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三河口中學,座落在三河口街東北角,始建於1958年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城三河口中學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三河口街東北角
- 原名:麻城縣第十三中學
三河口中學簡介,辦學設備,師資力量,辦學理念,獲得榮譽,地圖信息,
三河口中學簡介
三河口中學,原址在三河水庫中的胡家窪,因建三河水庫搬遷到現址,原名麻城縣第十三中學。先辦國小後國中,1969年至1982年7月辦普通高中,原教育組設在學校內,1982年8月至1986年7月辦國中,教育組從學校遷出另建,1986年8月創辦三河口職業高中,含國中部,1994年7月職高撤併後只辦國中,2002年秋季國家和省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國小開始實行“一費制”,撤組並校,原三河口鎮教育組和三河口鎮中學合併成立三河口中心學校。
辦學設備
學校占地面積64607平方米,校舍總面積22058平方米,校舍為框架結構和磚混結構。雄偉壯觀的教學大樓可設29個教學班;按二類標準配備了現化生實驗室、藥品、儀器充足;建有具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功能教室和微機室,寬頻數位化網路進校園;學校閱覽室長期訂閱多種報紙、期刊達80餘種,圖書室藏書2.7萬餘冊;文體衛器材和其他各種教學儀器基本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新建的食堂配置了IC卡自動售飯系統;男、女生宿舍樓寬敞明亮;學校與童家河村簽訂了茶園二十年的承包契約,建起了面積達250畝的師生勞動生產實踐基地。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27個教學班,學生1658人,教職工128人,其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全國模範教師1人,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1人,黃岡市骨幹教師18人,麻城市骨幹教師16人,中學高級教師10人,資教教師17人,支教教師4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學歷的教師隊伍逐漸形成。
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在發展學生的同時也發展教師自己,師生互進”的辦學理念;堅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平安和諧校園,努力構建人民滿意學校”的辦學目標;確立了“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名師撐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路;用優美的校園環境,優良的外部環境,和諧的人際環境,孕育了嚴謹務實的教風,勤奮向上的學風,文明守紀的校風,從而形成了“勤奮、進取、和諧、致美”的學校精神。
一、規範辦學行為,擺正發展方向。
1、鞏固“普九”成果,抓實“控流”工作。每期開學初,學校及時召開校委會和班主任會,按照制訂的《防流控輟責任狀》和《三河口中學未到學生走訪實施方案》,劃分走訪區域,安排教師走訪,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政策》,讓教育法律法規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2、減輕課業負擔,實施素質教育。嚴格執行課程計畫,開足課時,開齊課程,向45分鐘要效益,向教研教改要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做到“四不”:不隨意增減課程、課時,不辦重點班,不濫訂輔導用書和複習資料,不唯主課論、升學論。堅定執行省定作息時間表,堅持上好“兩課三操一活動”,保證學生充足的體育鍛鍊時間,讓“每天鍛鍊一小時,快樂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深入到每個師生的心靈。堅持每期一次學生體檢,開展疾病防控講座和心理諮詢服務,積極預防流行病和青少年常見疾病,使師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依法依規收費,做好行風評議。過去,學校按規定項目和標準依規收費,有收費公示牌和合法收費票據,代收費多退少補,並做到帳據相符。學雜費、住宿費全免後,學校從不亂收一分錢,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讓黨的惠民政策溫暖人心,讓貧困生上得起學,有好書讀。學校還積極開展行風評議,成立了行風評議專組,多次召開校委會和教職工大會,發揮黨支部的先鋒堡壘工作和工會的監督功能,宣傳教育,自查自糾,督辦整改,堅決杜絕違規辦學行為和亂收費行為,擺正辦學方向。
二、改善辦學條件,夯實發展基礎。
1、爭取項目資金建校舍。學校校舍建設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為集資辦學階段。當時經過“一無、兩有、三新”活動的創建及驗收評估,學校課果凳整齊劃一,門窗煥然一新,校容校貌得到了改觀。1990年和1992年,市、鎮兩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先後組織學校領導到河南羅山、光山、湖南汨羅等地參觀外地建校經驗,掀起了集資辦學熱潮。其間,學校建成了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改寫了學校只有平房的歷史。第二階段是1995年至2000年,為“普九”迎檢驗收階段。為了迎接1996年湖北省“普九”工作對麻城的檢查驗收,全市上下再次掀起改善辦學條件的熱潮,學校完成了男生宿舍樓、女生宿舍樓、綜合樓、教工集資樓,第一棟教學樓加層和第二棟教學樓的建造工程。第三階段是2000年至2004年,為學校消危階段。2002年市教育局、公安局聯合組織對全市中、國小校舍進行檢查,按A、B、C、D等確定危房等級,由省下撥專項資金用於消除學校D級危房,改造C級危房,學校爭取省消危資金30餘萬元建新教學樓。第四階段2004年以後,“普九”債務逐步化解,學校校舍維修建設長效機制的建立,學校又爭取維改資金建設了師生食堂和實驗樓。
