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三德
- 出生地:廣東省台山縣四九鎮圾潭鄉
- 出生日期:1863年
- 逝世日期:1946年
基本信息,重大經歷,加入洪門致公堂,結識孫中山,解救孫中山,支持孫中山革命,參與鎮南關起義,加入同盟會,接受孫中山表彰,與孫中山產生間隙,決裂孫中山,晚年生活,
基本信息
黃三德,宇傳鎰,廣東省台山縣四九鎮圾潭鄉東頭村人,清朝同治二年(1863)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黃世尚,是個一生從未離開過鄉土的誠實農民;母親葉春蘭,是位賢淑的家庭婦女。
小時候的黃三德,活潑可愛,天資聰穎。但因家境貧寒.年紀很小就跟父親下地幹活。他閒時跟父母學宇,每遇不懂的問題,非問明白不可。父親被其好學精神所感動,用僅有的幾個血汗錢,送他到私塾就讀。他專心好學,老師傳授的知識,都能牢記在心,還練就一手好的毛筆宇,當時村裡的人都稱他是神童。可惜,唯讀了三年,就因無錢交學費而不得不中途輟學,跟父親管耕家中僅有的“五斗”田。
黃三德個性好動好學,每當農事之餘,便跟村裡的農民兄弟在一起練習武術,演唱本土民歌(如禾樓歌、木魚、賣雞調)。清光緒四年(1878),黃三德15歲,為了改變經濟困境,他與幾個同輩商量,決定出國闖“金山”(即美國)。但苦於無“水腳”(路費),便向親戚借幾十塊錢;行前,適逢雙夏農忙,他為父親耙了雨斗田才動身。
黃三德與幾個夥伴經過幾十天的顛簸,終於到達美國舊金山。初到異國,人生地疏,生活艱難,他什麼粗活重活都乾,當過礦山工人、洗衣工人、酒吧服務員等。在這期間,他常因年幼力弱而受人欺侮。為了自衛,黃三德決心利用工余時間學習武術。他拜當地一位頗有名氣的華人武師為師,虛心求教,刻苦磨礪,經過幾個寒暑,終於練就一身好武藝,成為當地華人中一位年青的武林高手。
重大經歷
加入洪門致公堂
光緒九年(1883),美國國內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人民不滿情緒日高,美國政府當局為了轉移國內人民的鬥爭視線,故意挑起民族矛盾,把經濟危機的原因歸咎於中國僑氏,胡說“中國人奪了美國人的飯碗”,掀起一股反華排華浪潮,公開虐待和迫害華工。黃三德耳聞目睹那些在資本家壓迫下的華人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義憤填膺。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平時的一些積蓄扶弱濟貧,另方面爭取和團結華僑,伺機而動,為僑民抗爭。由於他武藝超群,見義勇為,在華僑中漸有聲望,受到華僑的敬重和擁戴。光緒九年(1883)12月,黃三德加人了美洲華僑中最大的組織一一洪門致公堂。1897年,34歲的黃三德,中於他。為僑民盡力,為洪門盡力,被推舉為舊金山致公堂盟長、兼亞利桑那州帕裒斯凱特(華僑稱作巴士傑)埠公堂盟長,稍後又選任為舊金山致公堂總理。”這樣,美洲洪門致公堂的權力便集中在黃三德的身上。他為人厚道,與下屬和衷共濟,在僑胞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隨時可以一呼百應,僑胞都愛稱他為“洪門大佬”。
結識孫中山
黃三德掌握洪門致公堂的大權後,更加熱心為僑胞爭取權益,只要涉及僑胞權益的事,無論大事小事,他都加以重視,或親自解決,或面授機宜,托人辦理。他還通過開台演戲、招收壯丁等形式,擴大洪門勢力,又通過多方交際應酬,藉此結識各方華僑領袖和政府官員,這當中,就有一位是孫中山的哥哥孫眉。]
