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穆考克(Michael Moorcock)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他童年最初的記憶就是一座被閃電戰蹂躪的倫敦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克·穆考克
- 外文名:Michael Moorcock
- 出生地:倫敦
- 性別:男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獲獎記錄,註解,
人物經歷
麥克·穆考克(Michael Moorcock)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他童年最初的記憶就是一座被閃電戰蹂躪的倫敦城。在經歷了復仇武器(V-bomb)的狂轟濫炸後他家四周滿目瘡痍,他相信自己喜愛扭曲、變化的視覺場景多少與那段時間裡每天他一出家門就發現眼前面目全非有關。他在倫敦長大,這座都市給他的印象就是圍繞著聖保羅大教堂和其他建築的一堆堆廢墟。
要想像舊時的倫敦的摸樣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他最早的閱讀書籍不是來自家族藏書(比如埃德加·萊斯·伯勒斯,喬治·伯納德·肖,愛德華·李斯特·阿諾德——他打趣道自己還以為所有作家的名字都至少有三部分,因此在早期出版的書里他的名字中包括了他的中名或其大寫)就是他能從當地的有償圖書館裡借到的任何書本。“那是暢銷小說的金礦,”他說,“從探案懸疑類到科學幻想類,從盧比·M·阿瑞斯到P·G·沃德豪斯應有盡有[注1]。”後來他又在公共圖書館裡發現了阿爾道斯·赫胥黎,H·G·威爾斯,默文·匹克,維吉尼亞·伍爾芙和安格斯·威爾森[注2]。他對年齡比自己還大的流行雜誌也情有獨鐘。迄今他還廣泛收集了英國雜誌如《匹亞森故事》(Peason’s),《線索》(The Strand)和《小人國》(Lilliput),以及數量可觀《阿耳工西》(Argosy)[注3]和其他一些當年暢銷一時的美國流行短篇小說雜誌。他一連好幾年不斷通過郵購方式收集大約三十年前出版的冒險小說周刊如《磁石》(Magnet),《顫慄小說》(Thriller)和《傑克聯盟》(Union Jack)等,而且他買起來總是按照期號順序以便保持故事的連貫性和系列性。他後來在英國二手書店裡發現了美國科幻驚悚小說,立刻成了《行星》(Planet)和《驚悚故事》(Startling Stories)的忠實讀者。在當年閱讀中麥克·穆考克喜愛時間最長的角色是世界上第二偉大的偵探塞爾斯汀·布雷克(Sexton Black)的勁敵白子詹尼斯(Zenith),其故事最早出現於19世紀90年代。穆考克以他為基礎塑造了美爾尼博內的艾爾瑞克(Elric of Melniboné),並寫了大量向布雷克和詹尼斯致敬的小說。
還是青青少年的時候他就出版了不少同人小說,比如《逆黨無敵》(Outlaws Own),16歲時開始編輯他的第一本專業雜誌《泰山大冒險》(Tarzan Adventures),引入文字故事和漫畫融合在一起的編寫模式。上世紀60年代他正式從事編輯行業,對塞爾斯汀·布雷克圖書館多有貢獻,還寫了許多關於羅賓漢、迪克·特平,野牛比爾,科特·卡森,公鹿瓊斯,道克法特·迪科森,英國皇家陸軍航空隊(RFC)的故事[注4],以及維京人卡爾(Karl)的小說和漫畫。按他本人的話來說,在民間英雄這塊上他起步很早。同時,在英國科幻雜誌和其他領域,特別是艾爾瑞克這個角色,他都頗受好評。
到1964年的時候他已經接過了《新世界科幻》(New Worlds Science Fiction)的編輯重任,這本刊物是後世所稱的科幻界“新浪運動”(New Wave)的主力軍。《新世界》因為使用當時社會“禁忌”的故事和主張而與政府、零售商之間糾葛不斷。在穆考克看來,這點使得《新世界》比之其他科幻雜誌,反倒與《常青評》(Evergreen Review,著名前衛文學和藝術雜誌)有更多共同處。他致力於發掘新的文學樣式,用它們承載現代主義無法完成的現代題材。科幻紮根在通俗樣式中卻可以包容有思想富智慧的觀念,它似乎為探索之路的提供了理想的出發點。從這個角度而言,《新世界》或許是第一本後現代主義雜誌。《新世界》在英國影響深遠,不僅攪動了科幻世界更波及一般文化領域。穆考克的小說在60~70年代贏得了數枚重要獎項,他最終放棄了編輯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小說創作上,比起流派性來他更注重小說的文學價值。