2、多方籌資搞配套建設。在完成硬體建設的同時,學校開源節流,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扶持下,籌措資金完成配套建設。(1)理化生儀器室,實驗室定期添製藥品、器材。食品充足,達到中學二類實驗室的標準,完全能滿足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的需要。(2)興建了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圖書室藏書2.7萬多冊,生均10.1冊,各類報紙、期刊80餘種,開設的閱覽課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3)開通JKU波段的接受系統,建立了校園語音廣播系統,建立了多媒體教室,成功安裝模式Ⅲ,購置微機50台,開通了寬頻網,建立了校園網站,學校的現代化遠程教育逐步實現。(4)其他裝備。體育器材金額1.2萬元,音樂器材0.5萬元,美術器材0.2萬元,勞動器材0.65萬元,醫療器械0.2萬元,各類器材配備等符合當時的“普九”達標標準。
3、全方位打造校園文化環境。學校始終堅持環境育人,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學校制定有校園美化、綠化的規劃、制度,植樹栽花、建造亭台樓閣,季季有花香,處處有鳥鳴。文化櫥窗內定期宣傳師生中的好人好事,弘揚正氣。閱報欄內各種報紙向師生提供了一個了解國內、國際大事的視窗,深入學習黨的大政方針政策。路旁、村道有固定標語,教室懸掛有國旗和種種警示語,寢室張貼了名人畫像和山水字畫,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激勵了師生奮發向上。
三、提高師資素質,加快發展步伐。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增強班子戰鬥力。(1)班子成員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堅持間周一次的政治理論學習,黨支部每年收集班子成員學習心得體會100餘篇,通過學習提高認識水平和政治覺悟,提高責任意識、公僕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2)班子成員分工合作,相互補台不拆台,不內耗,做到大事常商量,要事勤通氣,狠事共同上。堅持每周日晚各處室主任碰頭會,相互了解情況,協商解決問題,互相理解支持,學會共事,學會合作。另外,積極發揮黨支部的保證作用,充分發揮工會、教代會民主理校的職能,學校每月財務結算,由校長、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和教工代表參與,陽光操作,保證學校民主理財,校務公開。(3)班子成員爭做四個方面的表率,即勤政廉政的表率,遵紀守尖的表率,勇挑重擔的表率,科研興校的表率。中青年領導幹部都親臨一線帶主課,並積極投身於教學改革之中,做教改的促進者、領頭人,成為教師的楷模。
2、搞好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資水平。(1)抓師德,實施形象工程。一是抓學習。堅持每月一次集中學習,同時要求非集中學習時間每周不少於2小時。通過學時事,促責任感,憂患意識的增強;學理念,促觀念更新,素質能力的提高;學法規,促師德行為規範。二是樹典型。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模範教師的感人事跡,號召教師以他們為榜樣,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辛勤耕耘在三尺講台。三是建立完善師德檔案,定期實行師德師風評議,把評價的結果作為評優、評模、晉級的重要依據,教師的師德師風有了較大的好轉。(2)抓學歷補償教育,鼓勵、支持教師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函授、電大、自修、遠程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獲專科學歷的50人,本科學歷的68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達100%,高學歷占總數的53%。(3)抓教學基本功。練好三筆字,提高國語水平,熟練電腦操作和課件製作,能講好示範課,堅持寫反思千字文,鍊師能,爭做名師。(4)重視走出去,請進來。學校經常派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如到麻城參加班主任培訓,去黃州參加骨幹教師培訓,赴武漢參加農村教師提高培訓。另外,學校定期請黃岡市教科院、麻城市教育局專家學者來學校講座,請兄弟學校的教師來校交流工程經驗,為此來豐富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教師的素質。
四、強化學校管理,提高發展效益。
1、堅持德育為首,增強辦學動力。(1)構建德育網路。學校的德育工作離不開家庭、社會的支持。學校形成了三條線的教育網路,即校內教育線:黨支部——四處一辦——班主任——學生;校外親職教育線:家長委員會——家長——學生;社會教育線:社會教育協會——鎮黨委、派出所、醫院、社會知名人士等——學生。以校內教育為主,三線互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豐富德育內容。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根據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分階段有重點地實施道德教育,德育內容有:思想道德教育、紀律法制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團隊精神教育、勞動教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3)強化德育管理。