光緒二十九年(1903),孫中山赴檀香山,通過孫眉的引線,黃三德去檀香山與孫中山相見。他以主人的身份,熱情接待了孫中山;他們一見如故,無所不談,從海外華僑的生活到國內戊戌政變,從康有為、梁啓超的外逃到清廷的腐敗無能……。當孫中山談到“八國聯軍破京師,創巨病深,實乃中華民族恥屏”時,黃三德十分氣憤,當即拍案道:。要改革朝廷內政,非實行武力革命不足以救國.,孫中山對此十分賞識。通過交談,孫中山還了解到海外華僑是怎樣看待祖國前途命運的。會談後不久,孫中山為了便於在美洲。聯絡多數同志,毅然加人檀島致公堂。,並被推舉為“洪棍”(元帥之意)。
解救孫中山
光緒三十年(1904)4月2日、孫中山赴美,由檀香山乘船隻達舊金山。登岸後,因保皇會黨徒和清廷駐舊金山領事何枯的告密、詆毀,被美國海關當局以“中國亂黨”的罪名拘禁起來,關進木屋(美國移民局向太平洋郵船公司租賃的雨層木樓貨棧,作為羈留新客的後審所),不訐與外界任何人見面,準備用原船將孫中山載往檀香山,再遣返回國。
黃三德得知孫中山被困的訊息,當即“傾全力以赴救孫”,認為“救孫即救國行動”。馬上與洪門叔父商量聘請律師救孫,無奈所請的幾個律師都因此案難辦而一一推卻。黃三德心急如焚,立誓無論花多少錢,甚至冒生命危險也要救出孫中山。他東奔西跑,到處找關係營救孫中山,最後,他以自己的名義拿出500美元作保證金,把孫中山保釋出來,又花5000美元聘請當時檀香山著名律師和利為孫中山打官司。最後打到華盛頓最高法院,經過歷時17天的審判,終於獲得勝訴,孫中山安然脫險,順利人境,保皇黨徒的陰謀破產了。這次經歷,使孫中山。與美洲致公堂的關係更加密切。”孫中山獲釋那天,黃三德專門組織了致公堂全體職員到碼頭列隊迎接,以擴大影響。
支持孫中山革命
孫中山到舊金山後,黃三德即安排他在當時舊金山最高級的。英國旅館.住宿,所有費用全部由黃三德簽名,致公堂支付。孫中山被安頓好後,便向黃三德表明此次來美的目的,是要游埠發動華僑捐資支持革命運動。由於清廷駐美公使造謠、誹謗和脅迫孫中山,所以游埠發動,危險性很大,黃三德卻置自己安全於度外,表示全力支持孫中山。他對游埠整個行程作了全面的周密的安排,通知各埠的洪門人士注意做好保衛,並親自陪同孫中山到全美各埠發表演說。第一次行程先到緬度、尾利允、柯花、高老砂,再回舊金山休息兩天;第二次行程,從4月26日往斐士那起,至10月28日到波士頓止,途經30多個大中城市,歷時半年有餘。每到一處,必介紹孫中山與各埠的華僑領袖相識,以擴大革命影響,建立孫中山的威信。其中.美洲另一華僑組織安良堂的僑領司徒美堂,就是在黃三德的介紹下認識孫中山的,從此,司徒美堂也成為忠實追隨孫中山的華僑領袖之一。
在黃三德精心安排下,孫中山這次游埠活動進行順利,他每到一城市,都集會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而黃三德亦必開台拜會。黃三德與伍盤照(美洲第一份華人報紙《中西日報》總理,台山人)還利用《中西日報》、《大同日報》免費為孫中山印刷鄒容所著的進步書籍《革命軍》11OOO冊,分寄美洲及南洋各地華僑,以擴大革命影響,使“華僑得有力宣傳品之啟導,不及半裁,知識為之大進,此書之力為多焉。”
黃三德為了支持孫中山在美洲更有效地宣傳革命主張,跟保皇派展開鬥爭,果斷地接受了孫中山關於改組致公堂機關報《大同日報》的意見,撤換了長期控制造家報紙的主筆、保皇會黨徒歐渠甲,推舉同盟會革命黨人劉成禹出任《大同日報》主筆。接著,黃三德又與孫中山對致公堂的章程進行重新修訂,明確提出致公堂的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劃清了致公堂與保皇會的界限,“從而把一個帶有封建色彩的會堂組織,改造成為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的團體”。
參與鎮南關起義
