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丘
黃丘
今稱土山,位於台兒莊古城西偏南40里之澗頭集鎮土山村西,北緯34°31'23.10",東經117°30'54.86",海拔74米,相對高度25米,呈圓錐體,底面直徑長約1里。
《嶧縣誌·地里志·陵墓》(康熙十二年、二十四年刻本)曰:“(黃丘)在黃丘山北。巍然一大冢,名曰黃丘,黃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採,置陵戶。嘉靖間始毀。”。
《山東通志·陵墓》(乾隆元年刻本)曰:“又《嶧縣誌》:黃丘亦曰黃帝陵,宋元間皆置陵戶,禁樵採,碑至眀嘉靖間尚存。”
《嶧縣誌·地理志·陵墓》(乾隆二十六年刻本)曰:“古黃帝陵在縣南黃邱山之北,巍然大冢。宋元時皆置陵戶,禁樵採。有碑,至明嘉靖初尚存。”。
《兗州府志·陵墓》(乾隆三十五年刻本):“(古黃邱)在黃邱山北。巍然一大冢,名曰黃邱,黃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採,置守陵戶。嘉靖間始毀。”。
《嶧縣誌·山川》(光緒三十年刻本)曰:“(嶧縣)又南六十三里曰黃邱山(亦名羊蹄山)。山廣袤十餘里,層巒重巘,迢迢南去,不見其尾,世所謂‘十八黃邱’也。其陰平岡,有冢數十,相傳為黃帝陵。”
《嶧縣誌·古蹟考》(光緒三十年刻本)復曰:“(黃丘)在黃丘山北,巍然一大冢,名曰‘黃丘’,黃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採,置守陵戶。嘉靖間始毀。”
宣統《山東通志》曰:“謹案《明一統志》誤謂黃帝葬此(黃邱山),以黃邱之名而附會也。”
據《嶧縣誌》記載,嶧縣黃帝陵在明嘉靖年間始毀。大約在此後便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故光緒本《山東通志》一方面存此說,另一方面又斷其為附會。今人著《台兒莊區志》,在摘錄《嶧縣誌·山川》(光緒三十年本)黃邱山詞條時,刪改為“山廣袤10餘里,俗稱18里黃邱,其陽平崗有冢數十”,不見了“相傳為黃帝陵”的字樣。同時,將“其陰平岡”改為“其陽平岡”,以符合在山南麓發現的“羊頭山古墓群”。至今,山北尚存的黃帝陵遺址僅被稱為“土山墓群”。石敬東撰《伯興妻殘碑》文(見《運河古城台兒莊》),竟把史書中的黃帝陵斷為官牧村大墓,把黃帝陵碑斷為伯興妻殘碑。惟文光撰《橋上古墓》文(見《運河古城台兒莊》),稱:“(橋上)墓區西南方有黃丘山,廣袤10餘里,層巒疊嶂,迤邐南去,遠不見尾,俗稱‘十八黃丘’。其陰處有大冢數十座,相傳為黃帝陵。宋、元時代,官府在此立碑明示,嚴禁山民在此采樵,並設定守陵戶看守陵墓”。其他《嶧城區志》、《微山湖志》也提到過黃邱山套有黃帝陵的傳說,但皆一語帶過。訪當地村民,亦無傳黃帝陵者。唯台兒莊區政協文史委主任徐臣稱,傳說黃帝為自己選擇墓地時,要求該地要有100個山頭,但他站在黃丘山上只數有黃邱山套的99個山頭,而把自己腳下的山頭漏掉了,故未葬於黃邱山套。2010年7月24日,筆者深入黃邱山套,探明黃帝陵並重新認定,《魯南晨刊》曾於9月4日予以專版報導。
依據華夏東方起源學說,華夏民族發源於以泰山為中心的海岱地區。持此觀點的學者藉助史料考證,大都認為汶泗流域即魯中南地區為三皇五帝活動的中心地區。位於台兒莊黃邱山套的黃丘是汶泗流域乃至整個海岱地區唯一見於古籍且可考的黃帝陵。經初步考察,面貌較為原始,年代不晚於周代。考慮到春秋以前的墓葬都是不樹不封,因此該處黃帝陵應是後人所建或附會(其他上古帝陵亦皆如此),但黃帝是否安葬於土山附近還需進一步考古探明。
黃丘山
今稱羊蹄山,位於台兒莊古城西偏南39里,北緯34°30'26.55",東經117°31'52.11",海拔138米。雍正三年(1725年),因避孔子諱而改名黃邱山。《嶧縣誌·山川》(光緒三十年本)云:“又南六十三里曰黃邱山(亦名羊蹄山)。山廣袤十餘里,層巒崇山獻,迢迢南去,不見其尾。世所謂十八黃邱也。其陰平岡,有大冢數十,相傳為黃帝陵……山之南為小獨山,轉西為小蠍子山,兩峰分峙,翼然如張蓋。其東北龍王泉出焉,北流會尤家窩之水為漷河,又北十餘里入於伊河(一云:羊蹄,別一山)。”今復以黃邱山套泛稱以黃邱山為中心的山區,共有大小山頭52座(僅限台兒莊區境內)。群山相銜圍出一塊長20里,寬4里的平行四邊形谷地。該谷地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高約80米,東北高約50米。
黃爐山
又稱黃龍山,今稱龍門山、龍脈山,位於台兒莊古城西偏南45里,地處蘇魯邊界,有東西兩峰,東峰位於北緯34°28'18.27",東經117°31'13.18",海拔238米;西峰位於北緯34°28'15.64",東經117°31'7.26",海拔238米。其上多銅,西麓為孔道,可行車馬。西北部有泉水2處,南部有泉水1處,並有大面積森林。《兗州府志·山水志》(萬曆二十四年本)云:“(黃爐山)在(嶧)縣西南七十里,其上多銅。《路史》:‘顓頊修黃帝之政,采葛嶧之銅鑄鼎,以藏天下神主’”,《兗州府志·山川》(康熙二十五年本)云:“(黃爐山)在(嶧)縣西南七十里,其上多銅。《路史》:‘顓頊修黃帝之政,采葛嶧之銅鑄鼎,以藏天下之神主。’是也”。似以此山為黃帝采銅處。據《史記》等書記載,漢武帝尊黃帝,好仙道。元鼎四年(公元前116年),汾陰巫錦因在造祠時發掘出一個銅鼎,方士公孫卿便投漢武帝所好,編造了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成後乘黃龍升天的仙話。漢武帝信以為真,便在靈寶縣荊山下修建了鼎湖宮。黃帝乘龍升天固不可信,但采銅鑄鼎未必為虛。采銅之地,當在嶧縣黃爐山,因其為黃邱山套群山之首(主峰),故名首山。鑄鼎之地,當在黃爐山北8里之荊山。
荊山
今稱京山,俗稱小山,位於台兒莊古城西偏南42里,北緯34°30'53.77",東經117°30'50.22",海拔73米,光緒三十年本《嶧縣誌》所附《運河圖》中標註為荊山。傳說黃帝鑄鼎於荊山下,當即此地。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釋“京”曰:“象宮觀嵯峨之形,在古素樸之世非王者所居莫屬。”荊山東北2里之土山當系黃帝陵,是為荊山黃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