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湖

黃大湖,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境內,是大官湖和黃湖的統稱。過水型湖泊。呈多邊形,小湖小叉甚多。西經築墩橋與龍感湖相通,東經紅衛橋、祝山圩與泊湖相連。

大官湖,介於黃湖、龍感湖之間,水位在16米時,水面積189平方公里,容積為8.5億立方米。水位在11米時,水面積為96平方公里,容積為0.5億立方米。以大賽湖水最深。

黃湖,在大官湖、泊湖之間。水位在16米時,水域為122平方公里,容積為11.84億立方米,水位在11米時,水面積為60平方公里,容積為0.12億立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大湖
  • 別稱:黃大官湖
  • 地理位置:安徽省宿松縣境內
  • 所屬水系:長江支流華陽河
  • 面積:189+ 122平方公里
位置境域,水系構成,水文特徵,地理環境,水生環境,漁業,地圖信息,

位置境域

黃大湖,《安徽省志·自然地理志》稱“黃大官湖”,長江北岸,安徽省宿松縣之東南部。由東邊的黃湖和西邊的大官湖相連而成。東西長26公里(竹墩至楊林閘),南北寬15公里(四分場至北落坡),南北最窄處,即大官湖與黃湖的分界線(下倉至新港口)僅5公里。湖岸南部呈圓弧形,北部曲折。多湖灣,其中以大賽湖和沙灣湖是伸向西北方向的兩大湖汊,面積在3萬畝以上。

水系構成

黃大湖四周沒有入湖河流,水源依靠龍感湖水經竹墩河注入,湖水出口除經湖東的楊林閘(設計流量28秒立方米)能向長江排出少量外,主要經湖區東北部下倉埠附近的長湖(長河)進入泊湖,再由泊湖的楊灣閘泄入長江。因此,黃大官湖是處於上有龍感湖,下有泊湖的過水地帶,湖水呈微流運動狀態。1955年被規劃為華陽河蓄洪湖泊之一。

水文特徵

黃大湖為一淺水型湖泊,正常水位時,湖水深2~3米,而且大官湖深於黃湖。湖底除下倉的長湖(河)附近為沙質底外,大部分為淤泥質湖底。湖底較為平坦,平均高程10.5米,據1968~1985年實測資料,湖水的多年平均水位為12.96米,相應湖面為40萬畝(其中黃湖18萬畝,大官湖22萬畝),蓄水量為5.0億立方米。湖水面積隨水位變化而增減(見表3—2—21)。1954年由於長江大堤潰破,黃大湖亦受江水浸泡,出現最高湖水位21.11米。據1958~1985年資料,年均最高水位14.34米,平均最低水位11.82米。
據1980年10月對湖水3個控制斷面取樣分析,水中營養元素比較全面,尚未發現污染物質,特別是對藻類生長有利的鈣、鎂、矽酸鹽和磷酸鹽較為豐富,為餌料生物和魚類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地理環境

水生環境

湖中浮游植物平均為20.67萬個/升,生物量為0.6261毫克/升,其分布特點是:由西向東逐漸減少;從南向北逐漸增多。其原因是由於北部湖區岸跡曲折、多湖灣、湖汊,又有眾多村莊農田毗連,流入湖區的生活污水和有機碎屑多,有利於浮游植物生長。以硅藻類為優勢種群。
浮遊動物平均8861.8個/升,生物量平均2.555毫克/升,其分布特點亦是從西向東減少;從南向北逐漸增多。優勢種群以枝角類中鏢水蚤和象鼻蚤為主。
底棲動物平均每平方米238.22個,生物量為每平方米239.29克,優勢種群為河蜆,圓田螺、河蚌等。
水生維束植物平均鮮重每平方米5259克,每畝產7000斤。覆蓋度達71.5%,東部黃湖水域水生植物分布數量及種類都較多,覆蓋度達75%;而在西部的大官湖中,覆蓋度為51.5%,整個湖區以馬來眼子菜占優勢,遍及全湖,蓮、菰等只占4~10%,其它種群僅零星分布。
黃大湖的魚類組成,既有鯉、鯽、鯿、鮊、鯰等湖泊定居魚類,又有青、草、鰱、鱅等江湖洄游性魚類,還有鰻鱺、河魨、刀鱭等過河口性洄游魚類。

漁業

黃大湖魚類資源,從1951~1985年的35年中,有很大的變動,其特點如下:
一是半洄游性魚類資源因建閘而減少,引起魚產量下降(表3—2—22)。1956~1960年的平均年產量減少539.2萬斤,其中半洄游性魚類銳減,從732.1萬斤減少到141.2萬斤,而定居性魚類產量略有上升,成為湖中的優勢種群。這顯然是1956~1960年大興水利,建閘隔斷了江湖洄游魚類的通道導致魚類資源減少。
二是從60年代至70年代小型魚類迅速發展,黃大湖魚類的總量呈恢復上升趨勢。60年代黃大湖的魚年產量多在400~500萬斤,而70年代已上升到600~700萬斤,最高年產量達897萬斤(1977年)。但從漁獲物組成上看,小線型魚直線上升,從50年代占總產13~18%上升到60%,至70年代末則已達到82%。
三是定居性魚類資源下降,個體由大變小。在50年代末,由於半洄游性魚類資源銳減,定居性魚類轉為優勢,從60年代至70年代末,小型魚類逐漸取代定居性魚類的優勢。定居性魚類在漁獲物中的比例由1960年的63%下降到1979年的10%,其個體由大變小。1967年鯉魚5斤以上的個體占鯉魚總量的75.5%,到1979年僅占總量的29.9%,下降45.6%。
四是小型毛魚已呈衰退趨勢,而條卻正在取代毛魚而成為湖區的優勢種群。
造成黃大湖魚類資源變動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但最重要的是由於湖區生態環境的變化而造成的。
原因之一是湖泊通江河道建閘,阻隔了半洄游性魚類的通道,使這一魚類不能索餌洄游、產卵繁殖,魚類種群發生變化,造成資源下降。
二是捕撈能力的強弱,影響魚類資源的變動合理捕撈,將保持湖區經濟魚類的興旺;反之則引起魚類資源的衰退。70~80年代初,黃大湖的湖區內,成千上萬條漁船,採用密箔密網,甚至採用電炸魚的手段酷捕,大魚、小魚全部捕盡,使鯉、鯽、鮊等經濟魚類的個體越捕越小。
三是黃大湖區南部的沿湖淺灘已墾殖殆盡,不僅縮小湖區的面積,更重要的是破壞了一些草上產卵魚類的天然產卵場所。
四是水生植物迅速生長,引起魚類種群的改變。水生植物在湖面上的覆蓋度由30%逐年上升,至目前達到70~95%。水生植物的這種變化,導致了“敞水性”產卵魚類(如毛魚)的產卵場所的縮小,因而在小型魚類資源中,毛魚已呈衰退趨勢,而條魚則取代毛魚而成為小型魚類中的優勢種群。

地圖信息

地址:宿松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