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定湘(1801~1826年),漢族,湖南省長沙縣人,清朝綠營士兵,因捨身破壩救城,被稱為“商神”。
基本介紹
- 本名:黃定湘
- 所處時代:道光六年
-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縣
- 出生時間:1801年
- 去世時間:1826年
- 主要成就:清朝綠營士兵,因捨身破壩救城,被稱為“商神”。
黃定湘出身於長沙縣一戶貧苦農民家族,20歲那年,他的哥哥在與鄰居爭水誤傷一條人命,黃定湘自首為兄頂罪,當地官吏查實,以為兄頂罪符合孝悌之義,按《大清律》可減刑,免黃定湘死罪,判“流刑安置遠方,終身不返”,將黃定湘充軍發配甘肅。道光六年(1826年),黃定湘所在部隊調防,隨軍來到喀什噶爾。
當年7月18日(當日正逢伊斯蘭教古爾邦節),波羅尼都之孫張格爾率匪徒在浩罕國的支持下再次侵入南疆,煽動暴亂,攻城掠地,先後攻陷葉爾羌、英吉沙爾、和闐等城。喀什噶爾回城阿奇木伯克買買薩依提率眾抵抗,不敵戰死,駐守喀什噶爾的數名清軍將領相繼陣亡。面對不利局面,伊犁將軍兼喀什噶爾參贊大臣慶祥招集殘部,與千餘名各省籍的漢族商人退守漢城(徠寧城,在今地區公安處一帶),憑藉城牆拚死拒敵,張格爾久攻不下,反被清軍及商人“殺死800餘人,帶傷者不計其數”。
離徠寧城不遠是克孜勒河,時值夏季,洪水猛漲。張格爾派人在克孜勒河上堵壩,引洪沖淹喀什噶爾回、漢兩城。眼看洪水就要吞沒漢城城內上百餘家店鋪和數千名兵民,喀什噶爾回城上萬維吾爾居民也面臨被洪水淹沒的危險,在緊急關頭,在城頭守衛的黃定湘毅然從城頭躍入水中,憑自小練就的泅水技術,潛游到大壩底部,拚死在大壩底部鑿開一個洞,剎那間敵軍所築堤壩潰決,洪水順流而下,喀什噶爾回、漢兩城得到保全。黃定湘卻因精疲力竭,再也無力游回城邊,被洶湧的洪水捲入水底。
為紀念黃定湘,各族人民賦予他種種超自然力量,尊其為神靈,新疆各地普遍建方神祠廟。清末,南疆的地方官吏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去方神廟上香,為民祈福,求長治久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南疆官員曾聯名上書朝廷,請求將‘方神’祠祭正式列為國家祀典,並在奏章內把黃定湘由綠營士兵“提拔”為裨將。朝廷以其官職太低未準,但南疆民眾官吏一直以民間或半官方的方式祭祀黃定湘。
離徠寧城不遠是克孜勒河,時值夏季,洪水猛漲。張格爾派人在克孜勒河上堵壩,引洪沖淹喀什噶爾回、漢兩城。眼看洪水就要吞沒漢城城內上百餘家店鋪和數千名兵民,喀什噶爾回城上萬維吾爾居民也面臨被洪水淹沒的危險,在緊急關頭,在城頭守衛的黃定湘毅然從城頭躍入水中,憑自小練就的泅水技術,潛游到大壩底部,拚死在大壩底部鑿開一個洞,剎那間敵軍所築堤壩潰決,洪水順流而下,喀什噶爾回、漢兩城得到保全。黃定湘卻因精疲力竭,再也無力游回城邊,被洶湧的洪水捲入水底。
為紀念黃定湘,各族人民賦予他種種超自然力量,尊其為神靈,新疆各地普遍建方神祠廟。清末,南疆的地方官吏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去方神廟上香,為民祈福,求長治久安。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南疆官員曾聯名上書朝廷,請求將‘方神’祠祭正式列為國家祀典,並在奏章內把黃定湘由綠營士兵“提拔”為裨將。朝廷以其官職太低未準,但南疆民眾官吏一直以民間或半官方的方式祭祀黃定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