在80年代中他撰寫了《拜占庭滄桑》(Byzantium Endures)和《迦太基歡笑》(The Laughter of Carthage)二書同屬一個四部曲系列,意圖從一位狡猾刁怪卻多少有點討人喜歡的騙子匹亞特上校(Colonel Pyat)的視角追尋納粹大屠殺的根源。他紀念自己故鄉的作品《吾母倫敦》(Mother London)曾被提名參加英國最高文學獎惠特布萊德獎(Whitbread Prize)的冠軍角逐(同時被提名的另兩部分別是羅旭德的《撒旦之詩》和恰特溫的《烏茲》[注5])。
穆考克隨後不僅推出了純文學小說《耶路撒冷號令》(Jerusalem Commands)和《城中之王》(King of the City)也寫了新的艾爾瑞克系列小說《盜夢賊之女》(The Dreamthief’s Daughter)[注6]和幾部向大師致敬的小說:如獻給利·布萊凱特(Leigh Brackett)的《沉默要塞的失蹤女巫》(Lost Sorceress of the Silent Citadel),獻給柯蘭·道爾(Conan Doyle)的《德克薩斯人的榮譽》(The Affair of the Texan’s Honour)。而西頓·博格(Seaton Begg)的小說出現在他的小說集《夢幻港灣》(Fabulous Harbors)和《麥克史溫尼的雜誌》(McSweeney’s Magazine)中,其中包括了《七貞女記》和《納粹的金絲雀事件》(The Affair of the Seven Virgins, The Case of the Nazi Canary)。他還為他的著名角色吉瑞·科尼利厄斯(Jerry Cornelius)[注7]新寫了幾篇故事,最新的一個中篇是《焚燒大教堂》(Firing the Cathedral),這些都收錄在《吉瑞·科尼利厄斯的數度生命和時光》里(The Lives and Times of Jerry Cornelius),於2003年秋天問世,以及他的最後一本艾爾瑞克系列小說《白狼之子》(The White Wolf’s Son)[注8]。他還常常為英國的《衛報》和《觀察者報》供稿。
譯者補充:
穆考克出生於1939年,第一本小說出版在1962年,迄今出版了超過80部小說和非小說書籍。除了寫作外酷愛搖滾音樂,不僅和自己的樂隊“深度注射”(Deep Fix)出過兩張專輯和不少單曲,還曾經為小有名氣的“鷹風”(Hawkwind)樂隊和“藍貝黨”(Blue Öyster Cult )寫詞、出唱片甚至同台表演。
個人生活
麥克·穆考克有過三次婚姻,現在和他最長久的妻子玲達·史蒂爾(Linda Steele)相伴,名為索非、凱瑟琳和馬克斯(Sophie,Katherine,Max)的三個孩子都系第一任妻子小說家希拉蕊·貝麗(Hilary Bailey)所生,有兩個孫子/女,未來會有更多呱呱墜地。他們夫婦在西班牙和德克薩斯都買了房子,長期居住在英格蘭。
獲獎記錄
1966年,因編輯《新世界科幻》獲得英國科幻協會獎(the BSFA Awards)。
1967年,因《看這人》(Behold the Man)獲得星雲獎。
1974年,因《玉像之眼》(The Jade Man's Eyes,即《航嚮往昔》,是為《命運汪洋上的水手》組成部分,Sailing to the Past,Elric Saga系列)獲得英國奇幻獎(British Fantasy Awards)下屬最佳短篇故事獎。
1975年,因《寶劍與駿馬》(The Sword and the Stallion,被收入《銀手王子科倫》)獲得英國奇幻獎下屬奧格斯特·德蘭斯(小說)獎(August Derleth)。
1976年,因《空洞之地》(The Hollow Lands,被收入《時間盡頭的舞者》)再次獲得奧格斯特·德蘭斯(小說)獎。
1977年,因《吉瑞·科尼利厄斯四部曲》(Jerry Cornelius Quartet)獲得英國《衛報小說獎》(The Guardian Fiction Prize)。因《命運汪洋上的水手》(The Sailor on the Seas of Fate,屬於Elris Saga系列)獲得世界奇幻獎(World Fantasy Award)提名。
1978年,因《格洛瑞蛾娜》(Gloriana)獲得約翰·W·坎貝爾獎(John W. Campbell Award)。
1979年,因《格洛瑞蛾娜》(Gloriana)獲得世界奇幻獎。
1988年,因《吾母倫敦》被提名惠特布萊德獎(Whitbread Prize)。
1993年,英國奇幻獎下屬最佳評審獎(Committee Award)。
2000年,世界奇幻獎終生成就獎。
2002年,名列科幻奇幻名人堂(The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Hall of Fame)。
