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墟鄉

黃墟鄉

[module]data-type=map id=5099258 data-catalog=0[/module]黃墟鄉,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境內。始建於民國18年(1929)。以後多次分合,但一直為鄉的建制,1959年建黃墟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鄉。位於縣境東南,西連辛豐鄉,南接丹陽胡橋鄉,東北與丁崗鄉、諫壁鄉毗鄰,總面積40.2平方公里,耕地32350餘畝。轄15個村民委員會,177個村民小組,6300戶,22785人。黃墟鄉的境內丘陵起伏,土質瘦薄,水源嚴重缺乏,舊時即使正常年份,農民也愁有種無收;縱貫境內的馬跡、磨盤、畚箕等山連成一線,長約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墟鎮
  • 別名:黃墟人民公社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江蘇
  • 政府駐地:黃墟鎮
  • 地理位置:江蘇省鎮江市丹徒縣
  • 面積:40.2平方公里
  • 人口:22785人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及發展,農業,工業,

鄉鎮概況

鎮政府駐地黃墟鎮,舊有街道3條,均為條石路,最寬處不足3米。鎮東有更樓、東石門;鎮西有西圈門;“十”字街口有麒麟碑1塊,刻有碑文(文化大革命中被砸)。居民多姓殷,在外鄉見面時常以鄰里同人相稱。20年代即有商店、作坊20餘家,但因偏僻閉塞,工商難以發展。70年代以後,黃辛、黃紀、黃葛、黃泊等公路相繼建成通車,交通便利。新建商業街,鋪柏油路面1500米,鎮的規模不斷擴大。有常住戶685戶,2378人。位於鎮內的冷遹故居保存完好。鎮上有縣屬銀行、稅務所、郵電局、糧管所等單位,鄉辦廠18家,集體商店9家、個體商店攤販13家。

歷史沿革及發展

農業

民國17年(1928),民主革命先驅冷遹,為改變家鄉貧困面貌,舉辦鎮江黃墟農村改進試驗區,指導墾荒養蠶,推廣農業先進技術,開塘築壩,修建黃新公路,民生稍有復甦,商業一度繁榮。日軍侵華後,試驗事業悉遭破壞,直至50年代末,水稻面積僅占耕地的30—40%,多為蕎麥、山芋、玉米雜糧。1958年大搞以興修水利、旱改水為中心的基本建設,建成了容積約100萬立方米的馬跡水庫,約30萬立方米的龍山和德勝水庫,1萬立方米的小型庫壩11個,築電灌站12座,灌溉乾渠21條,共長30公里,外三溝110公里,格田成方1.1萬畝,建2級提水站2個。擁有小型拖拉機423台,排灌動力機械263台,有效灌溉面積237.44萬畝。乾旱時全鄉耕地基本可得供水,水稻面積不斷增加,產量穩步提高。1985年糧食總產量1335.77萬公斤,年均畝產511公斤,水稻單產414.5公斤,比1978年分別增長18%、33%和62%。副業方面:鄉辦林場3個(另有縣屬苗圃1個、茶場1個),有桑園330畝,茶園690畝。1985年產繭1828.5公斤,茶葉5500公斤,水果5.2萬公斤,出欄羊1483隻,蜂蜜1900公斤,成魚107.4噸,總產值249.23萬元。

工業

鄉辦工業始於1954年,由幾爿鐵木鋪合併組成的鐵木小組。1985年有農具、製鞋、服裝、排筆、採石、工藝、化工等21個廠,總產值725.75萬元。主要產品有皮鞋、冷凝器、千斤頂、焦磷酸鉀等。化工廠的焦磷酸鉀已出口外銷。村辦廠48家,總產值762.64萬元。個體工業總產值129.80萬元。
1985年社會總產值3517.39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063.48萬元,農業總產值1012.33萬元,收益分配人均464.8元。
1985年有初級中學1所,農業中學3所,教師63人,學生611人;國小27所,教師129人,學生2483人;鄉醫院1所,醫護人員23人,病床25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