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形成變遷,地貌特徵,海岸,土壤,植被,動物,氣候特徵,水文,資源,滷水,油氣,地熱,礦產,土地,交通,區域經濟,農業生產,石油開採,生態保護,土地沙化,旅遊開發,社會發展,建置,歷史文化,開發潛力,
位置境域
黃河三角洲的範圍,有關部門根據不同歷史階段黃河尾閭擺動對三角洲影響的規律,界定以利津城為頂點, 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支脈溝口的扇形地帶為古代千乘黃河三角洲,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 以墾利寧海為頂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支脈溝口的扇形地帶為近代黃河三角洲,面積約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方公里在東營市境內;以墾利漁窪為頂點,北起挑河口,南至宋春榮溝之間的扇形地帶為現代黃河三角洲,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一般所稱“黃河三角洲”,多指近代黃河三角洲。
形成變遷
西漢以前,黃河三角洲地域均在海水之中。海岸大致在今大山、明集、利津城、 史口、辛店、支脈溝口一線。利津城東南至史口之間有一自然海灣,南北寬約10公里, 東西長40公里,延伸至小營一帶。漯水自西流入海灣。利津城西、城南,東營區西南 部為古陸地, 漢代屬青州部千乘郡漯沃縣、 蓼城縣、琅槐縣領地。濟水在琅槐縣境 (今東營區六戶附近)入海。
自王莽新朝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 ,黃河來境內入海。至唐景福二年(893年), 黃河口西去移出境內。八百多年中,黃河在利津城以東的渤海灣邊淤積出大片陸地, 蓼城以南的海灣已淤平,海岸線向利津城東北、東、東南方向推進40~50餘里。《元 和郡縣誌》記載,海在渤海縣(舊濱縣城)東160里,蒲台縣(今濱州市南水庫)東140里。
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復來境內入海後,黃河三角洲繼續向渤海推進。據利津 水文站1949~1988年實測資料統計, 黃河輸至河口的泥沙年均10億噸左右,其中約2 4%沉積在大沽零米線(陸地) 以上,約40%沉積在零米線以下的濱海區,其餘被海流 輸往深海。在黃河尾閭流路不斷變遷的過程中,年均造陸3~4萬畝,海岸線持續向東 推進。1855~1985年間,尾閭河段實際行水96年,海岸線平均向前推進28.5公里,推 進速率為每年0.3公里。其中1947年前以寧海為頂點的三角洲,計算岸線長105公里, 實際行水57年,平均推進13.30公里,推進速率為每年0.23公里。1947~1985年, 以漁窪為頂點的小三角洲,計算岸線長80公里,實際行水39年,平均推進15.2公里, 推進速率每年0.39公里。清水溝流路在人工控制下河口擺動範圍小,淤積影響寬度僅 30公里左右,岸線推進速率為每年1.6公里。黃河三角洲仍在向渤海推進中。
地貌特徵
海岸
黃河三角洲平原海岸 海岸起自漳衛新河口,東經現黃河口,至支脈河口。
從漳衛新河口至套兒河河口灣東側之順江溝口,為古代黃河三角洲平原海岸的一部分。海岸曲折多彎,曲折率達3.8。主要是1128年(宋建炎二年)以前由黃河淤積形成,至今850多年間,很少受黃河尾閭擺盪影響,長期受潮汐、風浪的再改造作用,沿岸形成了寬廣平坦的潮灘和樹枝狀密布的潮水溝。潮灘由粘土質粉砂及粗粉砂組成。向海平均坡降小於1/10000。潮灘寬度自西向東變大,漳衛新河河口外寬約6公里,至套兒河河口灣內灘面寬達22公里,是渤海沿岸潮灘寬度最大的地方,潮水溝規模最大,分布密集。
在潮灘的平均高潮線上緣,分布著一列貝殼及貝殼砂組成的“島鏈”,西起漳衛新河口,東至小沙,長約37公里,由50多個不連續的新月形貝殼及貝殼砂島組成,向海略成弧狀突出。近代,該砂島鏈處於持續侵蝕破壞中。以漳衛新河河口外之大口河堡砂島為例,20世紀30年代尚為小漁村,今僅有臨時性漁鋪,無人定居,大潮時常受水淹。估算該砂島鏈每年約以5米的速率後退。此外,在潮灘上尚分布有許多殘留高地,為古黃河三角洲平原殘跡,年內大潮不能淹沒,民眾稱為“坨子”。
