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陽古瓷窯址

麗陽古瓷窯址

麗陽古瓷窯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西南21公里,遺址分布在麗陽鄉彭家村和麗陽村之間的瓷器山西坡和碓臼山南坡。燒造時間從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鎮市區以外—‘處相對集中的瓷器生產地。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麗陽古瓷窯址的發掘揭示了景德鎮地區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的窯爐由龍窯到葫蘆窯的變化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麗陽古瓷窯址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西南21公里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219-1-219
  • 時代:元代到明代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遺址意義,

歷史沿革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遺存

麗陽古瓷窯址的範圍較大,燒造時間從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鎮市區以外—‘處相對集中的瓷器生產地。該窯址發現並發掘元代晚期的龍窯窯爐和明代早期的葫蘆形窯爐各一座。
麗陽古瓷窯址位於景德鎮市西南21公里,遺址分布在麗陽鄉彭家村和麗陽村之間的瓷器山西坡和碓臼山南坡。該處瓷窯遺址的範圍較大,燒造時間從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鎮市區以外—‘處相對集中的瓷器生產地。該窯址發現並發掘元代晚期的龍窯窯爐和明代早期的葫蘆形窯爐各一座。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麗陽古瓷窯位於麗陽村碓臼山南坡,長24.3米,窯室最大的寬度4米,窯內未經擾亂的匣缽摞疊成柱狀,排列整齊,窯壁保存較好,這是迄今考古工作者首次發現未經開啟的元代瓷窯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龍窯窯爐型制比較特殊,火膛較深大,窯爐左右兩壁外弧,爐壁近火膛處微內縮,尾部砌成圓弧形且沒有龍窯常見的排煙孔等設施,這幾點都是明代典型葫蘆形窯的主要特徵。麗陽出土的元代晚期的龍窯窯爐形制揭示了龍窯向葫蘆形窯變化的過程,在陶瓷窯爐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景德鎮麗陽古瓷窯址景德鎮麗陽古瓷窯址
明代早期的葫蘆形窯爐位於彭家村瓷器山西坡,長10.9米,窯室最大寬度3.4米,窯門、火膛、窯床保存較完好。葫蘆形窯爐是明代景德鎮地區流行的燒造瓷器的窯爐,其圖像既見載於《天下開物》,在景德鎮明代御窯廠遺址和湖田明代窯址也發現有實例。
出土瓷器有五代青瓷,宋元影青瓷,元代青花和釉里紅,明代青花、仿龍泉釉、仿哥釉、黑釉、白釉瓷器等。器型有碗、盤、高足碗、高足杯、罐、執壺、爐、盞等。

遺址意義

該窯爐的發現填補了景德鎮御窯廠遺址發現的明初(洪武、永樂時期)葫蘆形窯和湖田窯遺址發現的明代中期(弘治時期)葫蘆形窯之間的空白,從葫蘆形窯自身型制展示的變化過程,也印證了《天工開物》對葫蘆形窯窯爐形制的記載,其史料價值尤為重要。同時,元代末年的龍窯和明代早期的葫蘆形窯爐遺蹟同見於‘個窯場,其本身就揭示了景德鎮地區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的窯爐由龍窯到葫蘆窯的變化過程。
明代早期民窯仿哥窯和仿龍泉釉瓷器是以往不為人所知的,這次發現豐富了學界對明代早期景德鎮地區民間窯場生產色釉瓷器品種的認識。而青花、白釉、仿哥釉、仿龍泉釉瓷器品類與造型的統一,又說明在同一座窯場內器物的形制並不因釉色品種的不同而有差異,這對陶瓷考古進行類型學研究尤其具有提示作用。同時,元代龍窯遺址出土的青瓷碗、盤和明代窯址出土的青花折腰盤、高足碗等器物的產地也是以往不知道的,這次發掘所得資料對研究傳世和出土的同時期青瓷、青花、仿龍泉釉和仿哥釉瓷器的產地均具有標尺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