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根蘭

麻根蘭

麻根蘭是蘭科、石斛屬的一種蘭花品種,產自遼寧東部,花期5~6月,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麻根蘭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天門冬目
  • :蘭科
  • :石斛屬
  • :麻根蘭
  • 分布區域:遼寧東部
  • 生長習性:性喜陽光充足通風環境,適應性強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麻根蘭莖纖細,圓柱形,通常長30-45厘米,粗2.4-5毫米,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3-5厘米,乾後淡黃色或黃褐色。葉革質,線形或狹長圓形,長10-12厘米,寬0.5-1.7厘米,先端鈍並且微凹或有時近銳尖而一側稍鉤轉,基部具鞘;葉鞘緊抱於莖。總狀花序側生於去年生落了葉的莖上端,長約1.2厘米,通常1-2朵花,有時3朵;花序柄近直立,長0.6厘米,基部套迭3-4枚鞘;鞘紙質,淺白色,杯狀或筒狀,基部的較短,向上逐漸變長,長6-24毫米;花苞片膜質,淺白色,舟狀,長1.44-1.56厘米,寬約6毫米,先端鈍;花梗和子房長約3.6厘米;花橘黃色,開展;中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2.8-3厘米,寬1.3-1.7厘米,先端鈍,全緣,具5條脈;側萼片長圓形,等長於中萼片而稍較狹,先端鈍,基部稍歪斜,具5條脈;萼囊圓錐形,長約7毫米;花瓣橢圓形或寬橢圓狀倒卵形,長3-3.5厘米,寬1.7-2厘米,先端鈍,全緣,具3條脈,側邊的主脈具分枝;唇瓣近圓形,長3厘米,寬約2.6厘米,基部具長約4毫米的爪並且其內面有時具數條紅色條紋,中部以下兩側圍抱蕊柱,上面密布絨毛,邊緣具不整齊的細齒,唇盤無任何斑塊;蕊柱長約5毫米,具長約4毫米的蕊柱足;藥帽狹圓錐形,長約5毫米,光滑,前端近截形。花期5-6月。

生長環境

麻根蘭性喜陽光充足和通風的環境,適應性強,喜濕潤但耐乾旱、耐寒、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宜在肥沃和疏鬆的沙質土壤生長。
分布區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型氣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間,是我國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區,降水2/3集中於夏季。年平均氣溫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風影響,季節變化明顯,四季分明,是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濕潤的地方。春秋季節是南、北風交替的季節。春季冷空氣開始衰弱北退,暖空氣北進;秋季則反之。天氣特點,四季分明。冬季時間最長,夏季次之,春秋過渡季節最短。降水量較多,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區,占遼寧省降水量百分之七十。水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81.3-1087.5mm。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該區暴雨集中期。

分布範圍

遼寧東部。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
治蚊蟲叮咬,陰道炎,皮膚瘙癢等症。
用法用量
蚊蟲叮咬:麻根蘭2-3錢,搗敷或研末調敷於傷處。
陰道炎症:麻根蘭8-9錢,煎湯外洗,每日1次。
皮膚瘙癢:麻根蘭4錢,煎湯洗癢處。
採收加工
夏、秋採挖,洗淨,曬乾。
貯藏方法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