順江溝口-支脈河口海岸段,為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由河南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入海後形成的近代黃河三角洲海岸。在1976年黃河口故道(釣口河故道)以西,海岸多彎曲,呈河口大嘴與海灣相間排列形式。釣口河大嘴以東轉南,至支脈河口海岸輪廓相對比較平直。海岸潮灘以順江溝至釣口河間及支脈河口外發育好、寬度大,達6公里左右,潮水溝發育。其餘岸段潮灘寬度多小於6公里。灘面坡度介於1/10000~1.5/10000。 該海岸是近代黃河三角洲淤漲最快的海岸段。1855~1984年,全線共淤進18.47公里,平均淤進速率為0.16公里/年。其中,清水溝流路黃河口大嘴淤漲最快,可達2.64公里/年;挑河灣以西和宋春榮溝口以南,一般淤進速率為0.08公里/年。
土壤
濱海潮土、濱海鹽土亞區(Ⅳ1) 位於黃河河口,為近代黃河河口的扇形堆積平原,地勢低平,土壤因受近代黃河泛濫沉積影響多形成濱海潮土,其特點是在原來含鹽量很高的濱海鹽漬物質上,覆蓋了一層源自黃土高原的黃河沖積物,厚度約1~4米,土質比較肥沃,自然植被生長較好,曾有大片天然柳林與檉柳林。土壤墾殖後多種小麥、大豆、高粱。若土壤開墾不當或植被破壞,鹽分極易上升地表,濱海潮土則逐步退化,目前不少耕地已鹽化撩荒,形成了濱海鹽土。依鹽分含量不同,生長各類鹽生植被。
在濱海防潮堤內側灘地分布有濱海灘地鹽土,地表大都具有較厚的鹽結皮,通體鹽分含量大於1.5%,目前多為光板地,僅在地形較低處或沖蝕的淺溝內,可見黃須萊、檉柳、鹽蒿、馬絆草、二色補血草生長,生物累積微弱,有機質含量低於0.5%。目前除挖溝池,用於養蝦或鹽業外,尚生有小面積蘆葦可用於副業生產。
植被
該小區近海地區土壤含鹽量較高,以濱海潮鹽土為主,林木分布受到土壤、地形限制,以致植物種類貧乏,植被類型單純,頂極群落主要為鹽化草甸和一年生鹽生植物群落。
當含鹽量在1.5%以上時為光板地,其他部分為鹽荒地,分布著以鹽生草本植物為建群種的鹽化草甸和一年生鹽生植物群落,部分地段有檉柳灌叢和羅布麻灌叢。鹽生草甸常隨土壤含鹽量不同,在群落植物種類組成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以翅鹼蓬(黃須菜)為主的鹽生草甸分布在鹽分較重的地段,含鹽量1.5%的鹽土中仍能生長。而含鹽量在1%左右的土壤中分布著以獐茅(馬絆草)為主的鹽生草甸。此外,還可見到羊草、鹼蓬、茵陳蒿等。在水分充足含鹽量高處,鹽角草常占優勢,水分良好含鹽量低處則分布著以白茅、羅布麻、蘆葦為主的群落。 離海較遠、土壤含鹽量稍低處,大部分已墾為農田。村落附近散生灌木中旱柳占90%,其他耐鹽樹種還有刺槐、榆、臭椿、加拿大楊、側柏等。在地下水位較高的鹽土上,樹木出現不同程度的“枯梢現象”。黃河三角洲局部有天然生長的旱柳林。檉柳呈灌木狀分布於濱海濕地,形成天然海防林帶。
該小區農田因土壤含鹽量較高,耕作粗放,產量不高。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高粱、棉花等。果樹以棗為常見。野生纖維植物資源有羅布麻。
動物
該區東南界魯中南山地丘陵動物地理區,東接魯東丘陵動物地理區,西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為鄰。該區內哺乳動物仍以中、小獸類為主。食蟲目4種,區內普遍可見。翼手類在此區的種類較魯東和魯中南山地為少,分布亦不廣泛,如小菊頭蝠、水鼠耳蝠、沼鼠耳蝠等在此區均未見到。區內小型嚙齒類中黑線倉鼠、大倉鼠、小家鼠和褐家鼠等為害嚴重;黃鼠穴居在質地疏鬆的沖積土壤中,此區為山東境內唯一有黃鼠分布的地區;鼢鼠亦以平原地區為多見。野兔在魯北鹽荒地、黃河三角洲荒野有集中的分布。肉食獸類在此平原區分布種類較少。 由於區境位於黃河下游,廣大的黃河三角洲沖積平原及沿黃兩岸地勢低洼,多濕地和沼地,因而鳥類十分豐富。本區珍貴保護鳥類普通種有長耳 ,稀有種有燕隼、小天鵝等31種。區內共有鳥類283種。在沿海低洼地區及魯北鹽荒地,鷺、鷸、沙錐等涉禽或沼地鳥特別多見。銀喉長尾山雀、小星頭啄木鳥僅限於此區繁殖。 爬行動物主要有耐乾旱的麗斑麻蜥、無蹼壁虎等,紅點錦蛇、黃脊游蛇等在此區亦有分布。由於此區鹽鹼嚴重,故兩棲、爬行類種類數量較少。 兩棲動物在此區僅有華北地區習見種,在《魯北經濟動物志》中雖有關於無斑雨蛙的記錄,但著者等在多年工作中從未曾在野外發現過生活的無斑雨蛙種群。 該區動物的分布有明顯的區域性,可根據生境及動物分布特點劃分成兩個類型,即西部和南部平原農耕地帶生態動物群、北部黃河三角洲及沿海灘涂地帶生態動物群。
氣候特徵
黃河三角洲地處
中緯度,位於
暖溫帶,背陸面海,受
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共同影響,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基本氣候特徵為:冬寒夏熱,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早春冷暖無常,常有倒春寒出現,晚春回暖迅速,常發生春旱;夏季,炎熱多雨,溫度高濕度大,有時受
