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岙橋

麻岙橋

麻岙橋位於寧海縣桑洲鎮麻岙村,在不同朝代的寧海縣誌中都有記錄。明崇禎寧海志記載:“麻岙橋,西南七十里,宋麻將仕郎建。”清光緒寧海縣誌:“福壽橋,在西南七十里,舊名麻岙橋。” 從縣誌中可推知,此橋建於宋代,建橋者為麻氏祖先。將仕郎是宋代文官最低官階,從九品。麻氏在北宋的鹹平年間從天台洪疇戴遷居於此,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麻岙橋最早以地名來命名,後才改為福壽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麻岙橋
  • 出土地點:寧海縣麻岙村
  • 館藏地點:寧海縣桑洲鎮麻岙村
  • 所屬年代:宋代
南宋初年,因沿海軍情形勢嚴峻,寧台驛道改經桐岩嶺麻岙嶺桑洲嶺一線。當時有民謠流傳:桐岩嶺高山賊生,麻岙嶺長哭爹娘,桑洲嶺頂得安生,說明了當年過往客商翻越麻岙嶺所要付出的艱辛。 寧台驛道遠接京城,近接台州、溫州和紹興、寧波,又稱為台郡道,成為南來北往之交通要道。《徐霞客遊記》中記載了對台郡道的表述:“壬申(註:1632年)三月十四日,自寧海發騎,四十五里,宿岔路口。其東南十五里為桑洲驛,乃台郡道也;”
桑洲驛往南十里就是麻岙鋪。當時麻岙嶺的南北兩頭,官府均設有鋪遞。明崇禎《寧海縣誌》記載,西路鋪遞:“麻岙鋪,七十里;樓坑鋪,八十里。”當時每鋪編有鋪司一名、鋪兵四名。而麻岙橋就是麻岙鋪和婁坑鋪之間的必經之路。
麻岙橋在不同朝代的寧海縣誌中都有記錄。明崇禎寧海志記載:“麻岙橋,西南七十里,宋麻將仕郎建。”清光緒寧海縣誌:“福壽橋,在西南七十里,舊名麻岙橋。”從縣誌中可推知,此橋建於宋代,建橋者為麻氏祖先。將仕郎是宋代文官最低官階,從九品。麻氏在北宋的鹹平年間從天台洪疇戴遷居於此,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麻岙橋最早以地名來命名,後才改為福壽橋。
據專家考證,麻岙橋為單孔亂石拱橋,拱券淨跨5.77米,矢高2.83米,拱腳寬3.97米,橋面寬3.40米,上下收分不大,券頂部分的拱券厚0.50米,橋面厚0.36米,表面鋪著鵝卵石。
盛夏的一天,麻岙志願者團隊骨幹們為更深入了解古橋歷史,一行人再次集體來到麻岙村。 由於最近連著天旱,橋底下水流不大,但還是有水潺潺流動著。來到橋下,一陣蔭涼,抬頭往上看,橋石排列不齊整,感覺像要掉下來的樣子。從小就在橋邊上長大的麻和萍說,小時候經常在這裡洗衣服,老怕那石頭會掉下來,沒想到這座橋竟然有上千年歷史了。橋西有座石碑,碑額上面刻著“福壽橋碑”四字,由於年代久遠,碑上的字已被風化。按一般理解,立橋碑的意義應該是記錄建橋或修橋。將橋名改為福壽橋,應是修橋後的事,它既有為重修此橋祝福祈壽,更有為捐資修橋者祈福壽的意思。
隨行的已60多歲的麻岙村志願者麻萬林說,就在立橋碑地方,太平天國洪秀全時期,它曾經是一片苧麻地。那時候他的太公還是個孩子,聽聞有“長毛人”(當地特指強盜或土匪)要來,就好奇心起要看個究竟,這”長毛人“長啥樣,於是躲在苧麻地。當真看到了太平軍部隊高頭大馬經過的時候,嚇得直往後山嶺腳逃命而去。
麻家自然村的老村長麻萬統今年已經78歲了,說起麻岙歷史他是如數家珍,老人講他聽到的都是老輩人口口相傳的。麻岙橋自古是寧紹通台溫古驛道的一個重要節點,商人從台州出寧波販運經商必經此橋,解放前寧海屬台州府管轄,麻岙古道就是官府大道。民國時麻岙嶺經常出現土匪搶劫,土匪不但搶絡繹不絕的商賈,也經常進麻岙村搶劫。麻岙村在鄉賢陳友介先生的組織下,沿福壽橋周邊築起了防盜門,村莊周邊建起了圍牆,好似銅牆鐵壁。村里挑選身強力壯者日夜輪流值班,保護鄉親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自此土匪知道麻岙防範嚴,就不敢輕易進村了。解放後防衛設施陸續被拆除或破壞,到現在已無蹤影。
老人還介紹,福壽橋上當年還建有一個路廊,古時稱驛,供過往商人歇息停腳的場所。老人的伯母就在路廊里賣過多年的點心。路廊外建有一個煙墩,據說是為軍事上所用。當發現敵情時,值班員就會在煙墩上燒火,青煙飄向天空,周邊村里百姓看見信號就會早做準備,起到傳遞情報的作用。現在路廊早已拆除,煙墩就更找不到了。
解放後甬臨34省道沿著麻岙村前建成通車,上世紀90年代甬台溫高速公路又從麻岙村村後通過,交通便捷已今非昔比。如今古道早已沒有往日繁華,古橋上曾有過的熱鬧也已成歷史,但是麻岙橋邊上發生的故事值得後人回味和緬懷,因為只有了解過去,我們才能行得更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