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傳,黃崗是由黃崗寺演變的。據1931年修編的《寧陵縣誌》載:後梁大定1年(556年),魏碑所載:寺前有黃楝樹一株,不知始生何年,枯而復榮,今又枯焉。由黃楝樹之黃,該寺又處於大土崗上,故名黃崗寺。該村位於寺前,遂以寺名命村名。後來該村逢集會,又稱為黃崗集。
黃崗集在明代屬遷善鄉,為遷十野。民國初期,全縣設5個區,黃崗集屬西南區,黃崗集為大黃崗村。民國30年(1941年),日偽縣政權將全縣改設為3個區,黃崗集屬二區(張弓區)。1946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寧柘商民主政府建立,黃崗為民主政府所在地,下設2個區,黃崗屬張弓區。1947年2月,寧陵縣民主政府建立,下設6個區,一區以黃崗為中心,下轄夏寨、華堡、大郭等。1949年,寧陵解放,全縣設5區1鎮,黃崗屬一區(即張弓集區),黃崗集為黃崗鄉。時己吾城、大郭等為鄉。1951年,全縣設6區1鎮,黃崗鄉仍屬一區(即張弓集區)。時己吾城、大郭等仍為鄉。1955年,全縣撤消區建制,合併為32個鄉,黃崗集、己吾城仍為鄉。1957年,全縣合併為17個鄉,黃崗仍為鄉。1958年,全縣撤消鄉,成立人民公社,黃崗為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撤消人民公社建制,改為鄉,黃崗公社改為黃崗鄉。至今。其中,在東漢末年,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入朝專權,表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拒絕董卓拉攏,易名出關,中途被捕,後被釋放,至陳留招攬義兵,準備討伐董卓。十二月,曹操舉“忠義”大旗首倡義兵,起兵於己吾縣(今寧陵縣黃崗鄉已吾城行政村),兵卒五千人。之後,初平元年(公元190),關東各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卓,都自稱“義兵”。盛傳曹操在家鄉起兵,我認為曹操應該是己吾城附近人氏(今寧陵縣黃崗鎮)
地理環境
黃崗鎮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境內有三朱公路和黃崗至華堡、至張弓以及鄉級公路。
自然環境
黃崗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無霜期216天,夏季最熱月份為7月上中旬至八月上中旬,冬季最冷月份為1月初至2月上中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適宜人居。良好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讓黃崗鎮農業、生態旅遊發展迅速,物產豐饒。
經濟發展
種植業以小麥、玉米、棉花、三櫻椒、大豆、蔬菜、油菜、小雜糧等農作物為主。1989年,全鄉糧食總產10508噸,棉花總產333噸,油料總產96噸。20世紀90年代以後,該鄉引導農民轉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努力擴大經濟作物面積,提高複種指數。1995年,全鄉糧食總產13554噸,棉花總產1223噸,油料總產1441噸,分別比1989年增產3046噸、890噸、1345噸,增幅分別為29%、2.7倍、14倍。2000年,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壓縮油料種植面積。當年,全鄉糧食總產量15958噸,棉花總產量2295噸,油料總產量459噸,糧食和棉花分別比1989年增長5450噸和1962噸,增幅分別為52%和、5.9倍;比1995年增長2404噸和1072噸,增幅分別為18%和88%。以後,由於市場因素的影響,該鄉壓縮了棉花種植面積,相應地擴大了油料種植面積經濟發展
該鄉立足資源優勢,民營經濟發展較快。2003年已形成了木材、棉花、建材三大加工群體,培育了工藝抽紗、皮毛皮革、棉花加工、木材加工、建築建材五大主導產業;造就了在全市具有較強影響力、納稅超過200萬元的富堂製革總廠、黃崗工藝品總廠,其產品遠銷中東、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境內工業企業主要有皮毛皮革、刺繡、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紙箱加工等35個工業企業。全鄉工業總產值達41389萬元。財政收入實現252萬元。
社會事業
一是優先發展教育。全鎮現有農村國中2所,農村國小10所,每年為高中和職業學校輸送學生400多名,被市、縣命名為教學達標先進鄉。二是改善醫療條件。該鎮衛生院擁有病房380平方米,病床150多張,X光透視、B超等先進醫療器械,醫護人員70多名。各村級衛生所達標健全,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5%以上。三是繁榮科技文化。全鎮已建成科普網點6個,擁有各類科技人員近200餘人,科技普及率名列全市前茅;建成文化廣場1個,村級文化大院25個,“農家書屋”17個。四是關注困難群體。改擴建了鄉敬老院,集中供養“五保”老人30餘名;實行動態管理,農村低保對象應保盡保;開展“扶危濟困”活動,全鎮政治穩定,社會和諧。其中黃崗雙槍在此地頗有名氣黃崗兩桿槍, 長相都是粗獷類型的, 但是不約而同有婉約細膩的文字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