颱風侵襲;秋季,氣溫下降,雨水驟減,天高氣爽;冬季,天氣乾冷,寒風頻吹,雨雪稀少,主要風向為北風和西北風。
黃河三角洲四季溫差明顯,年平均氣溫11.7-12.6℃,極端最高氣溫41.9℃,極端最低氣溫-23.3℃;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90-2830小時;無霜期211天;年均降水量530-630mm, 70%分布在夏季;平均蒸散量為750-2400mm。
水文
黃河三角洲地帶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略有起伏,海拔1~2米,多見崗地、坡地、窪地及河灘高地等微地貌景觀,是旱、澇、鹼多災害地區。區內水系發育,為馬頰河、徒駭河、黃河、小清河、彌河、白浪河、濰河等河流下游入海處。除黃河常年側滲補給地下水外,其餘河流僅汛期補給地下水。黃河多次改道,形成了以利津為頂點的巨大扇形區。岩性為以海積及沖積為主的粘性土夾薄層砂,除沿黃故道主流帶分布厚度不大的淺層淡水透鏡體外,均無淡水。該區深1000米內,地下水礦化度皆大於3克/升。
三角洲西部,以河湖相、海相地層為主,部分有沖積層。上部普遍分布有礦化度大於2克/升的鹹水,下部有深層淡水。深層淡水頂界面200~500米,局部50~200米,由西南向東北漸深。含水層以粉細砂、細砂為主,部分為中細砂,顆粒自西南向東北漸細,層厚20~40米,一般弱至中等富水,地下水承壓自流。黃河三角洲地形較平坦,大氣降水為主要補給來源。地處黃河、徒駭河等河流下游入海處,河流經常改道、泛濫,地下水位抬高,地下水徑流滯緩,蒸發為其主要排泄方式。
黃河三角洲地帶,地表沉積物顆粒細小,地下水水平運動條件極差,南部沖積層地下水對該區地下水的補給微弱,垂直蒸發作用又強烈,海水影響明顯,所以地下水基本處於逐漸濃縮狀態,形成與海水水化學特徵基本相似的氯化鈉型水為主的高礦化水,礦化度高達50克/升左右。在垂直方向上,地下水水化學也有一定的變化規律。
黃河口的黃河三角洲是一巨大的扇形堆積體,在地質構造上為一向東傾斜的東西向凸起,黃河的年平均輸沙量為10.8億噸,其中的1/5在口門附近落淤,形成河口沙嘴和由粗粉沙組成的三角洲。在黃河入海處,河口沙嘴向海推進的速率為每年2~3公里,黃河三角洲的水下前緣坡折可延伸至水深15米左右。黃河入海的泥沙向3個方面擴散:大部分隨余流轉入萊州灣;一部分隨河口射水沖入渤海深水區;少部分隨弱余流進入渤海灣。
徒駭河,由西南向東北流入山東省境,經山東的莘縣、南樂(河南省)、陽穀、聊城、茌平、高唐、禹城、齊河、臨邑、濟陽、商河、惠民、濱縣和霑化等14個縣市,於霑化區套兒河口注入渤海。河長436公里,流域面積13902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流域面積602平方公里,河北省4平方公里,
山東省1329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0.11/1000。由於流域內地勢向東北傾斜,支流多由右岸注入。該河河口是黃河三角洲的北界
黃河東營段,上起濱州界,自西南向東北橫貫東營市全境,在墾利縣東北部注入渤海, 境內河長138千米,屬近口段和入海口,在全河治理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黃河東營段上界起自濱州、東營交界處,左岸為利津縣北宋鎮董王莊西南縣界,右岸為東營區龍居鎮老於村西區界。河道由西南向東北貫穿東營市全境,流經利津縣、東營區, 在墾利縣東北部注入渤海。境內河長138千米,
潮河,位於黃河故道與徒駭河之間。為解決該流域排澇受徒駭河洪水頂托,1965年人工開挖而成的獨流入海排澇河道,因其下游匯入窪拉溝等濱海潮溝而得名。 幹流起自濱州市雙西村的西沙河,東北經霑化縣,入東營市河口區,流經河口區太平鄉、新戶鄉,至窪拉溝入海。河道全長73.5千米,境內河長24千米,其中20千米為東營市河口區與濱州市霑化縣的界河。 流域面積1408平方千米, 境內流域面積427.7平方千米。排澇標準按魯北1964年雨型設計,河道最大排澇流量為188.0立方米每秒。市境內支流有褚官河、太平河。
神仙溝,為自然形成的入海河道。1934年8月,黃河於涯東村附近決口,水流東北,先由老神仙溝入海, 再形成神仙溝、甜水溝、宋春榮溝3股入海。60年代末期,勝利油田在孤島地區開發建設,利用原河道陸續開挖、疏浚,形成現河道。主要承擔孤島鎮、仙河鎮、濟軍生產基地及濱海區4000口油井、1600口注水井的排水任務。 神仙溝原河道長38千米。自1996年上游18千米建成帶狀型水庫後,原神仙溝支流紅旗溝加上原神仙溝下游20千米統稱為神仙溝, 全長30.0千米,流域面積350平方千米,其支流有2條,新衛東河和樁呈公路邊溝,神仙溝排水流量為22~102立方米每秒。
