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崖洞保衛戰(黃崖洞戰鬥)

黃崖洞保衛戰(歷史事件)

黃崖洞戰鬥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崖洞保衛戰是1941年11月9日,為保衛中國八路軍黎城縣創建抗日戰爭期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堅守防禦戰鬥。

黃崖洞保衛戰至20日結束。

基本介紹

  • 名稱:黃崖洞保衛戰
  • 地點:山西省黎城縣
  • 時間:1941年11月
  • 參戰方:八路軍;日軍
  • 結果:八路軍勝
  • 參戰方兵力:八路軍不足一個團;日軍5000多人
  • 傷亡情況:八路軍傷亡166人;日軍損失1000多人
  • 主要指揮官:八路軍:歐致富;日軍:葛木、山地。
地理位置,歷史事件,戰役背景,戰鬥概覽,戰鬥詳情,評價總結,

地理位置

黃崖洞位於山西省黎城縣北境、晉冀兩省接壤之處,海拔1600多米。
黃崖洞位於黎城縣城北45公里東崖底鎮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因這裡懸崖陡壁皆為黃色,東崖半空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
黃崖洞既是優美的自然景區又是中外人士嚮往的革命戰爭聖地。因當年八路軍在此創建抗日戰爭期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並為保衛這一兵工廠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堅守防禦戰鬥——“黃崖洞保衛戰”而聞名遐邇。

歷史事件

戰役背景

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八路軍揮師深入敵後,當時我軍武器十分匱乏,一個戰鬥班只有三五枝槍,有的戰士不得不用古老的長矛和大刀同敵人拼殺。為了解決我軍武器裝備問題,1938年9月,八路軍總部在榆社縣韓莊村成立了總部修械所,組織修理我軍在戰鬥中損壞的武器和繳獲的敵人槍械,同時還兼造地雷、手榴彈、步槍。步槍最高月產量達五六十枝,但仍遠遠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
1938年11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的報告中提出:“每個游擊根據地,都必須儘量設法建立小的兵工廠,辦到自製彈藥、步槍、手榴彈的程度,使游擊戰爭無軍火缺乏之虞。”全會決定“把提高軍事技術,建立必要的軍火工廠,準備反擊實力”作為“全中華民族的當前緊急任務”之一。根據這一決定,八路軍總部於1939年5月成立軍工部。是年7月,遵照朱德總司令和左權副參謀長的指示,在地形隱蔽的黃崖洞,正式建設我軍的兵工廠。從此,這裡成為我抗日根據地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基地,年產的武器彈藥可裝備16個團,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全中國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黃崖洞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

戰鬥概覽

黃崖洞兵工廠的發展,使日本侵略者感到恐懼。1941年11月,5000多裝備精良的日軍主力,兵分多路強攻黃崖洞。我軍以不足一個團的兵力英勇抗擊,經過八個晝夜的激戰,殲敵1000餘人,以敵我傷亡6∶1的輝煌戰績,“開創了中日戰況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之紀錄”。
在這次保衛戰中,黃崖洞之水窯口出現了最激烈的戰鬥場面。敵人連續進攻4天,傷亡近千,才突破幾百米。他們改變了戰法,加強了兵力、火力,連火焰噴射器都使用上了。守衛在水窯口陣地上的戰士與三面進攻之敵,展開了地雷戰、肉搏戰,擊退敵人11次衝擊。山石上血跡斑斑,陣地前遺屍累累,敵人始終未越過水窯一步。他們使用了最毒辣的手段,向我前沿陣地發射噴火器和燃燒彈。頓時,整個陣地烈火熊熊,煙霧騰騰。我特務團八連八班長王振喜在工事燃燒起火、敵人乘機湧來的情況下,率領戰士躍出工事,帶著滿身烈焰向敵群猛烈射擊、投彈,與敵肉搏,斃敵70餘人,直至壯烈犧牲。戰士溫德勝,舉起最後一顆冒著煙的手榴彈,沖向敵群,與敵同歸於盡……戰後,八路軍總部授予特務團“保衛水窯立戰功”錦旗一面。
油畫黃岩洞保衛戰油畫黃岩洞保衛戰

