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斑須蝽,Dolycoris baccarum (Linnaeus),屬半翅目蝽科斑須蝽屬的一種昆蟲。分布在中國各地。寄主於小麥、大麥、粟(穀子)、玉米、白菜、油菜、甘藍、蘿蔔、豌豆、胡蘿蔔、蔥及其他農作物。 以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嫩莖及穗部汁液。莖葉被害後,出現黃褐色斑點,嚴重時葉片捲曲,嫩莖凋萎,影響生長,減產減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麥田斑須蝽
- 拉丁學名:Dolycoris baccarum (Linnaeus)
- 別稱:別名細毛蝽、臭大姐。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半翅目
- 科:蝽科
- 屬:斑須蝽屬
- 種:麥田斑須蝽
- 分布區域:中國各地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危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8一13.5mm,寬約6mm,橢圓形,黃褐或紫色,密被白絨毛和黑色小刻點;觸角黑白相間;喙細長,緊貼於頭部腹面。小盾片末端鈍而光滑,黃白色。
生活習性
內蒙古一年2代,以成蟲在田間雜草、枯枝落葉、植物根際、樹皮及屋檐下越冬。4月初開始活動,4月中旬交尾產卵,4月底5月初幼蟲孵化,第一代成蟲6月初羽化,6月中旬為產卵盛期;第二代於6月中下旬7月上旬幼蟲孵化,8月中旬開始羽化為成蟲,10月上中旬陸續越冬。卵多產在作物上部葉片正面或花蕾、果實的苞片上,多行整齊縱列。初孵若蟲群聚為害,2齡後擴散為害。
危害
主要為害小麥,其次是水稻、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白菜及禾本科雜草、果樹等。近年來在山西省種植的小麥一般被害率為18%,重者可達50%以上。該蟲以成、若蟲刺吸植株的汁液,受害莖、葉變黃,嚴重時葉片捲曲,嫩莖凋萎,籽粒批瘦。
防治方法
成蟲集中越冬或出蜇後集中為害時,利用成蟲的假死性,震動植株,使蟲落地,迅速收集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