支脈河(淄脈河),原名支脈溝。源於淄博市高青縣西部花溝鄉莊家村,向東流經高青、博興、廣饒3縣及東營區, 在廣饒縣東北部注入渤海, 幹流河道長135千米, 總流域面積3382平方千米。該河河口是黃河三角洲的南界。
資源
滷水
黃河三角洲地下滷水分布於唐頭營、城寨屋子以東,趙家屋子以南,東義和、支脈溝以西,呈一西、北、東三面封閉,南與萊州灣沿岸地下滷水相連線的紡錘狀滷水分布區。黃河三角洲兩翼地下滷水分布區,東至徒駭河東岸,西至沙溝子東,南界時家台子、馬山子,北界可能延伸至海區內。地下滷水分布總面積約1794平方公里。據2017年統計數據,東營全市地下滷水資源量58.43億立方米,油頁岩資源量1544.6億噸,礦泉水可采資源量365萬立方米/年,磚瓦黏土資源量28.44萬立方米。
油氣
黃河三角洲地下是個古老的盆地,地質上稱為濟陽坳陷。過去外國人斷言“華北無油”,而勝利油田20多年來開發的事實證明,那裡不僅有油氣儲藏,而且儲量相當豐富。在渤海灣地區進行地震勘探和鑽井勘探,已經發現了樁西、五號樁、墾東和青東4個含油地區,主要分布於車鎮、霑化、埕北、樁東和青東等5個凹陷的700多平方公里範圍內。
勝利油田地處黃河三角洲地帶,跨越濟陽、昌濰兩坳陷區,總勘探面積達3.45萬餘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東營、德州、惠民、淄博、濰坊等5個地、市所屬的20多個縣、區境內。截止1988年底,發現油(氣)田57個,即東辛、邵家、勝坨、現河、臨盤、郝家、純化、永安、濱南、寧海、金家、新立村、牛莊、廣利、平方王、尚店、羊角溝、墾利、孤島、單家寺、八面河、埕東、商河、梁家樓、草橋、渤南、義東、大王莊、墾西、玉皇廟、羅家、博興、陳家莊、太平、王家崗、史南、五號樁、新灘、孤南、義北、喬莊、義和莊、平南、利津、高青、樁西、長堤、套爾河、林樊家、王莊、鄭家、大王北、孤東、紅柳、河灘、老河口、埕島等油氣田。
東營市是勝利油田主產區,至2017年底,勝利油田已找到不同類型油氣田81個,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4.84億噸;投入開發油氣田74個,累計生產原油11.76億噸。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459萬噸、控制石油地質儲量6641萬噸、預測石油地質儲量8040萬噸。
地熱
山東海岸帶地下熱水資源也較豐富,有多處溫泉。其中膠東半島即有7 處:牟平1處(龍泉湯),威海市內兩處(溫泉湯、南海濱溫泉),文登縣兩處(大英湯、北湯),乳山縣1處(小湯)。地下熱水鑽孔一般深50~80米,個別孔深達400米,而黃河三角洲地區地下熱水覆蓋很厚,一般熱水孔深在1000~3000米。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以東營城區為中心的東營潛凹區和以河口—孤島—仙河為中心的車鎮潛凹區以及墾利、廣饒、利津部分地區,據2017年統計數據,分布面積約5655平方千米,查明地下熱水資源量3447億立方米,是全省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礦產
岩鹽主要分布在東營凹陷地帶,估算資源量1096.79億噸。
煤的發育面積約63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於河口區西部,估算資源量61.8億噸。
土地
現代黃河三角洲:位於黃河入海口附近,以墾利縣西部的寧海為三角洲的內緣頂點,西北至套爾河口,東南至淄脈溝前緣,占全省土地面積3.3%。土壤質地以輕壤土居多,新淤地比較肥沃,但由於淡質土層之下為老鹽土和高礦化度的潛水,故開墾利用不當時土壤容易鹽漬化。
交通
S7201東營港疏港高速公路,
G2516東呂高速公路,
G18榮烏高速公路,
東營勝利機場
區域經濟
2017年,東營市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99.7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3億元,其中,農業增加值85236萬元,同比增長3.6%;林業增加值3010萬元,同比增長3.5%;牧業增加值52888萬元,同比增長4.0%;漁業增加值34586萬元,同比增長1.4%;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7019萬元,同比增長20.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4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003.1億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5.1億元,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3.8億元,全年實現預算內財政收入285581萬元,全年共有46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2家。據抽樣調查,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5394元,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634元,
