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格克效應
- 外文名:McGurk effect
- 別稱:McGurk-MacDonald effect
- 提出者:哈利.麥格克、約翰.麥克唐納
- 提出時間:1976年
- 套用學科:認知心理學、普通心理學、語言學
- 適用領域範圍:言語知覺的運動理論、認知心理學
- 適用領域範圍:發展心理學
實驗背景,二、影響因素,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其他因素,其他語言,聽力障礙,嬰幼兒,語言缺損,視力受損,閃光幻覺,
實驗背景
20 世紀70 年代中期,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of Surrey) 的心理學家哈里·麥格克(HarryMcGurk) 和約翰·麥克唐納(John MacDonald)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給自願者放映的一部影片中,一個音節“ga”在配音時發作了“ba”,而自願者稱聽到的音節是卻是“da”。這樣一來,視聽信息聯手創造出了第三種全新的聲音,這個過程現在被叫做“麥格克效應”(McGurk effect)。1976年這兩位心理學家在學術雜誌《自然》上發表了關於該現象的論文“Hearing Lips and Seeing Voices”
這個現象的發現其實是一場意外,麥格克和他的助手麥克唐納要求技術人員用不同的口語因素給視頻配音進行研究兒童在不同發展階段對語言的不同看待。而當視頻開始播放的時候,無論是研究人員還是技術人員都聽到了第三種音素而不是一種或者兩種。這是大腦對於來自眼睛和耳朵所提供的矛盾信息的努力猜測,這個理論也證明眼睛(視覺信息)對於大腦意識與知覺的影響比其他感覺器官所提供的信息更大。
韋勒姆(Wareham)和賴特(Wright)200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視覺信息的不一致可以改變對於口語發音的感知,這表明了麥格克效應可能在人們生活中許多外在感知上產生影響。
二、影響因素
內在因素
- 腦部傷害
兩個大腦半球攜手合作,能夠整合來自視覺和聽覺所接收的語言信息。麥格克效應更有可能發生在右腦觀測人臉、左腦觀察文字的右利手人們身上。
當人們的左側大腦發生病變,視覺特徵對於理解語言以及在言語(speech)和語言治療(language therapy)上有很大幫助。左側大腦半球病變的人們比正常的對照組表現出更明顯的麥格克效應,視覺信息強烈的影響著這類人的語言感知。如果左腦半球出現損傷會導致語言感知的視覺節斷性缺少,缺少對麥格科錯覺的易感性。
右腦半球有所損傷的人,雖然他們任然有能力整合產生麥格克效應的信息,但是在只有視覺(visual-only)和視聽(audio-visual)的集成任務上便顯出有所減值。當聽覺信號較弱,隱約能夠聽見時,視覺刺激的出現可以用來提高理解的水平。因此,右腦半球出現病變的人們比正常的對照組出現的麥格克效應較弱。 - 疾病
(1)誦讀困難
(2)特殊語言障礙
(3)誦讀困難
(4)自閉症譜系障礙
(5)阿爾茨海默病
(6)精神分裂症
(7)失語
外在因素
- 交錯配音
- 口型能見度
- 視覺分心
- 音節結構
- 性別差異
- 語言的熟悉程度
- 期望程度
- 自我的影響
- 時間同步
- 物理任務分流
- 凝視
其他因素
其他語言
人們掌握的所有語言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語言感知的視覺信息,但是麥格克錯覺的強度可以在語言之間相互切換。麥格克效應在聽荷蘭語、英語、德語、義大利語的程度強於聽漢語和日本語。大多數的語種差異間的麥格克效應研究是關於英語和日語,但是聽日語時產生的麥格克效應比聽英語時要少很多。在文化實踐上,日本人講話時避免面部的直視和語言上音調和音節的不同對該效應產生影響。中國人和日本人的社會環境和語言思維模式較像,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在交流中很難以感覺到其視覺線索,在這一點上,英語交流者更容易受到該效應的影響。研究還表明,日語交流者所接受的視覺影響在六歲之後並不呈發展增加趨勢,這一點和英語交流著一樣。日語聽眾比英語聽眾更能夠識別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之間的不相容之處,這個結果可能和因為日語中沒有輔音有關。但是在嘈雜的環境中講話,如果只接收聽覺刺激使人不知所云,這時候也同樣受到的麥格克效應。在經過測試的語種中,麥格克效應對每一種語言知覺都起作用。
聽力障礙
