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正式成立(1924年6月16日)

黃埔軍校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的簡稱,因位於廣州珠江黃埔島上,故稱黃埔軍校。國共合作正式建立後,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迫切要求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裝力量。1921年12月,孫中山接受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建議,在改組國民黨的同時,建立由國民黨自己掌握的革命武裝,創辦軍官學校,以建立革命軍的基礎。共產國際駐中國新任代表鮑羅廷到廣州後,孫中山向他表示國民黨的首要任務是按蘇聯紅軍的式樣建立一支革命軍隊。1923年,蘇聯派來數十名軍事幹部擔任教官,並提供辦校經費和軍械武器。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正式議決創辦陸軍軍官學校。5月,黃埔軍校開學,孫中山親自擔任軍校總理,委任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聘請蘇聯軍官為軍事顧問。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黃埔軍校正式成立。黃埔軍校是一所國共合作的學校。軍校仿效蘇聯紅軍的經驗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軍校設黨代表、各學生隊設政治指導員。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黃埔軍校的工作,從各地選派大批黨、團員和革命青年到軍校學習。在第一期學生中有蔣先雲、陳賡、左權、許繼慎、徐象謙(徐向前)等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五六十人,約占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在教職員中也有不少共產黨員,如張嵩年(張申府)、金佛莊、茅延楨、嚴鳳儀、徐成章等。黃埔軍校的最大特點是把政治教育提到和軍事訓練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這是它同一切舊式軍校根本不同的地方。1924年11月,剛從歐洲歸國不久、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的周恩來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開始建立政治部的正常工作秩序和工作制度,並加強對軍校學生的政治教育,指導軍校教導團的政治工作和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活動,對軍校的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共產黨人惲代英、蕭楚女、熊雄、聶榮臻等後來也到軍校擔任政治教官和各級領導工作。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制度,以後逐步推廣到廣州革命政府統率的其他軍隊中。從1925年起,黃埔軍校先後在潮州、南寧、武漢、長沙設立分校。1926年3月國民革命軍各軍所屬軍校與黃埔軍校合併,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30年9月,軍校停辦。黃埔軍校前後歷時6年,共招收7期學生,畢業8783人,培養出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在中國現代軍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黃埔軍校的建立,使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有了一支可靠的革命武裝力量,也是中國共產黨從事嚴格意義上的軍事活動的開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