農業生產
黃河三角洲農牧漁區
一、區域及環境條件 位於魯北農牧區之東,黃河入海口及其兩翼,包括東營市小清河以北的部分和惠民地區的無棣、霑化兩縣。土地面積1.01萬平方公里,占全省6.5%;耕地率僅32.1%,在全省最低;但農村人口稀少,僅有農民138.3萬人,人均占有耕地3.5畝,居全省之首;牧草地和鹽荒地屬全省最多。共有草地21.4萬畝,鹽荒地550萬畝。有495公里長的海岸線。
土壤類型為潮土、鹽土、新積土三個土類。潮土中以鹽化潮土亞類為主,占全區土壤面積的31%; 鹽土占土壤面積的35.1%,這兩項鹽漬化土壤合計占66.1%。新積土類中的沖積土亞類(黃河入海口沉積物)是無鹽化的淡質土壤,但被它覆蓋的下層土壤都為老鹽土。土壤耕作熟化程度低,施肥少,除了成土母質富含速效鉀外,有機質、全氮、 速效磷含量均居全省最低水平。 氣候屬半乾燥,3月~11月平均乾燥度1.5~1.8, 春旱嚴重,夏季降水集中,且受自上游過境入海的洪水影響及海水頂托,易受內澇。 積溫稍高於膠東而低於其它區域。潛水礦化度高,自西向東由10克/升左右增至30克/升左右, 威脅上層土壤,且無法用於灌溉;深層淡質地下水有限,因而灌溉全靠引黃,但地處最下游,用水保證率不高。森林覆蓋率僅2.7%,在全省最低,植樹成活及生長困難。
該區地廣人稀。光照充足,熱量稍低,水資源不足,潛水和土壤含鹽多,即使非鹽化土壤,開墾不當也很快鹽化撂荒。適宜發展牧業;部分地方實施科學的耕作灌排措施, 可以發展棉花、水稻等作物。黃河入海口泥沙年年淤積延伸,向海推進0.3公里~0.5公里,是該區的開發潛力所在。
二、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 1990年糧食總產只占全省2.6%, 畝產比全省平均低44.1%。但由於地寬,農民人均占有糧食仍達519公斤, 不但高於魯西南,而且比全省平均數還高13公斤。棉花總產占全省5.1%。肉類總產占全省2%,尚有很大潛力。海產品總產占全省5.3%。 1990年農村社會總產值23.96億元,占全省1.3%。其中農業各業產值僅13.68億元,但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率卻高達57%,第二、第三產業滯後。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20元,為全省最低。
石油開採
1963年1月25日,華北地區石油勘探會戰全面展開,山東的石油資源得到了較大的開發,在東營、惠民、德州和濰坊等四個地區的10多個縣內,發現了大面積的油區,集中位於山東東北部的黃河三角洲地帶,該油田命名為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為全國第二大油田,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分布於東營、惠民、德州、濰坊和淄博5市地境內。從1956年開始進行找油勘探,1961年4月於墾利縣東營一帶打出日產8.1噸工業油流的第一口油井。1961年10月,華東石油勘探局由江蘇調來山東,並將原在山東的華北石油勘探處併入該局,對已見油的東營凹陷進行重點勘探。1962年9月,於東營勝利村一帶打出營2井。1963年12月,又在勝利村坨莊構造上打出坨7井。1964年1月,經中共中央批准,以東營為重點進行開發。經過3年奮戰,找到和探明了39個油田,並開始興建年加工能力為250萬噸的勝利煉油廠(此廠後交齊魯石化公司),鋪設了山東省內第一條輸油管道,為石油進一步開發打下了基礎。
經30年開發,截至1990年底,先後找到油氣田62個,打各種井19074口,總進尺4100萬米。共投入開發50個油田,新投產油井9398口,原油生產能力3337萬噸,實產原油3350.62萬噸。投產油井198口,建成天然氣配套生產能力3.01億立方米,累計生產天然氣220.1億立方米(包括油井伴生氣)。國家累計投資36.9億元,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480.4億元(現價),累計上繳利稅190.5億元,是投資的5.2倍。
生態保護