關於該效應的實驗已經進行到聽覺障礙的人士以及某些人工耳蝸植入患者,這些個案的研究結果主要表明來自語言刺激的視覺信息比聽覺信息的更重要。和正常聽力的個人相比,單音節對於聽力障礙的人士是相對不一樣的,多音節(一個詞)除外。關於McGurk實驗,人工耳蝸使用者和正常聽力者同樣會對從雙唇收到的聽覺刺激和從軟齶收到的視覺刺激產生同樣的反應。然而當從牙齒磨動傳來的聽覺刺激轉錄到雙唇摩擦的視覺刺激是不一樣的。儘管在某些方面有很大不同,麥格克效應在聽力受損或者使用人工耳蝸的情況下存在。
嬰幼兒
通過測量嬰幼兒對視聽刺激(audiovisual stimuli)目標的注意,麥格克效應也能在其身體有一致的體現。從幾分鐘到幾天,嬰兒便能模仿成人的面部動作,而且幾周內出生的嬰兒便能辨別嘴唇動作和講話的聲音。4個月的嬰兒便能被發現證明麥格克效應的存在,但更多地證據來自5個月以後。通過嬰兒對目標刺激習慣的過程,進而轉換這個刺激(或者它的一部分,例如: ba-voiced/va-visual to da-voiced/va-visual)來回響模擬麥格克效應的實現。麥格克效應的強度發展模式從童年期持續增加一直到延續至成年期繼續發展。
語言缺損
早有研究表明,特殊語言損傷(SLI)患兒在聽覺言語感知方面有困難。
言語感知同樣包括聽覺和視覺信息的整合。對五十六名學前兒童(一半伴有特殊語言損傷,一半沒有)進行了研究,以檢測其聽—視整合效應。兒童們觀看和聆聽了一名女性發[bi] 和 [gi]的視頻片段剪輯。他們也聆聽了同一名女性發[bi], [di], 和 [gi]的音頻片段剪輯。研究通過從聽覺上呈現一個[bi]以及從視覺上呈現一個[gi],來測試視覺輸入對言語感知的影響,這樣易於改變音位認知(麥格克效應)。 結果表明,兩組兒童在純聽覺狀態及一致的聽-視覺狀態下識別言語標誌時表現最好。在不相一致的聽-視覺條件下,語言能力正常組比SLI組表現出更強的麥格克效應。
視力受損
這與心理學上的“麥格克效應”不無關係。根據該效應,如果看到螢幕上出現的嘴型是ba、ba、ba,但是耳朵聽到的是ga、ga、ga時,大腦會把這兩種互相衝突的訊息中和起來,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因此,就聽到da、da、da了。早期研究認為,人們的各種感官區先各自獲取信息,然後經過大腦神經皮質綜合處理後形成了新的理解。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其實感知和理解過程是並發交錯進行的。
閃光幻覺
科學家們更仔細的了解了聲音誘發的閃光幻覺。當一個閃光把隨著兩聲嗶嗶聲的時候,人們有時候也會看到兩個虛幻的連續閃光。之前的試驗顯示當涉及到人們對於這種幻覺的傾向度時個體之間存在強烈的不同。英國倫敦大學的一位神經系統科學家班傑明-德-哈斯說道:有的人幾乎每次遇到伴隨有兩聲嗶嗶聲的閃光時都會出現幻覺,其他人幾乎從來都不會看到第二次閃光。
這些差異提醒德-哈斯和他的同事們或許看到幻覺和看不到幻覺的那些人的大腦結構存在差異。為了查明此事,研究人員通過磁共振成像分析了29個志願者的大腦而且用閃光和嗶嗶聲對他們進行了測試。這些志願者平均有62%的機會能夠看到幻覺,一些人只有2%的機會看到幻覺,而其它人則100%能看到。他們發現一個人大腦中與視覺有關的視覺皮層越小,就越有可能體驗到這種幻覺。
如果我們都看到同樣的事情,我們就會認為我們的感覺是完全相同的。研究結果證明並不是在每一種情況下都是這樣的,有時候你所察覺的事物取決於個體的大腦剖析。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幻覺能夠揭開大腦彌補視覺系統缺陷的一種方式。
視覺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並不完美,有一些事情對於視覺再現來說並不確定,特別是當一些事情發生的很快速時,比如說快速連續的閃光幻覺。推測這種視覺的不確定對於視覺區域擁有更少神經元比例的人更明顯,就好像一台擁有低像素的相機只能給你低質量的圖像。
如果這種猜測成立,那么較小的大腦視覺更多的藉助耳朵所提供的附加信息是完全講得通的。在真實世界中,光線和聲音的來源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把它們組合到一起是非常有利的。想像一下你在黎明的森林中散步並且嚇出了灌木叢中的一些動物。了解你正面對的是一隻刺蝟還是一隻熊的最佳策略就是把視覺信息和聽覺信息組合到一起,比如說小樹枝的移動和樹木開裂的聲音。
對於產生這種幻覺的根源了解仍然不多。比如說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個體差異能夠用大腦解剖學解釋。研究仍然未能解答剩餘的問題。未來的研究也能夠探索視覺皮層大小和視覺感知之間的關係是否針對於這種幻覺以及是否同樣適用於其它的視覺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