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壩水庫位於雲南省隴川縣,從開始規劃興建,歷經“三上三下”至今已走過了48年。2003年9月17日,西低隧洞工程監理開標;20031958年年9月18日,西低隧洞工程施工開標;2003年9月25日,舉行麻栗壩水庫導流工程開工典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栗壩水庫
- 開始規劃興建:1958年
- 庫容:1.07萬立方
- 壩高:34.5米
概述,灌溉,防洪,經濟效益,綜合效益,
概述
麻栗壩水庫位於雲南省隴川縣,從開始規劃興建,歷經“三上三下”至今已走過了48年。2003年9月17日,西低隧洞工程監理開標;20031958年年9月18日,西低隧洞工程施工開標;2003年9月25日,舉行麻栗壩水庫導流工程開工典禮。
麻栗壩水庫是以灌溉防洪為主,結合發電、養殖、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壩高34.5米,庫容1.07億立方,分東乾渠、西低乾渠、西高幹渠,三條幹渠總長112公里,設計灌溉面積22.68萬畝,壩後電站裝機容量2000千瓦,每年平均發電量962萬度,麻栗壩水庫工程總投資為5.5億多元。 水庫淹沒區搬遷人口2852人、淹沒田地7502.4畝。移民分別安置在水庫下游受益區。
灌溉
【灌溉】水庫可控制下游隴川縣、瑞麗市一部分,控制耕地總面積36.5萬畝。經水庫調節後水量可滿足22.68萬畝的農業供水要求。長期以來,受益區具有光熱、土地、水資源等農業基本要素的優勢,是發展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理想之地。雨量充沛,但年內降水分配極不均勻,90%的降雨集中有6—9月,冬春季乾旱少雨,加之南宛河上游沒有骨幹性水利控制樞紐工程,工程性缺水十分嚴重,靠天吃飯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每年進入汛期,南宛河下游洪澇災害頻繁,民眾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威脅,生產生活受到巨大影響。冬春季水枯量小,部分河段出現斷流現象,農業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證,農業結構調整難度大,由於缺水,嚴重製約著經濟效益較好的冬季農業生產發展,使大量冬閒田荒蕪。水的問題已成為制約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邊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防洪
【防洪】南宛河屬伊洛瓦底江水系,為瑞麗江一級支流,縱貫隴川壩全境、瑞麗壩下部,經勐秀到弄島進入瑞麗江。麻栗壩水庫建成後,庫壩結合可保護隴川、瑞麗兩縣(市)的8個鄉(鎮),一個國營農場,一個縣城,兩個省級口岸(章鳳、弄島)保護人口5.6萬人,保護耕地面積7.1萬畝。
由於壩子地勢平緩,現有河道防洪能力尚不足2年一遇,致使汛期洪水頻繁,影響範圍大,受災面積廣,是造成下游洪澇災害濫的重要原因。在南宛河上遊興建控制性骨幹工程——麻栗壩水庫,能將防洪標準從不足2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經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分析,麻栗壩水庫建成後,水庫灌溉區22.68萬畝農田通過增灌、改善灌溉和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可增加農作物37558.7萬公斤,年實現灌溉效益10265.42萬元;綜合每畝增收452.62元;工程防洪效益1589.5萬元;發電效益245.88萬元;養殖效益55.43萬元,合計年經濟效益為12165.07萬元。經計算,國民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2.1%,經濟淨現值為4.341億元。其中:水庫建成後僅灌溉和防洪,每年灌區農民就能增收節支11554.92萬元,實現農民年收入人均增888.85元,同時由於工程興建每年可通過稅收增加地方財政收入1200萬元,全面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符合中央提出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總體要求。
綜合效益
【發電、水產養殖、旅遊綜合發展】麻栗壩壩後電站,裝機2×1000千瓦,由於是庫容發電,較好的起調峰作用,緩解1—4月份枯水區供電緊與用電量大的矛盾。水庫建成後養魚水面7699畝,開發水庫水產養殖,可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麻栗壩水庫的建成將成為德宏州最大的水庫,利用水庫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一批農業生態示範園場,同時結合隴川秀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獨特的民族文化、建設民族風情園,大力開發民族風情旅遊、生態旅遊、溫泉度假旅遊(麻栗壩庫區戶宛溫泉),並帶動其他服務業的發展,最終實現以庫招商、以庫養庫、以庫興縣、以庫興旅,形成隴川水利經濟特色,帶動隴川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隴川縣是集少(少數民族)、邊(邊疆縣市)、窮(經濟欠發達)於一體的地區。因此,修建麻栗壩水庫,對於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穩定邊疆、鞏固國防、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加快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的步伐,落實《民族區域自製法》、落實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政治影響。
另外,麻栗壩水庫工程建設,對為加快國際交流開發,保護國土流失,科學利用水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