州治,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州治遷出後改置由州巡檢司治所
夏商周時代,舊州屬《禹貢》載“九州”中的梁州。
春秋戰國時代,舊州建立且蘭古國,系獨立於周諸侯國政權以外的一個酋長國。在貴州境內與夜郎國並列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蘭置牂牁郡,領17縣。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命將軍馬忠攻占牂牁州城並駐守之,牂牁城即今舊州。
兩晉南北朝時期置郡、州、府。南齊為南牂柯郡治。梁以後廢。(清代顧炎武 《李生符自南中歸檇李三年矣追惟壯遊兼示舊作》詩有“文飛 鶴拓 雲,墨染 且蘭 樹”句。
隋代置牂牁。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牂州,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置郎州,轄六縣。
北宋置珍州,亦稱樂源郡,領播州、朗州、帶水三縣。南宋置黃平府,轄黃平、甕安全境。宋理宗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築今舊州城,賜名鎮遠州。
元代置元帥府、黃平府,屬播州,隸四川行省。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1年)置黃平安撫司;洪武十一年(公元1376年)置黃平守御千戶所;洪武十五年置黃平衛指揮使司;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改置黃平州,屬平越府,改隸貴州行省。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置黃平州,治所在今舊州。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移州治於興隆衛(今黃平縣城),原黃平州改稱舊州,興隆衛改稱新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舊州設州同。乾隆十年(公元1742年)裁州同,改設巡檢司。
古代基層的行政單位對照表 |
朝代 | 省(現在) | 市、州(現在) | 縣(現在) |
秦 | 內史 | 郡 | | 縣 |
兩漢 | 部 | 州 | 郡 | 縣 |
魏晉 | 州 | 郡 | | 縣 |
北魏 | 州 | 郡 | | 縣 |
北周 | 州 | 郡 | | 縣 |
西魏 | 州 | 郡 | | 縣 |
隋 | 郡 | | | 縣 |
唐 | 道 | 府(州) | 郡 | 縣 |
宋 | 路 | 府(州 | 郡 | 縣 |
金 | 路 | 府(州) | | 縣 |
元 | 省 | 路府州 | | 縣 |
明 | 省(司) | 府(州) | | 縣 |
清 | 省 | 道府州 | | 縣 |
現代 | 省 | 市 | 縣 |
相關史料
且蘭國
始論且蘭最早見於《後漢書》卷一百一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載:“初,楚頃襄王時,遣將莊喬從沅水伐夜郎,軍至且蘭,琢船於岸而步戰。既滅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蘭有琢船牂牁處,乃改其名為牂牁。牂牁地多雨獠,俗好巫鬼禁忌,寡畜生,又無蠶桑,故其郡最貧。”可見莊喬滅夜郎後,以且蘭有琢船,而將且蘭改為了牂牁,牂牁即為古且蘭。
在司馬遷著《史記》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載:“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喬將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乃至南越反,上使馳義候因鍵為發南夷兵。且蘭君恐遠行,旁國虜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鍵為太守。”
最有權威的《漢書·地理志》詮釋:“沅水出牂牁,東南至益陽入於江,過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里……。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又《水經注·無水》載:“沅水出故且蘭縣,南流至無陽縣,無水又東南入沅。”非常明確地闡明了舞水(無水、沅水)發源於且蘭,第一個經過(首受)地且蘭(即今天的貴州黃平舊州),這是存在著的事實。
以後,部分史籍又多次提到“且蘭”二字及其他相關地名。《華陽國志·南中志》曰:“以牂牁繫船,因名且蘭為牂牁國,分候支黨,傳數百年。”《水經注》曰:“沅水出牂牁且蘭,為傍溝水。”清王孚鏞《牂牁江辯》載:“今黃平舊州都凹山之水,實為沅水所從出,素通舟輯,則循沅水而椓船,舍此別無他屬矣……,沅水之名,以沅州為定,則且蘭、牂牁當以黃平舊州為定。”清許克家編《黃平州志》曰:“今舞水源於黃平舊州都凹水,然則故且蘭即黃平舊州治,牂牁江即舞水,似為得之。”《西南夷傳》載:“武帝時,乃募豪民南夷,入粟縣官,而內受錢於都內,夜郎諸部之一且蘭抗命不從,反殺漢使者及太守,漢次年派兵滅南越後引兵歸巴蜀,行途誅隔滇道者且蘭,斬首數萬,遂平南夷為牂牁郡”。《貴州省黃平縣地名志》載:“元鼎六年,平且蘭,改建牂牁郡,黃平舊州為郡治所在”。《百越源流史》載:“黃平舊州屬且蘭國,而且蘭國在春秋時期已存在,直到漢初才被牂牁取代。”
黃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