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轄青樹、荊竹坪等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48戶,有鄉村人口1058人,其中農業人口1058人,勞動力60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96人。
全村國土面積14.41平方公里,海拔209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2110毫米,適合種植包穀、水稻、茶葉、核桃、柿子等作物。有耕地面積2690.81畝,人均耕地2.54畝,林地11614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9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64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90.81畝(其中:田486.1畝,地2204.71畝),人均耕地2.54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161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51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9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以通自來水218戶,占87.9%,有3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2.1%)。有24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9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4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0戶(分別占總數的52.4%和40.3%)。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8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28輛。
到2008年底,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7.45萬元,占總收入的50.4%;畜牧業收入47.2萬元,占總收入的16.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37頭);林業收入21.4萬元,占總收入的7.3%;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116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0.5%),到省外務工3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48戶,共鄉村人口1058人,其中男性577人,女性581人。其中農業人口1058人,勞動力60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1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95人,參合率94%;享受低保15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8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63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48戶,占農戶總數的 10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90平方米,擁有教師10人,在校學生119人,距離鄉中學6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9人,其中小學生81人,中學生38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9人,其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1人。
村委會由村支書、主任、副主任、農科員、計生員組成,下設紅木樹等9個村民小組。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9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0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599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25.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6.3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無村集體經濟收入,基礎設施滯後,缺乏技術支掌,產業結構單一,人民民眾文化素質偏低。。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爭取項目,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大核桃、兩煙、畜牧業、重樓等各項產業的種植管理。。該村到2015年底,有14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地圖信息
地址:保山市龍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