東營市成立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1988年,開始醞釀建設自然保護區。1990年12月21日,東營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黃河三角洲市級自然保護區”。1991年11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黃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 。1992年10月,國務院以國函[1992]166號文批准成立“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河入海口兩側新淤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37°40′~38°10′,東經118°41′~119°16′,總面積為15.3萬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9萬公頃, 緩衝面積1.1萬公頃,實驗區面積6.3萬公頃。該保護區地理位置優越,生態類型獨特,是中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越冬棲息和繁殖地”,是全國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範圍內河口濕地生態系統中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範例。
區內分布各種野生動物達1524種, 其中,海洋性水生動物418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江豚、寬喙海豚、斑海豹、小鬚鯨、偽虎鯨5種;淡水魚類108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達氏鱘、白鱘、松江鱸3種;鳥類達26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丹頂鶴、白頭鶴、 白鸛、金雕、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等7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灰鶴、大天鵝、鴛鴦等33種。黑嘴鷗這種世界上存量極少的稀有鳥類,自然保護區內有較多分布,並在這裡做巢、產卵、繁衍生息。
區內植物393種, 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廣泛,天然葦盪32772公頃, 天然草場18143公頃,天然實生樹林675公頃,天然檉柳灌木林8126公頃,人工刺槐林5603公頃。 自然保護區內,居民少而且居住分散,土地污染輕,原始景觀保存完好,權屬國有。由於採取了嚴格的保護措施,生態系統處於良性循環狀態,按自然規律演替。
土地沙化
土地沙化主要是由毀林、毀草等人為因素造成的。據有關資料表明,黃河三角洲從1949年到“一五”期末,有林地面積8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0.93%,生態環境優美,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但從50年代開始,由於對黃河三角洲進行大面積的墾荒和過度放牧,植被遭破壞,林地面積由原來的83萬畝減少到15.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93%下降到1.5%。植被的破壞,使地面失去了必要的庇護,生態環境惡化,導致耕地沙化鹼化。1959年國家在東營境內建立的軍馬場,原有23萬畝地,到1995年,可耕種的已不足5萬畝。東營市撂荒土地連同風沙、鹽鹼等不毛之地總計458.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9.78%。
旅遊開發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紅灘濕地濱海公園,
東營海紅港旅遊區,
黃河口海水浴場,
勝利龍悅天鵝湖風景區,
社會發展
建置
【位置面積】 東營市位於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東營市境流入渤海。境域小清河以南廣饒縣境成陸較早,五千多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西部利津縣地大約成陸於春秋戰國時期;北部、東部系近代黃河泥沙造陸所成,僅有近百年歷史。東營市地理位置為北緯36°55′~38°10′,東經118°07′~119°10′。東、北臨渤海,西與濱州市毗鄰,南與淄博市、濰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縱距12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74公里,土地總面積8243平方公里。
