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生物標誌物的單體14C AMS定年研究

黃土高原生物標誌物的單體14C AMS定年研究

《黃土高原生物標誌物的單體14C AMS定年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張朝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土高原生物標誌物的單體14C AMS定年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朝暉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提取近五萬年以來黃土高原的黃土/古土壤序列所含的氣候信息迫切需要對沉積序列的精確定年。14C AMS定年方法是比較成熟的年代學方法,但在黃土/古土壤時間序列的確定中受到了沒有良好定年目標物的制約。最新發展的備樣色譜技術(PCGC)提供了生物標誌物的單體14C AMS定年的可能性。高等植物產生的葉蠟生物標誌物如長鏈烷烴和脂肪醇在沉積序列中可以完好地保存,而且由於其脂溶性的特點,不易被淋濾,得以反映層位的沉積年齡。本研究選擇黃土高原的洛川剖面作為研究對象,對黃土/古土壤序列中的生物標誌物進行系統研究,分離長鏈烷烴和脂肪醇中的同系物,進行單體的14C AMS 測年。對每一層位獲取的四個單體年齡,與光釋光測年和有機質鹼不溶物的14C AMS定年相比較,討論不同年齡間的差異,探討單體14C AMS定年作為獨立評價黃土形成年齡的工具的適用性和最佳測年對象的選擇,探討黃土和古土壤形成的真實年齡。

結題摘要

我們的採樣工作從黃土高原最北邊的榆林鎮北台,到中部的洛川下黑木,再到南部的藍田孟村,每20cm採集一個樣品。採樣深度到預計的近五萬年為止(放射性14C測年的極限)。對所採集的樣品均進行了磁化率、粒度、總有機質含量和碳同位素等基礎分析。對採集樣品生物標誌物進行了萃取、提出和分析。由於黃土中生物標誌物含量較低,需要的樣品量較大。我們自行設計了容量大的索氏萃取,在廠家定做。目前已經完成了上述三個剖面的索氏萃取過程。並對洛川下黑木和藍田孟村的樣品總脂類提取物(TLE)用aminopropyl SPE和矽膠柱分離出不同極性的組分,在GC-MS上進行了鑑定。鎮北台的樣品也已經完成了萃取,正在進行進一步的分離。下一步需要在備樣色譜(PCGC)對其中的長鏈烷烴、脂肪醇和脂肪酸進行單體化合物的分離,並進行單體的14C測年。這部分工作已經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聯繫好,在2013年完成。同時我們對黃土高原北邊的毛烏素沙地進行了採樣,主要採集了陝西靖邊縣的玄河則和神木縣的中雞剖面,已經完成了磁化率、粒度、總有機質含量和碳同位素等基礎分析,並完成了生物標誌物的萃取、分離,準備進行單體氫同位素的分析。 本基金為第一標註的論文已經被接受一篇,正在發表。為第二標註的論文已經發表2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