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心村(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

麥地心村(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

麥地心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地處甸沙鄉西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尋甸縣城43公里。東鄰甸沙鄉蘇撒坡村委會,南鄰甸沙鄉甸沙村委會,西鄰甸沙鄉興隆村委會,北鄰金源鄉。轄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85戶,有鄉村人口1833人,其中農業人口1833人,勞動力126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18人。全村國土面積18.12平方公里,海拔2129米,年平均氣溫13.1 ℃,年降水量1098 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全村有耕地面積2102畝,人均耕地1.15畝,林地13288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6元。該村屬於相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烤菸、玉米、洋芋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麥地心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自治縣甸沙鄉
  • 人口:1833人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甸沙鄉麥地心村,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人文地理,村務公開,發展重點,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西舍路鄉麥地心村,甸沙鄉簡介,地理位置,國土面積,耕地面積,甸沙鄉人口數據,甸沙鄉特色農產品,農村信息站,甸沙鄉超市,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甸沙鄉麥地心村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02畝(其中:田38畝,地2064 畝),人均耕地1.16 畝,主要種植 烤菸、玉米、洋芋 等作物;擁有林地 1328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3畝,主要種植黃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95畝,其他面積1129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16戶通自來水,有25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3.4%)。有485戶通電,有15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9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2.8%和60.8%)。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機車176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0畝,有效灌溉率為 1.22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2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6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7戶;建有小水窖10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8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2萬元,占總收入的66.5%;畜牧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6.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716頭,肉牛293頭,肉羊298頭);林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1.3%;第二、三產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12.1%;工資性收入7.6萬元,占總收入的1.7%。農民人均純收入1046元,農民收入以烤菸、玉米、洋芋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6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62人,到省外務工1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85戶,共有鄉村人口1833人,其中男性952人,女性881人。其中農業人口1833人,勞動力126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人,占人口總數的1.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2人,參合率87.4%;享受低保3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25戶,占農戶總數的26 %。

人文地理

該村隸屬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地處甸沙鄉西北邊,村委會所在地為麥地心村,因村居麥地正中心,故稱“麥地心”。距甸沙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尋甸縣城43公里。東鄰甸沙鄉蘇撒坡村委會 ,南鄰甸沙鄉甸沙村委會,西鄰甸沙鄉興隆村委會,北鄰金源鄉。
該村現有農戶485戶,共有鄉村人口1833人,其中男性952人,女性881人。其中農業人口1833人,勞動力1267人。該村是純漢族村。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3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87.7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7830個(勞均6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407.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全村委會經濟結構簡單,以種植、養殖業為主,整體水平低下。二是耕地面積較少,糧食只能自給自足。三是經濟收入偏底,缺乏後續產業。四是文化教育落後,衛生條件較差,部分村落交通不便,人畜飲水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進一步改善各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穩定各村烤菸生產面積 ,提高生產質量,逐步擴大種植、養殖規模,提高種植技術,積極扶持各村發展經濟林果業,逐步發展勞務經濟途徑,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1046元增加到1400.00元。

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西舍路鄉麥地心村

麥地心村隸屬於西舍路鄉西舍路村委會行政村,距離西舍路村委會11公里,距離鄉府11公里,國土面積0.46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26℃,年降水量104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131畝,其中人均耕地1.98畝;有林地3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6戶,有鄉村人口66人,其中農業人口66人,勞動力4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0人。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70萬元,占總收入的69.5%;畜牧業收入1.50萬元,占總收入的9.7%;林業收入0.20萬元,占總收入的1.3%;第二、三產業收入2.70萬元,占總收入的17.5%;工資性收入0.40萬元,占總收入的2.6%。農民人均純收入1621.00元,農民收入以烤菸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在省內務工1人。
麥地心村(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

甸沙鄉簡介

地理位置

甸沙鄉地處東經103°.00''-103°.00'',北緯25°.33''´-25°.54'',位於尋甸縣城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是1980年由尋甸的金所、金源、六哨、鳳儀、功山五個鄉(鎮)的邊遠貧困村(辦)劃分組建而成,是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山區鄉,屬全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

國土面積

全鄉國土面積205.32平方公里,海拔在1640—2896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為14.5℃。全鄉轄9個村委會,93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共有總人口18540人(其中農業人口18140人)。其中少數民族(回、苗、彝)4596人,占總人口的25%。

耕地面積

甸沙鄉共有耕地32280畝,(其中水田2715畝,旱地29565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和馬鈴薯;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藥材。2006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45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1028元,糧食總產量807萬公斤,全鄉實現財政總收入223萬元。

甸沙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7628

9318

8310
家庭戶戶數
4512
家庭戶總人口(總)
17628
家庭戶男
9318
家庭戶女
8310
0-14歲(總)
5168
0-14歲男
2853
0-14歲女
2315
15-64歲(總)
11522
15-64歲男
5968
15-64歲女
5554
65歲及以上(總)
938
65歲及以上男
497
65歲及以上女
44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7510

甸沙鄉特色農產品

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烤菸,油菜,藥材

農村信息站


六哨鄉農林水綜合中心農業科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尋甸仁德鎮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尋甸縣塘子鎮信息服務站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尋甸縣倘甸鎮信息服務站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甸沙鄉超市

橋頭小賣部 尋甸縣甸沙鄉海尾村委會海尾2社
王家山商店 尋甸縣甸沙鄉興隆村委會王家山
甸沙鄉麥地心村應勤門市部 尋甸縣甸沙鄉麥地心村
甸沙鄉甸沙村甸沙鄉村級服務社 尋甸縣甸沙鄉甸沙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