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黃芩(麗江黃芩)

麗江黃芩(麗江黃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麗江黃芩,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麗江黃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的根。分布於雲南西北部。具有清熱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常用於更年期紅崩,內熱胎動不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行或斜行,肥厚,徑2-12毫米,內部黃色,常分叉。莖高20-36厘米,直立,多數,自根莖頂端生出,褐紫色,四棱形,被倒向小疏柔毛,不分枝,莖中部節間長1.8-3.6厘米。葉堅紙質,橢圓狀卵圓形或橢圓形,下部者較小,長1.3-3厘米,寬0.6-1.5厘米,先端圓鈍,有時微缺,邊緣大多在中部或中部以上有很不明顯的圓齒狀鋸齒或至近全緣,上面綠色下面較淡,上面被稀疏的緊貼的小疏柔毛或幾無毛,下面密被凹腺點,沿脈疏被小疏柔毛,側脈約4對,與中脈上面凹陷下面突出;葉柄極短或近無柄,長0-1.5毫米。花對生,在莖頂排列成頂生長6.5-12厘米的總狀花序;花梗長2-3毫米,與序軸密被平展具腺微柔毛;苞片下部者似莖葉,但較小而變狹,長1.2-1.6厘米,上部者變小,披針狀卵圓形或卵圓形,長3.5-10毫米,全緣,兩面均密被具腺微柔毛。花萼開花時長3毫米,外密被具腺微柔毛,常帶紫色,內面無毛,果時長5.5毫米,盾片段預告時半圓形,平展,高1.5毫米,果時豎立,反折,高3毫米。花冠黃白色、黃色至綠黃色,常染粉紫斑或條紋,長2.6-3厘米,外密被具腺微柔毛,內面無毛;冠筒近基部前方囊狀膨大,幾成直角膝曲,中部寬約2.8毫米,至喉部寬約6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內凹,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近圓形,寬達8毫米,兩側裂片卵圓形,寬2.5毫米。雄蕊4,二強;花絲扁平,下部被小纖毛。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子房柄短。花柱細長。子房光滑。成熟小堅果卵圓形,長1.75毫米,徑1.25毫米,黑褐色,具瘤,腹面中央具一果臍。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3100m的疏林,灌叢或草坡中。分布於雲南西北部。

主要價值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

更年期紅崩,內熱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

3-9g。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根莖及根,洗淨泥土,曬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