2004年,美國恐怖小說家協會的布萊姆·斯托克終身成就獎(Bram Stoker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4年,法國的烏托邦終生成就獎(Prix Utopia)。
註解
註解1:埃德加·萊斯·伯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喬治·伯納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愛德華·李斯特·阿諾德(Edward Lester Arnold),盧比·M·阿瑞斯(Ruby M Ayres),P·G·沃德豪斯(P G Wodehouse)。
註解2:阿爾道斯·赫胥黎(Alldous Huxley),H·G·威爾斯(H G Wells),默文·匹克(Merbyn Peake),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安格斯·威爾森(Angus Wilson)。
註解3:Argosy:原為希臘神話里講述伊阿宋盜金羊毛的故事,後比喻大寶船和財富。
註解4:Dick Turpin:英國18世紀的神秘強盜。
Buffalo Bill:原名William Frederick Cody,19世紀美國西部傳奇歷史人物。
Kit Carson:19世紀美國西部傳奇歷史人物。
Buck Jones:原名Charles Frederick Gebhart,19世紀美國西部傳奇人物。
Dogfight Dixon:《顫慄畫館》(Thriller Picture Library)雜誌上的一個漫畫連載。
註解5:羅旭德的《撒旦之詩》Rushdie,Satan’s Verses,恰特溫的《烏茲》,Chatwyn,Utz。麥克·穆考克曾在自己的網站上詬病當年Rushdie之所以最後折桂全賴評審徇私,他最引以位豪的獎項是由英國《衛報》上獨立評論家評選的《衛報小說獎》(The Guardian Fiction Prize)哈哈~
註解6:以及《史克瑞林之樹》(The Skrayling Tree)和《白狼之子》(The White Wolf’s Son)。穆考克的奇幻小說重頭戲“永恆鬥士”(Eternal Champion)的中心是多元宇宙(Multiverse),裡面沒有絕對善惡,只有Chaos和Law無休無止的衝突和兩者達到平均的Balance,整個多元宇宙仿佛一棵大樹,生長出無數個枝椏和花朵就是一個個世界,彼此間有相似又不同,除了可以在所有世界裡翱翔的龍外,每種智慧生物都在不同世界裡有不同的化身,這些生物生活在多元宇宙中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世界。只要他們的信念夠強,夢想就會成為現實,就脫離的原來世界形成新的世界,猶如枝幹上的分杈,綻開新的花朵。永恆鬥士為多元宇宙的平衡效力,其化身千萬,不論是屬於Chaos還是Law都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裡有意無意地維護平衡,既不扼殺代表無窮創造力的Chaos又不讓它因為自身的瘋狂無序而自我毀滅,既要建立規則又不能讓規則僵化成為死律。Elric這個角色最早出現在60~70年代,他是Lords of Chaos的鬥士,Lords of Chaos又稱為Lords of Entropy,而entropy正是新浪運動的一大主導思想,即認為宇宙將走向“熵”,這種傾向會反映到人類社會中。無怪Elric的命運總是走向混亂和滅亡,但他的性格上又具有許多矛盾,不甘心讓混亂主宰一切,最後違背自己的立場,吹響命運號角喚來Lords of Chaos的失敗。他雖然有命運弄人、搶天呼地的古代悲劇色彩,又有不斷拷問靈魂,尋求存在目的的現代悲劇意義。這或許是Elric這個角色不僅在當時,當然“永恆鬥士”系列也不儘是悲壯的英雄故事,比如《時間盡頭的舞者》(The Dancers at the End ot Time)就是一部充滿了浪漫、華麗、風趣、譏誚和一點點深邃的憂傷的故事,非線性的時間觀和無秩序的空間讓人驚嘆作者的想像力和幽默感。
註解7:穆考克本人最喜歡的“永恆鬥士”化身之一,是個似有若無的殺手,其故事曾經被拍成電影。
註解8:已經於2005年7月中旬出版,這也是浩浩40餘年,多達15卷合集以上的“永恆鬥士”系列小說的最終篇章。
以上選自Michael Moorcock的Wizardry and Wild Romance: A Study of Epic Fantasy(2004年新版)書後的About the Author。部分英文名字標註在註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