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龍橋鎮黃屯初級中學是一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教師敬業、學生樂學、教育教學質量較高的一所公辦國中。 該校1965年創立,它坐落於廬江縣城東南方向27km處的南官山腳下,覆蓋學區面積65平方公里的山區。當時定名為黃屯鄉農中,1970年更名為廬江縣黃屯中學,1980年正式定名為廬江縣黃屯初級中學,2006年9月撤鄉並鎮後,改為現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屯中學
- 外文名:Huang Tun middle school
- 創辦時間:1965年
- 占地面積:54畝
校園簡介,辦學規模,辦學歷史,校紀校風,辦學成績,所獲榮譽,
校園簡介
辦學規模
校園占地面積54畝,門前400多年古楓成為地理標誌,校內古柏蒼勁擎天,長綠樹和落葉樹相間,高樹低樹俯仰生姿,各種各樣名貴花樹、風景樹點綴其間,精心布局的花草更添風采,一棟棟樓房在綠樹掩映之中。校園硬體設施齊備,現有綜合樓、教學樓、學生公寓、食堂、教師公寓、運動場、圖書室、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等,1034名學生、60位教職工愉快在這裡生活著、學習著、工作著。
辦學歷史
勤儉辦學成為傳統。學校創立之初,山坡高低不平,1975年夏至1978年春,千餘名師生揮汗流血,苦戰三年,搬走了一座座小山,填平了兩個大壑,平整了四個層次分明的較大的開闊地,為後來建造校舍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時間到了21世紀,原來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平房都成為D級危房,廣大師生不等不靠,拆危房,揀磚石,興建了兩個標準化的籃球場,用磚鋪次幹道以及教學樓前地面約3000㎡。為了彌補建造綜合樓資金不足的問題,廣大師生踴躍捐資,並跑上海,走南京,上合肥,下鄉村,轉達學校做樓資金的現狀,數月之間就收到捐款15.5萬元,為綜合樓的順利竣工提供了資金保障。現在在我校,節水節電、珍愛公物已蔚然成風。
校紀校風
“留守兒童”管理有特色。黃屯中學接納原黃屯鄉65.8km2山區孩子的就學,最遠處離校20km,山高路遠坑深,孩子們跑著傷心,在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兒童”。為了解決路遠孩子以及“留守兒童”住宿問題,學校興建了學生公寓,“留守兒童”住校後,學校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資料,了解每個“留守兒童”的詳細情況,每天校班子帶班,校警、門衛密切注視,公寓管理員專職負責,班主任、老師密切配合,構築了牢固的安全螢幕障;心理輔導老師利用課餘時間深入男、女寢室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學校開通辦公電話以及網路校訊通,架起學生與遠方家長親情交流的橋樑;白天各崗位盡職盡責,晚自習組織“留守兒童”自習,教師上班輔導,晚上公寓管理員護睡。這樣就做到了生活有指導,學習有輔導,心理有疏導,安全有人保,親情有聯導。安徽電視台《新聞觀察》欄目、合肥晚報、巢湖日報、潛川報,對黃屯中學“留守兒童”的管理有專題報導。
辦學成績
藝體教育碩果纍纍。黃屯中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既注重中考科學習,也注重非中考科,如音體美、科學、社會等學科的教育教學,每年上半年舉辦校園藝術節,下半年舉辦校園體育節;對一些有特長的學生,重點培養,藝術班、體育班精彩紛呈,到目前為止,藝術班共為上級藝校培養78名學生,張麗君同學成為空政團骨幹,體育班共為上級體校培養108名學生,劉成義同學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比賽五項全能。
所獲榮譽
教師敬業樂群,成果豐碩。學校專任教師55名,中學一級教師38人,學歷達標率為100%。1998年秋,學校推行了教育體制改革,實行了崗位聘任制,全體教職工根據學校設定的工作崗位,全體人員競聘上崗,崗位、績效與工資掛鈎,大大激發了活力,出現了千帆競舸的局面。教師愛崗敬業,積極進取。1980年以來,學校有1人被評為省級優秀班主任,有15人次被評為地(市)級先進教師、先進班集體,40人次被評為縣級先進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12人被評為市、縣教壇新星、教學能手;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2篇,省級刊物發表論文12篇,市級獲獎論文48篇,且縣級獲獎論文116篇。
辦學四十年來,黃屯中學一直堅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德育教育,注重素質教育。至2008年,學校共培養了10891名學生,向高一級學校輸送了6534名合格新生,89屆的朱英明同學考上中國科技大學,95屆的何晶晶同學考上中國人民大學,2005屆的姚馬同學考上了清華大學;2006屆裴滬生廬江縣中考狀元,2005屆姚馬同學在2008年高考中喜摘巢湖市高考理科狀元桂冠。中考升學質量位於全縣前列,尤其是2005至2008年,每年均有20-40人考上省重點中學一中、二中;學校多次受到上級表彰,先後被評為廬江縣文明單位、綜治先進單位、巢湖市綠色學校,廬江縣教育局授予先進單位、進步單位,鄉鎮也多次授予文明單位、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
黃屯中學教職員工正以飽滿的熱情、踏實的作風邁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