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刺皮,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 Maxim.鮮黃小檗Berberis diaphana Maxim.和甘肅小檗Berberis kansuensis Schneid.的根和枝內皮。具有清濕熱,解熱毒之功效。用於濕熱痢疾,黃疸,帶下,熱毒癰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刺皮
- 別稱:黃三刺、黃檗、刺黃檗、山黃檗、黃三刺皮、吉尕爾、三顆針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毛茛目
- 科:小檗科
- 屬:小檗屬
- 種:直穗小檗、鮮黃小檗、甘肅小檗
- 分布區域:陝西、甘肅、青海、河南、寧夏、四川
- 採集時間:根秋季採挖;莖4-5月間採收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直穗小檗,鮮黃小檗,甘肅小檗,生長環境,直穗小檗,鮮黃小檗,甘肅小檗,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和枝內皮。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心、肝、胃、大腸經。
功效
清濕熱,解熱毒。
主治
用於濕熱痢疾,黃疸,帶下,熱毒癰腫。
相關配伍
1、治熱痢便血:黃刺皮4.5g,赤芍9g。水煎服。
2、治濕熱黃疸:黃刺皮9g,焦三梔9g,大黃6g。水煎服。
3、治下肢腫痛:黃刺皮4.5g,蒼朮6g。水煎服。
4、治潮熱盜汗:黃刺皮4.5g,知母9g,熟地12g,龜版12g。水煎服。
5、治風火目痛,口糜,舌瘡:黃刺皮煎汁外洗或含漱。(1-5方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急性支氣管炎:黃三刺30g,桑皮15g,麻黃9g,桔梗9g。水煎服。(《西寧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湯洗;或含漱。
採集加工
根秋季採挖,去鬚根及泥土,取皮,切片,曬乾。莖4-5月間出芽時,砍取較粗的莖,颳去粗皮,去掉木心,取黃色皮層及韌皮層,曬乾。
形態特徵
直穗小檗
又名密穗小檗。落葉灌木,高2-3m。幼枝常帶紅色,老枝灰色或黃褐色,圓柱形或有時略帶條棱,有極少的小疣點,無刺或有刺,刺通常單一,不分叉,長0.5-1.5cm。葉3-5片簇生,近革質;柄長1-3cm;葉片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長2-5cm,寬1.5-4cm,先端圓鈍,基部近圓形,邊緣有20-50刺狀細鋸齒,齒距約1.5mm,上面暗綠色,下面亮黃綠色,兩面網脈明顯。總狀花序直立,長4-7cm,有花15-30朵,花梗長4-7mm;萼片段預告瓣狀,外輪萼片披針形,內輪萼片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有1對腺體;雄蕊6,花葯先端平截;子房有l-2個胚珠。果穗直立,漿果橢圓形,長6-7mm,成熟後紅色,無白粉。花期5—6月,果期7-9月。
鮮黃小檗
又名黃刺、黃花刺。落葉灌木,高1-3m。幼枝綠色,老枝灰黃色,具棱及疣狀突起,刺3叉,粗壯堅硬,長1-2cm,乾後淡黃色。葉3-5片簇生,堅紙質;葉柄長1-3mm;葉片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3.5cm,寬1-1.5cm,先端微鈍,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全緣或疏生少數不明顯的刺狀細鋸齒,齒距3-6mm,上面暗灰綠色,網脈隆起,下面灰色,被白粉。花單生,或2-5朵簇生成近總狀花序,花梗長1.5-2cm,花鮮黃色,直徑1-1.5cm;萼片段預告瓣狀,2輪,外輪較小,三角狀橢圓形,內輪較大,長圓形,先端淺裂,呈二齒狀;雄蕊6,花葯先端平截;子房倒卵形,內含6-10個胚珠。漿果卵狀長圓形,長1-1.2cm,鮮紅色或淡紅色,略被白粉,花柱宿存,斜彎。種子5-6顆。花期5月,果期8-9月。
甘肅小檗
落葉灌木,高達3m。一年生枝後期鮮紅色,具條棱,二年生枝淡褐色,較細。刺單一或三分叉,長1-1.5cm。葉簇生;柄長5-15mm,生花序的短枝上的葉常無柄或近無柄;葉片近圓形或寬倒卵形,長1.5-5cm,寬4-4.5cm,先端鈍,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具疏刺齒,上面綠色,下面灰色,被白粉。總狀花序長達5cm,具花10-30朵,花梗長5-8mm,小苞片2,長1-1.5mm;萼片6,兩輪排列,外輪較小,不等大,內輪較大,長3-4mm;花瓣6,黃色,橢圓形,內輪花瓣先端淺裂,基部有1對腺體;雄蕊6,花葯瓣裂;子房1室,柱頭無柄。漿果紅色,長7-8mm,直徑5-6mm。種子2顆。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直穗小檗
生於海拔1700-2700m的高山灌叢中。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河南等地。
鮮黃小檗
生於海拔2500-3600m的山地灌叢中。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甘肅小檗
生於海拔1400-2800m的山坡灌叢中。分布於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相關論述
《青海常用中草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