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璧溪山瀑雨圖

黃君璧溪山瀑雨圖

《黃君璧溪山瀑雨圖》是1941年黃君璧在大陸創作的一幅國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君璧溪山瀑雨圖
  • 作者:黃君璧
  • 創作年代:1941年
  • 館藏廣州美術館
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黃君璧溪山瀑雨圖》畫上款識:荔甫仁丈見而愛此,即以奉呈指正。辛巳夏日寫於香江。黃君璧。鈐印:黃君璧(白文)君翁(白文),現藏廣州美術館
正如俞劍華對黃君璧所評:“是所作能以古人的筆墨,運自然的丘壑,有獨創的精神,而無因襲的缺點。保持民族的淵源文化與傳統而能發揚光大,確乎是中國畫復興的正當途徑。”
從這張作品也可以映證俞氏敏銳的眼光,黃君璧的成功之處正是在於沒有陷入紙紙相承的書齋山水,是在不喪失筆墨的前提下,把師古人與師造化融會貫通,達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這也是通往傳統型國畫大師的必備的基本素質。

作品賞析

全圖筆墨清潤靈秀,純熟老道,在沉鬱深厚的氣息中注入一種爽利清幽的意趣。畫面右半部佇立一塊突兀大石,水墨酣暢淋漓,頗有石濤筆意,而與之相對的左半部挺立兩顆蒼松,松乾挺拔威嚴,一派堂堂君子之風。松下小徑沿山路曲曲折折,通向遠處的松林;林間瀰漫著迷濛的煙霧,使整個松林散發著靜謐幽深的氣息。左下方的路上悄然走入一位隱居山林的高士,雖然寥寥數筆,但人物閒雅傲逸、道骨仙風的神態躍然紙上。路的下方伴著潺潺小溪,匯到近處成一池清潭。潭邊橫臥一塊巨石,濃重的墨色不僅襯托出用輕快柔順的線條勾勒出的溪水,也使整個畫面顯得更加嚴整而厚重。溪水逆流而上,順著逶迤的的小徑若隱若現的伸向松林深處。我們似乎已經能嗅到沁人心脾的松香與潮潤的空氣。猛然抬頭,在霧鎖山腰之上懸掛一飛瀑,水氣、霧氣、雲氣夾雜一起在空中流動起來,遊走于山石林木間,細讀畫面,愈發感覺氣氛神秘而深邃。只有近處的清潭暗示出山顛之上飛瀑流泉的最後歸宿,它也巧妙的貫穿了整幅畫面的氣脈,尊崇著傳統國畫中講究“水有源流”的法度。
縱觀此圖,以豎向取大勢,山石、松林挺立而決不扭捏屈曲,與畫面右側的長豎題跋、上方的飛瀑相呼應,整個畫面構圖顯得莊重大氣。同時蜿蜒的小溪、小徑,大塊臥石都以橫向穿插其間,使畫面錯落有致,極具節奏變化,尤其是從山澗流出的小溪純用勾水法,用筆老辣勁健而不外露,筆墨顯得輕盈俏皮,畫得精彩非常。點苔更為精微而富神韻,渴筆禿峰,蒼蒼茫茫,有巨然遺風。大面積的渲染使黃君璧的山水形成了水意蒸融,渾厚朴茂的風格,早年學習過西畫、水彩有助於他對整體畫面空間、氣氛的把握,但處理手法微妙、隱秘而不留痕跡。總結創作心得,黃君璧曾說:“汲取古人精華,學得他人長處,創立自己風格,畫出自己意境。” 和近代激進的革新派比起來,黃君璧的個人面貌深藏於傳統範式之中而展現出雄厚的傳統功力,那種含蓄內斂、撲面而來的清新之氣令人心曠神怡,這恐怕是新派國畫所不及的。

作者簡介

黃君璧善畫山水,筆墨氤氳,氣勢雄渾,傳統功力深厚,同時兼修西畫,歷經近代中國畫的發展與變革,被西方藝術界譽為中國畫“新古典派”的代表。他與張大千溥心畲在近代美術史上並稱“渡海三家”,對20世紀後50年台灣畫壇具有深遠的影響。
黃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號君璧,自署君翁、白雪堂主人,祖籍廣東南海,生於廣州。
早年寄居南京,1919年畢業於廣東公學。1922年在楚庭美術院研究西畫。1927年又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37年任中央大學美術系教授,國立藝專教授及國畫組主任,並被教育部聘為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全國美術展覽會國畫組審察委員。1949年,黃君璧遷居台灣,任台灣師範學院(今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主任,台北故宮博物院點查委員。黃君璧先生從24歲起從事美術教師工作,先後長達60年,對大陸和台灣的美術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