【建置】 東營市建市前的歷史主要沿廣饒、利津、墾利3縣歷史追溯。位於市域南部的廣饒縣歷史悠久,於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縣;位於市境西部的利津縣金明昌三年(1193年)1月以永利鎮升置利津縣;墾利縣境大部系黃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墾區抗日民主政權的基礎上建立墾利縣。至建市前,三縣的建置、隸屬迭次變更。
1961年4月,華北石油勘探處在原廣饒縣辛店公社東營村附近打成境內第一口勘探井——華八井,獲日產8.1噸工業油流。從此,拉開華北石油會戰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東營構造上打的營2井獲日產555噸油流,為當時全國日產量最高的油井。為紀念打出這一高產油井之日,勝利油田始稱“九二三廠”。隨著石油勘探開發會戰的深入發展,東營村一帶逐步形成由油田會戰指揮部和一些二級單位機關及後勤單位組成的礦區城鎮,人稱“基地”。1965年3月,為支援石油會戰,經中共山東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在此設立縣級工作機構——中共惠民地區東營工作委員會和東營辦事處,但無行政轄區,只組建和統轄一批為礦區服務的商業、金融、郵電等機構。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廠更名為“勝利油田”。為適應勝利油田發展和開發建設黃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東省政府向國務院請示成立省轄地級市——東營市;同年11月10日,國務院以〔82〕國函字249號檔案批覆省政府請示,劃原惠民地區的墾利、利津2縣,廣饒縣的4個公社,霑化縣的4個公社,博興縣的1個公社和3個大隊,成立省轄地級東營市。1983年8月30日,國務院以〔83〕國函字175號檔案批覆山東省政府請示,把廣饒縣劃歸東營市。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成立慶祝大會召開,東營市正式掛牌成立。
【區劃】 建市初,全市劃為東營、牛莊、河口3個區,廣饒、利津、墾利3個縣,3個鎮、55個人民公社,1780個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改鄉、撤隊改村。1987年6月,牛莊區與東營區合併為東營區。此後多次進行鄉鎮規模調整,撤、並一些鄉鎮。據市民政局2016年12月底統計,全市有5個縣區;26個鄉鎮(24個鎮、2個鄉),14個街道辦事處;186個居民委員會,1781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東營區有6街道4鎮(文匯街道、黃河路街道、東城街道、辛店街道、勝利街道、勝園街道,牛莊鎮、六戶鎮、史口鎮、龍居鎮),有村民委員會201個,居民委員會124個;河口區有2街道4鎮(河口街道、六合街道,義和鎮、仙河鎮、孤島鎮、新戶鎮),有居民委員會10個,村民委員會178個;廣饒縣有2街道7鎮(廣饒街道、樂安街道,大王鎮、稻莊鎮、丁莊鎮、李鵲鎮、大碼頭鎮、花官鎮、陳官鎮),有居民委員會20個,村民委員會557個;墾利區有2街道5鎮(墾利街道、興隆街道,勝坨鎮、郝家鎮、永安鎮、黃河口鎮、董集鎮),有居民委員會14個,村民委員會333個;利津縣有2街道4鎮2鄉(利津街道、鳳凰城街道,北宋鎮、鹽窩鎮、陳莊鎮、汀羅鎮,明集鄉、刁口鄉),有居民委員會5個,村民委員會512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有居民委員會13個。
霑化縣,
歷史文化
開發潛力
黃河三角洲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塊有待於開發的寶地。建國以後,農林牧漁業有了較大發展,在三角洲上相繼建立了一些
農場、林場和軍馬場,特別是從六十年代開始,陸續開發了勝利、
孤島、河口等
油田,成為我國第二大油田。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黃河三角洲地區設立
東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