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壩古墓群

黃家壩古墓群,位於縣城東約32公里,黃壩集西0.5公里的崗頭上。當地人相傳為“竹林七賢墓”。墓群為東西向排列,占地約2000平方米。墓群已夷為平地,不同程度遭受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家壩古墓群
  • 地理位置:縣城東約32公里
  • 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
  • 著名景點:浮雕
建築景觀,出土文物,

建築景觀

石上浮雕有三:一為半身人像,上罩一傘;二為一人樹下牽馬;三為鹿在賓士。刻工精細,畫面生動。清理時,未見棺木,葬式不明,僅發現一些碎骨片,殘存的陶器被攪亂在土裡。出土有石羊2件、陶樓1件、陶耳杯6件、陶洗1件、鐵鑊(鍋)1件、鐵匕首6件、石方幾1件、五銖錢數枚。由墓葬形制判斷,墓道屬磚卷頂,前後室、耳室屬四隅卷進式頂,規模壯觀。
前部耳室及甬道殘高1.6米,後部墓室殘高1米左右,皆單平磚錯縫砌成。壁內磚面呈棱形和乳突狀紋飾,墓內填滿鬆軟的五花土,墓門向南,高約2米,墓門立有石柱,石門楣鑄刻盤龍圖案,沿門往內是一條南北向甬道,兩側為1.9米見方的4個耳室,耳室皆有通道與甬道和前室相連,前室與後主室相通,外側有3塊立畫像石,每石相距:東為90厘米,西為60厘米,猶如二道墓門。

出土文物

1983年,徵得墓葬畫像石3件,陶器2件,鐵器1件,五銖錢10多枚。1984年10月,省考古研究所配合縣文管所清理其中一座較大的磚室墓。因早年多次被盜,遭到嚴重破壞,現僅存墓的殘址。有墓門、甬道、耳室、前室、後室、小耳室。南北長13.5米,東西寬10.5米,墓壁垂直。
雖出土文物不多,但根據出土畫像石分析,墓主有一定身份和地位。根據墓室結構和出土文物推斷,是魏晉時期的古墓。在清代和民國年間這一帶屬鳳台縣轄地,據《鳳台縣誌》載:“七賢墓傳訛也”。究為何人之墓,難以論斷,待以後詳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