為了使德育教育長期落到實處,學校修訂了《德育工作實施評估方案》、《文明班級評比條件》、《班主任、教師量化評估方案》、《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方案》,平時德育工作有檢查、有記載、有考核,在評優評模晉級中,向德育工作中成績突出者傾斜,調動了全體教職工抓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的積極性,使學校德育工作呈現新氣象、新局面。(4)創新德育方法。一是堅持每周一的全校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要求以歌頌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以及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主要內容,讓學生了解歷史、面向未來,培養學生的愛國心、自信心、報國心。二是定期開展了以“儀、禮、孝、行”等傳統美德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規範了學生的日常行為。三是利用傳統節假日對學生進行教育。如“三八”女生部舉辦了“自尊、自愛、自重、自律”為主題女生青春期心理指導講座,“中秋節”語文組開展了“留守學生給家長一封信”的感恩活動,“國慶節”政教處、團委開展了“愛我中華”歌吟比賽,“元旦”舉辦迎新大型文藝晚會。上述各種活動,使留守學生得到關愛,問題學生得以改變,部分學生才華得到展示,所有學生深受教育。四是發揮主渠道作用,重視學科德育滲透。各科教學要求設定德育目標,並且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教育。五是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活動為載體,讓德育真正走入學生的心靈。如,學習十七大精神,帶領學生到農村調查,了解農村的巨大變化,體驗黨的惠民政策的陽光;組織學生觀看“神州七號”載人飛船實現太空行走的現場直播。讓學生深入領會人力資源強國的深刻內涵;組織學生參觀麻城烈士陵園,紀念黃麻起義八十周年,用革命先烈忠誠勇毅的精神激勵學生髮奮讀書。
2、常抓教研教改,注入辦學活力。(1)嚴肅考勤管理。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取決於常規過程管理,管理出效果。教師到崗實行“三線”管理,堅持值日領導分片查,教務主任分線查,教務員全面查,通過“三線”督查,遲到早退杜絕了。(2)強化“五認真”工作,堅持“月查月報月結”制度。學校在“三新”、“四嚴”上下功夫,即新理念、新方法、新規範;嚴肅考勤、嚴肅“五認真”紀律,嚴肅考紀考風,,嚴肅依實績考評;備課下真功夫,上課輔導耐心真誠,評價學生真實客觀有情味。(3)開展教研教改。學校教研工作在教導處的統一領導下做到了“四到位”:組織到位、制度到位、人員到位、激勵到位;做到了“四個結合”:與課改相結合、與本校實際相結合,與課題研究相結合,與優質教育資源相結合。制訂了系統的教研計畫,開展了有針對性和創造性的教研活動,發揮教研組在各級各類評選、競賽活動中的作用。學校還鼓勵教師開展校本培訓,撰寫論文。每年初三語、數、外三科聯賽,學校均取得較好成績。
3、打造平安校園,消除辦學阻力。(1)開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學校職責的需要,是人民滿意的關鍵所在。學校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制定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安全預防報告制度與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學校始終繃緊安全教育這根弦,經常召開安全教育專題會。學校聯繫派出所成功舉辦了法制安全講座,用不同類型的案例警示學生,提高安全認識。(2)狠抓安全管理。學校制訂落實各項安全管理細則,如《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飲食衛生安全管理制訂》、《疾病預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內外活動安全管理制度》、《法制安全管理制度》等。學校堅持了門衛出入登記和校園巡邏,還定期進行專項整治。要求班主任落實“三個一”活動,即每周一次班幹部例會,一次主題班會,一批問題學生的談話。學校還給每個學生印發了《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與家長取得聯繫,共同進行安全教育。注重交通安全教育,特別是學生往返途中乘車、乘船的安全,講明“五不坐”,做到“四統一”,確保了學生人身安全。(3)落實安全責任。學校與各處室和班主任、教師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狀》,明確各自的責任。教務處嚴肅考勤記載,防止因老師空堂、學生未上課而發生的安全事故;政教處維持起床、用餐、就寢、集會、課外活動的秩序,防止打架鬥毆傷人事故;總務處定期維修床鋪、走廊的欄桿、護手、檢查過道、廁所、寢教室的電燈、電線,嚴把食堂物品進貨關,定期檢查鍋爐使用情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勤管處保障茶園基地勞動安全和門店飲水食品安全。實行安全責任追究制,真正做到“人人管,時時管,處處管”,防事故於未然,無一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減少了不和諧因素,消除了科學辦學的阻力,提高了學校的影響力
獲得榮譽
在各位校長的領導下,師生員工團結奮進,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教研教改成果輝煌。近幾年來,學校先後被授予“青年文明號”、“師德群體創優先進單位”、“麻城市示範學校”、“黃岡市實驗教學合格學校”等光榮稱號,為三河口鎮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地圖信息
位置:中山路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