1907年,孫中山準備在鎮南關起義,發函要求黃三德籌款支持。黃三德接函後,即與各埠致公堂聯繫,把籌得的美金7000多元寄給孫中山,作為鎮南關起義的經費。同年12月,孫中山又赴美國巴梳埠約見黃三德,說明此次來美亦為籌款。因時間倉促,兩人沒有具體研究好籌款計畫和行程安排,孫中山便從啡匿起程,經羅省、軒怫,到舊金山進行籌欺發動工作。活動了幾天,只籌得美金2000多元。回到旅店後,孫中山對黃三德說:。華僑雖積極捐資,可集腋成裘,但日下要籌得一筆巨款,方能解決問題。”黃三德聽取了司徒美堂的提議後,毅然決定抵押和變賣致公堂樓宇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於是,即致函加拿大洪門人士,把溫哥華、維多利亞、多倫多等埠的分堂樓宇變賣或按押,終於籌得巨款數十萬美金,供孫中山作革命活動經費。
宣統三年(1911)3月下旬,孫中山在加拿大電函黃三德到芝加哥相見。黃三德於3月29日抵埠後,與孫中山談了一個下午,談話問,孫中山接到黃興在香港的來電,說廣州起義失敗,很多革命同志逃往香港,急需款項10萬港幣解決其生活費用。孫中山一時束手無策,黃三德見狀,馬上返舊金山,召開致公堂各叔父(致公堂領導班子俗稱)會議,慷慨陳詞:。今事機急迫,廣州起義失敗逃亡各同志,無款不能行動,宜即第十萬港元匯香港接濟之,方算盡革命之責,蓋人家為國出命,我們在海外應該出錢。”經過黃三德的發動,很快就籌足款項,解決了燃眉之急。
加入同盟會
經過幾次籌款後,黃三德與同盟會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為了協力籌款救國,他與同盟會財務李公俠(又名是男,台山人)商量,實行致公堂、美國同盟會兩大組織聯合,雙方達成協定後,分別在《少年中國晨報》、《大同日報》刊登布告,實行大聯合。
宣統三年(1911)6月10日,孫中山發動成立美洲洪門籌餉局(又稱中華革命軍籌餉局,對外則稱國民救濟局),手擬《洪門籌餉局緣起》、《革命軍餉約章》兩個檔案,力陳籌餉支持革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強調“今時機已至,風雲亦急,失此不圖,則瓜分之禍立見”。號召華僑“踴躍捐資,以助成革命大業”。⑩規定凡捐助軍餉5美元以上者,加倍發給中華民國金幣券,捐款1美元以上者,可獲“優先國民”的榮譽;捐款1000美元以上者,革命成功後在國內享有“經營一切實業優先”權利。孫中山指定由黃三德、李公俠兩人負責具體籌辦工作。經一番策劃後,1911年6月15日,洪門籌餉局正式成立、選舉朱三進為主席,羅怡為副主席,黃任賢、黃杰亭、劉菊可為中文書記,唐瓊昌、黃伯耀為英文書記,李公俠為司庫,黃三德與李公俠為總監督。另選選派一批擅長演說的人當各埠發動的演說員。籌餉局設在舊金山致公堂二樓。成立那天,孫中山親自到會祝賀,讚揚“華僑為革命之母”。會後,他特地走到黃三德跟前,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盛讚他能幹。還說:“待革命成功之後、我在南京建一洋樓、西湖建一洋樓,廣州建一洋樓,請你隨處安樂,以娛晚年。”黃三德則笑著說:“本人志不在此。”
洪門籌餉局成立後,華僑捐資踴躍,溫哥華埠致公堂率先捐資一萬元港幣。華僑踵趾相接、僅六個月時間,就籌得美金14.4萬元,其中經黃三德發動籌得的款項就達港幣10萬多元。武昌起義後,黃三德等人又立即代籌旅費,讓孫中山內紐約啟程,取道歐洲回國。孫中山抵上海後、黃三德與唐瓊昌等洪門人士商量:“現在南京準備選舉臨時大總統,我等海外華僑要做孫文的堅強後盾,大張旗鼓地宣傳孫文之偉績。”於是,連日籌劃發電報,用美洲各埠洪門致公堂名義、各華僑團體名義,一日內發數十封電報回南京,請代表支持孫中山,以致“電報之費逾千”函。
接受孫中山表彰