戰鬥詳情

1941年11月9日,日軍在此前兩次對黃崖洞地區“掃蕩”無果後,派36師團和獨立4旅共7000餘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我黃崖洞進犯。彭德懷、左權在戰前對局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一是黃崖洞具備十分有利的條件進行山地陣地防禦。黃崖洞位於晉冀兩省接壤之處的深山之中,因這裡懸崖陡壁皆為黃色,東崖半空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其主要進出口有兩個:一是東南方的南口,通向黎城,二是西北方的左會埡口,通向武鄉。這兩個進出口的地形對於防禦一方來說都比較有利,正面視野開闊,便於觀察敵情,且有斷橋,不利於敵人通行。二是黃崖洞周圍已建起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形成了嚴密的防禦體系。三是黃崖洞中已儲存了充足的武器彈藥和食物,特務團在裡面堅持十天半月毫無問題。四是特務團老兵成分多,戰鬥經驗豐富,戰鬥力較強,對當地地形較熟。彭、左二人在冷靜分析後,下令特務團天亮前全部進入陣地,利用我軍有利地形,節節抗擊,打一場陣地防禦戰,並且強調部隊在作戰中一定要“穩”,要充分利用地形,在把敵人咬住拖住以後,猛中求穩,不焦不躁,不惶不恐,不緊不慢,以守為攻,以靜制動,以逸待勞。在陣地防禦作戰中,我軍利用有利地形,針對敵人發起的一次次衝鋒,根據敵人進攻特點,巧妙採取靈活應變的戰術手段,成功地抵抗住了敵人的進攻。11月11日拂曉,日軍首先偷襲我前哨陣地,遭我陣地火力和地雷殺傷。後改變戰術,欲以羊群“蹚雷”開路,卻不知特務團埋的是大踏雷,人踩馬踏才會響。特務團利用滾石雷,配合七連前沿機槍陣地猛烈開火,不到半小時,日軍就傷亡200多人,被迫退出雷區。隨後,日軍將目光瞄向了七連陣地,集中火炮進行火力壓制,不顧一切地開始向山埡口的陣地發起衝擊。團長歐致富指揮兩門迫擊炮,將僅有的12發炮彈轟向敵群,再次擋住了敵人的進攻。當百名日寇藉助火力掩護沖至翁屹廊時,我軍果斷撤回連線斷橋的吊橋。敵人隨後派兵企圖攀越十米高的絕壁,危急之際,八連副連長彭志海帶領12名戰士使用手榴彈殺傷敵軍一片。敵軍指揮官孤注一擲,下令用“屍梯”攀登山體。前沿陡崖陣地上的特務團的戰士們看清了日軍的意圖後,冒著敵人炮火的襲擊,將滾雷、手榴彈扔下崖去,挫敗敵人進攻。八路軍特務團在後續幾日的戰鬥中,為奪取勝利,面對敵人多點、多向、多法進攻,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迎難而上,頑強抵住了敵人的一次次進攻。14日,日軍為消除側翼的火力威脅,改變進攻方向,對桃花寨西山及1568高地的二營四連陣地實施炮擊,敵步兵在炮火掩護下衝上山崖。日軍在占領了四連二排陣地之後,開始向水窖洞口陣地猛攻,傷亡數百人後狼狽撤回。15日,日軍採取右側迂迴的戰術,對水窖洞口發起進攻,並在南口採取搭人梯的方式攻擊斷橋。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特務團第八連指戰員以一當十,打退了敵人的數次進攻,牢牢守住了南口到斷橋的通道和水窖洞口的陣地。16日,日軍企圖利用正面射擊死角避開我軍火力,發起強攻,未果。午後,敵人對水窖洞口核心工事採取先孤立後奪占的方式,組織力量壓制我軍支援火力,使用火焰噴射器、燃燒彈實施攻擊,王根喜等12名壯士與敵拼殺直至壯烈犧牲。而此時,彭德懷審時度勢,經過充分分析判斷,敵人無非是想“參觀”一下兵工廠,果斷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轉移人員、機器,燒毀主廠房,迷惑敵人,並在炸毀的鍋爐房周圍布設地雷,做好標記,給敵人以兵工廠已被其炮彈炸毀的假象,並將敵人占領的水窖洞口主陣地全部用地雷封鎖起來,布下埋伏,所有人員撤到二線進行防禦,進至工廠區依託有利陣地擴大戰果。一個小小的黃崖洞,讓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皇軍”吃盡了苦頭,也丟盡了顏面。日軍第36師團師團長舞傳男坐立不安,一個勁地罵手下蠢笨無能。他還給進攻部隊的幾個主要指揮官下了死命令,兩天內必須攻下黃崖洞,否則要他們以死來謝罪。但是在18日清晨,敵人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就進入了黃崖洞兵工廠,他們只看到十幾座廠房倒塌在一片碎石瓦礫之中,一無所獲。反而引爆了埋在裡面的各種地雷,敵人此時鬥志全無,只能等待援軍到來。敵援軍到達後,又企圖搗毀團指揮所,堅守在該高地的2連1排充分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與敵人反覆格鬥拼殺,以大無畏的精神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戰士溫德勝、邊清章將殘敵引向東南面懸崖的絕路,準備一網打盡,但因寡不敵眾,被敵人逼至斷崖時,從容跳崖,視死如歸,壯烈犧牲。19日,特務團抓住戰機,全部恢復陣地。日軍已發現山外有我重兵埋伏,慌忙逃走,最終被埋伏在三十畝、曹莊一帶的129師殲滅500多人,抱頭鼠竄。日軍被迫於20日夜退出黎城,其原定一個月的“掃蕩”計畫就此被粉碎。

評價總結

黃崖洞兵工廠不僅為抗日戰爭的勝利製造了大量武器,而且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錘鍊出了一大批工業建設人才。新中國成立後,這些人才奔赴各地,成為各級工業部門的領導骨幹。黃崖洞保衛戰譜寫了一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可歌可泣、激動人心的壯烈史詩,聳立起一座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豐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