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是由傅伯傑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
- 完成人:傅伯傑等
- 獲獎情況: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項目編號:Z-104-2-06
《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是由傅伯傑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是由傅伯傑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人員主要完成人:傅伯傑、劉寶元、陳利頂、劉國彬、謝昆青1獲獎記錄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
《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壤侵蝕與植被關係》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焦菊英。 內容簡介 在土壤侵蝕非常嚴峻的環境下ꎬ 植被的恢復演替有著其特殊性ꎬ 受土壤侵蝕的制約較為嚴重ꎬ 使得土壤侵蝕與植被恢復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ꎮ只有...
據有關研究,黃土地區,雨滴濺起土壤顆粒,最高可達50厘米,一次水平移動距離可達1米。重力侵蝕 重力侵蝕是指斜坡陡壁上的風化碎屑或不穩定的土石岩體在重力為主的作用下發生的失穩移動現象,一般可分為瀉流、崩坍、滑坡和土石流等類型...
強烈的溝谷侵蝕或地下水浸泡軟化土體,使上方土體隨水向下坡蠕移形成的泥流,只有在黃土區才易見到。黃土的抗蝕力極低,因而黃土地貌的侵蝕過程十分迅速。黃土丘陵坡面的侵蝕速率為1~5厘米/年,高原區北部溝頭前進速率一般為1~5米/...
《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是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為主要研究單位,張宗祜、陳雲、石建省、李錚華、李瑞敏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基礎信息 項目摘要 水土流失是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的核心問題,也是黃河治理的根本問題。本研究報告綜合...
《黃土丘陵區土地利用與水土流失的尺度效應研究》是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利頂、呂昌河。內容介紹 陳利頂、呂昌河等所著的《黃土丘陵區土地利用與水土流失的尺度效應研究》以黃土丘陵溝壑區為研究對象,以土地利用變化與水土...
第四章 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及其對地上植被及土壤性質的影響 一、坡面尺度不同植被恢復模式下地上植被、土壤性質及土壤侵蝕過程的變化 (一)研究方法 (二)不同植被格局下植物物種組成及其重要值 (三)不同植被格局下...
本書立足於國際前沿,根據景觀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論聯繫實際,從景觀格局演變、土壤理化性質、土壤水分、土壤養分、水土流失等方面,系統地分析了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結構與生態過程的關係,論述了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和規劃的方法,...
在坡面土壤侵蝕過程與機理研究基礎上,以黃土丘陵溝壑區的甘肅省天水市典型流域及更大尺度的無定河流域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流域降雨時空變化、景觀格局演變及地形地貌分形特徵,辨析流域水沙運移規律及其尺度分異規律;研究流域地形地貌分維...
用量綱分析法探討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規律 土地利用 陝北黃土高原地區土地利用遙感調查與合理開發 陝北黃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現狀遙感調查與製圖研究 TM圖像和彩色紅外航空像片編制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現狀圖的對比試驗 陡坡耕地的開墾與土壤侵...
《丘陵紅壤的土壤侵蝕與治理》是2005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學震。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長汀縣的水土流失現狀 第一節 水土流失現狀 一、水土流失現狀調查的方法 二、土壤侵蝕面積和強度 三、土壤侵蝕的空間分布 第二節 ...
學位論文: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變化與土壤侵蝕 2004.01-2004.02:比利時魯汶大學地理學院,Vistor 1998.09-2001.07: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壤學專業土地資源方向,獲碩士學位 學位論文:農業開發區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 1994....
1、水力侵蝕分布最廣泛,在山區、丘陵區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時都會產生水力侵蝕。它的特點是以地面的水為動力沖走土壤。例如:黃土高原。2、重力侵蝕主要分布在山區、丘陵區的溝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溝的兩岸溝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個人單位排名第二,2005年):黃土高原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2005-2-104-2-06-R02)美國農業部突出貢獻獎,1996年 2021年12月30日,劉寶元為負責人的區域地理理論與實踐教師團隊,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
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排名第4);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安塞丘陵溝壑區提高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系統總體功能研究,排名第3);2002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