為表彰黃三德對革命作出的貢獻,1912年3月1日,孫中山將卸任臨時大總統之職時,發給黃氏旌義狀:“黃三德君於中華民國開國之始,懋著勞績,歷久不渝,應發給最優等旌義狀,奕代後民,水多厥義。此旌。”
黃三德不但是孫中山的支持者、諍友,同時也是當時國內其他封建勢力、軍政要人所爭取的對象。那些人為了爭取黃三德,互相攻擊,挑撥離間,甚至不揮手段,以達到拉攏黃三德為己用的目的。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凱復辟稱帝,改元洪憲。國內群起討袁。同年12月下旬,中華討袁軍政府大元帥岑春煌,網羅了一幫人馬,拉攏了桂系軍閥陸榮廷等人,一方面討伐袁世凱,另一方面設法排擠孫中山,企圖稱霸一方,割地為王。但軍餉不足,無法行動,於是他想到了黃三德,任命黃三德為“歐美籌餉專員”,進行籠絡,又從中挑撥是非,企圖離間黃三德與孫中山的關係。民國五年(1916)2月.西南護國軍首領唐繼堯與蔡鍔通電護國討袁,蔡鍔出兵四川,因軍餉不足,亦委任黃三德為“歐美籌餉專員”。中於當時民族矛盾尖銳真雜,黃三德一時無法分辨是非真偽,所以,也為這些軍閥籌了不少軍餉。同時,又因誤信了讒言,在一些事情上與孫中山發生了誤會。民國元年(1912年)夏,黃三德回國,直抵上海,當時孫中山已卸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叫孫科(孫中山的兒子)約他在廣州相見,黃三德抵達廣州後.與孫中山談及致公堂立案一事。希望致公堂能註冊登記為一個合法組織,但孫中山考慮到清王朝己被推翻,洪門已完成其歷史使命,且“如其犯法,則政府不得不以法懲治之”,故未同意洪門(致公堂)在國內立案的要求,叫黃三德與立法院院長、廣東都督胡漢民商議。黃三德“即照其議,將呈文遞上都督署,不料一月之久,渺無聲息。”留黃三德再找孫中山,恰好孫中山有事離粵人京,胡漢民也沒有同意洪門(致公堂)在國內正式立案。自此,黃三德對孫中山便產生了成見。
與孫中山產生間隙
民國二年(1913),黃三德返家鄉修墓,數月後回美國,途經日本時,在東京欲見孫中山,但孫不在。黃三德返美後不久.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寄手書給黃三德,發動洪門人士一律加人,將致公堂改組為中華革命黨支部。黃三德接函後,憋了一肚子氣,誤認為孫中山不給予洪門立案,原來是想“減洪門而並人中華革命黨“這件事,又使本來已是滿腹狐疑的黃三德,對孫中山更加不滿了。
民國五年(1916).革命家黃興病逝,黃三德回上海弔喪;喪禮完後,孫中山約見黃三德,一見面,黃三德就重提洪門立案問題,並要求在廣州沙河一地方建立袒祠,孫中山沒有答應,兩人不歡而散。民國七年(1918),黃三德回北京,見黎元洪,提起此事,黎元洪為了拉攏他,批准洪門立案。黃三德帶著黎元洪的意見回廣州見廣東省省長朱慶瀾,朱滿口答應,還批准在廣州建五祖祠。黃十分高興,再找孫中山.卻道。孫文反對,不肯簽名。”黃三德便說他“忘恩負義,只為自私起見,背大公無私之訓”。自此,黃三德與孫中山的隔閡越來越深。
民國十年(1921),孫中山當選為非常大總統,黃三德回國參加孫的就職典禮。典禮完後,孫中山托孫科邀請黃三德商量事宜,此時,黃三德開始有意迴避孫中山,但見孫科來請.只好隨行,商談時,當孫中山提到洪門改黨之事,黃三德當即氣上心頭,說洪門向來革命,何必一定要改名稱?於是爭執起來,“其時座中尚有數人,各有驚訝之色,以為鬧出大事。”最後大家又不歡而散。
民國十一年(1922)春,黃三德返美國,途經上海.岑春值得知訊息,即在上海約見黃三德,晤談了兩天,並寫一信,托黃三德為代表,問候海外洪門人士,書中乘機大肆攻擊孫中山。
決裂孫中山
