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賢鎮(麟遊縣招賢鎮)

招賢鎮(陝西省麟遊縣招賢鎮)

麟遊縣招賢鎮一般指本詞條

招賢鎮位於麟遊縣中南部。轄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招賢村,距縣城27千米。306省道公路過境。

【閣頭寺鄉】位於麟遊縣西北部,距縣城39千米。1949年設閣頭寺鄉,1959年改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67年更名紅光公社,1969年復稱閣頭寺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05.1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閣頭寺、賈家河、南屋、郭家河、丹樹、鞍子坪6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招賢鎮
  • 位於:麟遊縣中南部
  • 面積:133.3平方千米
  • 人口:0.7萬人
沿革,概況,區位,歷史面貌,經濟建設,農業產業,基礎設施,鄉辦企業,招商引資,

沿革

1949年設招賢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33.3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招賢、板橋、東家咀、大嶺、高莊、永豐、犁家溝、竹林8個行政村。1997年,招賢鄉改為招賢鎮。2001年,撤銷閣頭寺鄉併入招賢鎮。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610329102:
~200 121招賢村
~201 220高莊村
~202 220永豐村
~203 220竹林村
~204 220大嶺村
~205 220梨家溝村
~206 220板橋村
~207 220東家嘴村
~208 220閣頭寺村
~209 220南屋村
~211 220丹樹村
~212 220郭家河村
~213 220安子坪村

概況

招賢鎮位於麟遊縣中南部。轄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招賢村,距縣城27千米。306省道公路過境。
【閣頭寺鄉】位於麟遊縣西北部,距縣城39千米。1949年設閣頭寺鄉,1959年改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67年更名紅光公社,1969年復稱閣頭寺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105.1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閣頭寺、賈家河、南屋、郭家河、丹樹、鞍子坪6個行政村。

區位

招賢鎮位於陝西關中西部,寶雞市東北部,屬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地處麟遊縣城以西27公里處,崔丈公路,崔西公路穿境而過,村村道路暢通,交通十分便利,是麟遊縣西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要塞。唐朝李世民曾在此設“招賢館”廣招賢才而得名。全鎮轄13個行政村,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546人,其中農業人口10313人,總面積219.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027畝.

歷史面貌

招賢鎮:位於城西26公里處。北通閣頭寺,丈八寺。據傳,唐貞觀時,在此設館招賢,故名“招賢”。清乾隆時,有店鋪、作坊數十家。民國初年,街坊遭匪焚燒了大半,剜民國十九年(1930)重建集市,次年又建立糧食集兩處,相繼辦起藥鋪、雜貨鋪、油坊、燒坊等,到民國三十年(1941),鎮上有街坊200多間,藥鋪5家,客店4家,布匹百貨兩家,油鹽雜貨鋪4家,還有飯館,酒店,肉架子,籮籠,鞍場,鐵業鋪子,油坊,豆腐坊,糧食集等。
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一直是區、鄉地方政權機關的所在地。近年來,逐步建設,街道向南延伸了一里多,大橋西段又增建了學校,郵電所,食品站等單位,街道呈“人”字形,占地面積380畝,房屋建築面積11720平方米,其中磚木結構6680平方米,磚土木結構5040平方米。1978年通了高壓電,抽水、磨麵、榨油、修理業等用電作動力。1984年全鄉民眾集資六萬元,在鄉政府南側修建舞台一座,鋼混梁,磚體牆、馬賽克瓷片貼面,建築面積320平方米。先後辦起了木器廠,磚瓦廠,修配廠,糕點加工廠,貿易貨棧,油坊,豆腐坊,縫紉,理髮等服務行業。有幼兒班,國小,中學(六十年代到七十代設有農業中學、高中),文化站,電影隊,放大站,有地段醫院,診所,藥材商店,派出所,郵電所,食品站,獸醫站等20多個單位,半農半商的個體戶開有鐵業,木業,修理,小百貨,飯館門面12家。常住總人口736人,其中農業人口535人。

經濟建設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招賢鎮小城鎮建設步代的加快和經濟發展,招賢鎮鎮黨委、鎮政府按照“主攻畜牧、狠抓林果、扶貧開發、建設城鎮”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帶領全鎮廣大幹部民眾,團結拼搏,艱苦創業,使全鎮經濟社會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2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1元,人均產糧841公斤。經過近年來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建材製造、銷售為主的工業經濟和以糧食、牧業、烤菸、蔬菜、乾雜果為主的農業產業化格局。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商貿流通日益活躍,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招商引資步伐加快,鎮域經濟持續發展。

農業產業

積極實施“畜牧富民”工程。按照“擴展規模、改育並舉,鎮抓大村、大戶,村抓小戶精養”的原則,建起標準化布爾羊示範小區3個,肉牛育肥合作社1個,布爾羊存欄3.65萬隻,黃牛存欄1.1萬頭,畜牧業產值2760萬元,形成了多元化養殖、全面發展的格局。
依託自然優勢,發展乾雜果生產。全鎮每年可產核桃乾果200萬公斤,這銷到甘肅、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等省市。山杏、山桃也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來源,豐收年份可產杏胡20萬公斤,依託核桃和山杏適生區的區域優勢,以乾雜果生產為目標,發展以核桃為主的乾雜果5500畝,已成為今後富民強鎮的一大支柱產業。
積極實施“雙增”工程,做大做好烤菸、藥材、小雜糧、蔬菜四大產業,實現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目前。全鎮烤菸生產面積1360畝,藥材2000畝,紅羅卜、泮芋蔬菜生產達到了3000畝,培育發展以蕎麥,名優雜豆為主的小雜糧生產5000畝,已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新的增長點。

基礎設施

搶抓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有利時機,堅持扶貧開發相結合,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路子,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成移民新村10個,13個村完成了水、電、路、電視、通訊工程,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招商引資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鄉辦企業

本著“穩妥、實際、長遠”發展的原則,按照“招商引資,外向聯合”辦企業的思路,加快鄉辦企業發展步伐,目前全鎮共有鄉辦企業4家,年產值105萬元,其中年產500萬塊磚的磚廠1家,年產200萬塊磚的磚廠1家,年產值20萬元的水泥製品廠1家,年產值15萬元的木材加工廠1家。

招商引資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措施,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以商引商”的辦法,不斷拓寬招商渠道。近幾年,共簽訂蘇香種植,磚廠建設,水泥製品加工,木材加工,肉免養殖等招商引資項目5個,契約引資135萬元,到位資金125萬元,占契約引資額的8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