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超冷原子中心,是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建設的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超冷原子中心
- 屬性:研究機構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超冷原子中心,是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建設的研究機構。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超冷原子中心,是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建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成果2023年,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超冷原子中心首次在超冷氣體中觀察到玻色子增強的光散射,或為玻色子系統的研究開闢新的可能性。1...
2005年—2009年,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2009年—2014年,就讀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201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年,回到中國,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2021年,入選長江學者,...
哈佛大學 排名:1,總分:100.0 麻省理工學院 排名:2,總分:96.9 史丹福大學 排名:3,總分:94.5 牛津大學 排名:4,總分:88.2 2023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 共500個詞條64.1萬閱讀 哈佛大學 排名:1,總分:100.0 史丹福大學 排名:2,總分:74.8 麻省理工學院 排名:3,總分:69.1 劍橋大學 排名:4,總分:67.9 2023年U...
1991年前後許多研究小組在實驗上用不同的方法實現了原子干涉。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密爾內克(Mylnek)小組利用原子束,日本東京大學的清水小組利用超冷原子通過雙縫得到原子干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浦里卡德(Prichard)小組讓原子束通過周期光柵獲得干涉;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朱棣文小組利用受激拉曼技術獲得原子干涉;德國物理技術研究院...
葉軍主要從事超冷原子-分子、精密測量、多體量子物理、雷射技術等領域研究。人物經歷 1967年11月,葉軍出生於中國上海。1989年,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套用物理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物理學碩士學。1997年,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97至1999年,在加州理工學院作博士後研究。1999年,任美國國家...
1945年,著名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為了紀念玻色在量子統計中的開創性貢獻,將遵循玻色-愛因斯坦統計規律的粒子命名為玻色子。科研 2023年,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超冷原子中心首次在超冷氣體中觀察到玻色子增強的光散射,或為玻色子系統的研究開闢新的可能性。
原子、分子和光學研究所聯合主任;2010年被任命為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超冷原子中心聯合主任;2010年至2018年擔任哈佛大學量子光學中心科學委員會主席;2011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13年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7年被哈佛大學聘為喬治·瓦斯默·萊弗里特物理學教授;2018年被任命為哈佛大學科學與工程哈佛量子...
沃夫岡·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1957年10月21日-),出生於海德堡,成長於埃佩爾海姆,德國物理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個人簡介 他的研究專注在冷原子的捕捉,以使這些原子接近絕對零度。在1995年時,他所領導的團隊,成為首先獲得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團隊之一。由於這些研究,使他與埃里克·康奈爾以及...
117, 145301 (2016)],並在美國物理學會網站Physics Synopsis欄目作亮點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W. Ketterle評價其為“一個精彩絕倫的實驗工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 Leggett認為,這是“極為重要的實驗工作,將激發大量的理論研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M. Zwierlein稱其為“超流研究領域一個里程碑式的工作”。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 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所呈現出的一種氣態的、超流性的物質狀態(物態)。這種大量具有玻色統計性質的粒子,如同原子“凝聚”到同一狀態,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199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沃夫岡·凱特利與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
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1993)工作經歷 清華大學物理系雷射單原子探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講師(1993-1996)清華大學物理系單原子分子測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1996-2000)清華大學人事處副處長 (1999-200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系、電子學實驗室,訪問科學家2001-2002 清華大學物理系原子分子納米科學...
翟薈的研究方向為冷原子物理。其預言的條紋超流相等多項新物態、新現象,被麻省理工學院諾貝爾獎得主等中國國內外實驗組證實,合作開展了國際上第一個自旋—軌道耦合的費米原子等多項重要實驗,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翟薈的代表性成果包括:1. 非厄米線性回響。建立了利用耗散測量量子多體關聯的“非厄米線性回響理論...
第一批實現BEC(1995年)的幾個研究小組分別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實驗室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簡稱JILA)(E.Cornell和C.Wieman);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W.ketterler等);美國萊斯大學(R.Hulet等)[2]。此後,有關BEC的研究發展迅速。1997年BEC中的相干性獲得了驗證[3]。接著,觀察到了一系列新現象,如BEC中的約瑟夫森...
"which way"實驗(Hong等,羅切斯特大學)“卡西米爾效應”實驗(卡普索等,哈佛大學)“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實驗(麻省理工學院)“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實驗(朱棣文等,貝爾實驗室)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星地雙向糾纏分發實驗”與“空間尺度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實驗(潘建偉等,中國科學院)實驗結果 在量子光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