黃三德回到美國後.心中煩惱,就四出遊埠藉以散心。他先到加拿大,再到紐約、芝加哥、羅省等埠;民國十二年(1923),12月2日,黃三德在舊金山接到廣東省副都督陳炯明的來信,信中極力詆毀孫中山,又用甜言蜜語籠絡洪門致公堂人士,致使黃三德誤為他籌助了軍餉。
黃三德被岑春煌及陳炯明等人的讒言所惑,加上在洪門立案、建五袒祠、洪門改黨等問題上與孫中山意見分歧,便對孫中山失去信仰,兩人的關係逐漸疏遠了。黃三德偶爾還向各分堂散播孫中山的不是,以至發展到“自此亦不復與孫文來往”函的地步。後來,孫中山也察覺到黃三德對支持國內革命不那么熱心了,料想其中必有誤會,就主動邀請黃三德回國,但沒有回音。於是,派馮自由專程赴美找黃三德面談,馮誠懇地說明孫中山不同意洪門立案不是有意為難,而是因為當時的處境艱難,並解釋洪門改黨是為了擴大革命力量,而不是消滅洪門,同時還提醒黃三德不要聽信奸人的造謠中傷、挑撥離間。經過馮自由一番實事求是、熱情誠懇的解釋、開導,黃三德對孫中山的誤解才有所消除。1925年,孫中山病逝,黃三德在美恆聞訊息,忍不住痛哭流涕,對洪門人士說:“國父不幸,是中華民族的不幸。”
黃三德虛數十年之滄桑,一直清正廉明,不謀功名。他在一篇回億錄中說:“三德數十年之心如一日,不慕名利,不求做官,當孫文得志時,亦無所求,雖數次回國,仍是空手而回”。孫中山出任臨時大總統時,曾委任黃三德為北京農工商部顧問、粵軍總司令部顧問,涉英、美調查委員會委員等職。這些職銜是沒有物質報酬的,但黃三德總是盡心盡力地去做,從不計較個人利益。他為洪門盡力,亦為國家盡力,數十年如一日,不負眾望,被洪門致公堂獎以八角銀牌一面、褒狀一張,褒狀寫著。忠義維護,躬行法紀,協助同人,播揚遐邇”的字樣。這些獎品,是洪門致公堂最高的榮譽獎勵。黃三德當之無愧,但他不恃功自傲,僅以此自勉。“誠以辦國家事、政黨事、社會團體事,皆常以躬行法紀為至要。”圖他在執掌洪門致公堂的幾十年中,除了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運動外,為洪門致公堂的創建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如占尾架致公堂的建造、集資購買總督街的土地等,黃三德都能排除萬難,給予有力支持。他常說:。假今自知法而犯法,則不能服人;當領袖者而不守法,便無以表率大眾。”然而,黃三德對自己的事情卻很少去考慮。他曾多次回國,卻無法抽空回家一行。1913年,黃三德奇錢回鄉建造了一間青磚牆瓦頂房屋,新屋落成“入伙”時,他專程從美國回鄉,並帶回一張從舊金山買來的長形坤甸臥椅,當途經廣州時,孫中山有事找他商談,結果又錯過了新屋“入伙”時間,只好托人把長椅帶回鄉(現此椅仍保留在東頭村的老家,是他生前留下的僅有遺物)。他的夫人患上嚴重的肺結核病,在美國久治不愈,轉回廣州治療,當時固忙於為孫中山籌餉,他極少回廣州陪伴夫人;黃三德僅有一個女兒,也因先天性不足過早夭折了,為了照管家鄉的房屋,黃三德收了同族親便子黃守謙為義子。
晚年生活
1927年,64歲的黃三德己到了退休的年齡,為了使洪門更加興盛,也為了使後一輩得到鍛鍊,他主動退位讓賢,隱居美國洛杉磯度晚年。
1936年,由黃三德口述,別人整理,出版了《洪門革命史》一書。該書雖然對孫中山存有不少偏見,但也較詳盡地記載了辛亥革命期間,洪門致公堂支持革命運動,與孫中山、同盟會在美洲共同戰鬥的光輝事跡,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1946年10月14日,黃三德在美國洛杉磯病逝,終年83歲。出殯那天,舊金山、洛杉磯各界華人、美洲洪門人士約萬餘人參加了葬禮,送葬的人流長達十里。當時中國政府也發去唁電,對黃三德為中國辛亥革命所作出的貢獻給予高度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