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石坡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龍街鎮田心行政村
- 人口數量:196人
- 國土面積:4.57 km
麥石坡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龍街鎮田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龍街鎮南邊,距離田心村委會8公里,距離鎮16公里。國土面積有4.57平方公里,海拔2072米,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980毫米,適宜種...
田心行政村隸屬永平縣龍街鎮,地處龍街鎮東南邊,距龍街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龍街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轄斗子基、田心、富陽、扎家、高井槽、大寨子、麥石坡、子馬歸等8個自然村,現有農戶407戶,有鄉村人口1961人,其中農業人口1591人,勞動力8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65人。全村國土面積42.6...
白家莊村背靠維惱尖(位於五台山的山系內),東臨中莊村和寨里村,西隔藏龍溝石坡村,南有野場村。地形狀況 處於太行山北部,五台山山群內部———山地地帶,其中四葉山、維惱尖和二龍洞為最為人們稱讚。但整個村莊呈斜形狀。由於處於黃土高原,受雨水沖刷作用,形成了黃土高原特殊的地貌。其中四葉山的人工林有...
自然資源 石塘坡村位於浦貝鄉西邊,距離浦貝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全村國土面積1.3平方公里,全村耕地總面積525畝(地525畝),人均耕地1.87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1289.3畝。基礎設施 該村目前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70戶通自來水;70戶通電,66戶...
西位村始建於南北朝,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曾有位村、岳李莊等稱謂。明代,稷山縣建石龍鎮,西位屬之。清代,稷山縣轄四鄉六鎮,西位屬翟店鎮。民國八年(1919),j稷山縣劃區轄村,全縣劃為三個區,第三區治翟店鎮,下轄71個自然村,其中西位村屬之。民國19年(1930),稷山縣設聯合村,民國25年(...
李家山村西部半山上叫“塔坡”的地方,過去建有七層塔,即曲沃有名的“無影塔”。相傳,塔內有鎮塔之寶金鍋、金雞,後被南蠻子盜走。六十年代塔被拆毀,塔座下有石板、石盤。石盤呈長方形,太陽光下盤內顯金色,石盤拉回村後丟失了。1938年,李家山上住有國民黨部隊的傷兵和一個擔架排。當年農曆四月二十...
廣東省茂名市公館鎮佛子嶺村,是茂南區公館鎮新田坡行政村村委會下轄的一個自然村,位於公館圩西北7公里處。佛子嶺村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短夏長。村民人口大約1300人左右,分成3個村民小組。佛子嶺村,於明朝時從茂名市金塘鎮文林村遷徙而來,族屬文林村開基祖屬翠庵公之子東陵公之後。此外,該村...
溫莊村位於趙保鄉東北部,距鄉政府3公里,地貌特徵為“三溝、三嶺、六石坡”,耕地面積2260畝,均為旱地,有林地200畝。行政區劃 全村分張村凹、小寨村、上溫莊、下溫莊4個自然村。人口 7個村民組,288戶,1135人,其中黨員29人,村幹部6人,組幹部7人。經濟 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菸葉為主,其中菸葉種植是...
葦町村位於山西省澤州縣西北部,背靠華陽山,南鄰晉韓線,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村因原是一片蘆葦地而得名,全村現由4個自然村組成,共 有1156餘戶,3000餘口人,耕種著4900畝土地。地理概述 葦町村位於山西省澤州縣西北部,背靠華陽山,南鄰陵沁線,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葦町村因建村處原是一片地勢平坦...
截至2011年末,遲營鎮下轄孫莊、理花園、張莊、薛灣、高口、楊樓、閘口、安莊、大遲營、前喜崗、後喜崗、朱莊、椿樹張、石坡、龍坡、徐橋、楊門、順河、劉莊、前丁營、後丁營、斜樓、趙店23個行政村;下設172個村民小組,89個自然村。截至2020年6月,遲營鎮下轄23個行政村:孫莊村、理花園村、張莊村、薛灣...
全大隊掀起一場誓叫“橫山樑子大改觀,石勺溝上奪高產,木竹箐老沙河變米糧川”的農田基本建設高潮。橫山樑子是只見石頭不見土的山樑。在大寨精神鼓舞下,1968年,支部副書記浦周禮帶領二隊貧下中農在“馬到難回頭”的石坡上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經過一個冬、春的奮戰,建石埂台地30畝,當年建成,當年高產,1969...
1961年5月,崔廟區轄崔廟、邵寨、石坡3個公社。2011年末,崔廟鎮轄崔廟、盆窯、項溝、索坡、南竹園、翟溝、石井、車場、石坡、徐老莊、王宗店、白趙、栗樹溝、王泉、盧莊、界溝、鄭崗、鄭莊、寺溝、邵寨、南馬寨、丁溝22個村民委員會,設有28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1年10月,崔廟鎮轄2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
街村、柳灣村、善莊村、寺後村、乾溝村、王三溝村、老景莊村、小景莊村、達店村、七樹溝村、張灣村、庹莊村、油房莊村、小康莊村、四里店村、老模溝村、小店村、余莊村、三關廟村、碾盤莊村、周廟村、花栗山村、吳莊村、前坪村、賀莊村、白廟溝村、秦家莊村、郭溝村、青石坡村、維摩寺村。
2、傳統村落在選址、規劃等方面,代表了所在地域、民族及特定歷史時期的典型特徵,並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歷史以及考古的價值,並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相協調,承載了一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狀況 在2000年,中國自然村總數為363萬個,到了2010年銳減為271萬個,僅僅10年內減少90萬個,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
小海、永和、柴河、天城門、小寨、新莊、五里、石碑、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化樂、十里、南山、鹽井、八家、火石坡、關嶺、新街、三合、安樂、沙堤、安江、古城、三槐、團山、梁王、海晏、福安、大西、鐘貴、文家河、回龍、石龍、孫家壩、宋家營42個行政村;下設282個行政村(居)民小組、299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