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田苜蓿夜蛾

麻田苜蓿夜蛾

昆蟲名,屬鱗翅目,夜蛾科。在中國內分布偏北,長江為其南限,東、西、北均靠近國境線,四川、西藏均有發生。寄主於亞麻、番茄、馬鈴薯、豌豆、大豆、苜蓿、甜菜、甘薯、玉米、花生、棉、麻等。幼蟲食葉、花蕾、果實及蒴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麻田苜蓿夜蛾
  • 拉丁學名:Heliothis viriplaca Hufnage1
  • 別稱:大豆葉夜峨
  • 二名法:Phalaer dipsacea L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nsecta
  • :鱗翅目
  • :夜蛾科
  • 分布區域:中國大部分地區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麻田苜蓿夜蛾麻田苜蓿夜蛾
成蟲:體長14—16mm,翅展25—38mm,灰褐色。前翅內橫線褐色隱約不清;環紋由中央1個棕色點和外圍3個棕色點組成;腎形斑大,棕黑色;中央有1個新月形紋及1個圓點,外圍有幾個黑點;中橫線為一上窄下寬的暗褐色帶;外橫線與亞緣線間為一褐色帶,外側鋸齒形,翅脈間為黑點,緣線在翅脈間也呈一列黑點。後翅橫脈紋寬大成黑斑塊;翅外緣呈寬黑帶,在緣角處夾有兩個連線的淡褐斑。
卵:扁圓形,0.45×0.55(mm),底部較平。初產白色,後轉黃綠。卵殼表面有多條縱脊,長短不一。
麻田苜蓿夜蛾幼蟲圖麻田苜蓿夜蛾幼蟲圖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1—27mm。頭淡黃褐色,著生許多黑褐色小斑,數斑成組。體色多變,通常黃綠色,具黑色縱紋,腹面黃色,胸足和腹足黃綠色。
蛹:長13—20mm,寬4—5mm,淡褐色,末端有2剛毛位於兩個突起上。

生活習性

中國北方地區,年發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每年6月第一代成蟲羽化產卵,卵期約7天。6月中旬一7月中旬為害亞麻等。幼齡幼蟲有吐絲卷葉習性,在內取食,長大後則不再卷葉,蠶食大量葉片。第一代幼蟲7月間入土築土繭化蛹,成蟲於8月羽化產卵,第二代幼蟲除食葉外,並大量蛀食豆莢等果實,為害嚴重,9月間幼蟲老熟入土築土繭化蛹越冬。成蟲需吸食花蜜補充營養,並有趨光性。幼齡幼蟲受驚有向後逃逸習性,大齡幼蟲遇驚擾即彈跳落地。
麻田苜蓿夜蛾蛹圖麻田苜蓿夜蛾蛹圖

防治方法

(1)利用黑光燈或糖醋盆誘殺成蟲。
(2)幼蟲發生期,掌握在3齡前噴撤5%甲萘威粉劑或2.5%辛硫磷粉劑、2%殺螟松粉劑每667㎡1.5—2.5k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