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手工製作的銅器猶如飄蕩在玉龍雪山上的一道美麗的彩虹,從久遠的歷史時空中隨著納西族在金沙江沿岸的定居而輝煌閃亮,金光四射倍顯富貴之氣的銅器,備受百姓的喜愛而流傳至今,成為麗江納西族的傳統民族工藝品,歷久而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麗江手工銅器
- 來源:麗江
- 追溯歷史:漢代墓葬中的青銅兵器
- 缺點:工藝流程比較複雜
簡介,手工制銅工藝流程,納西族銅器製作的傳承譜系,
簡介
麗江納西族製作銅器的歷史追根溯源可以到出土的漢代墓葬中的青銅兵器,而後則是明代木氏土司聘請的銅藝匠人傳入的中原手工製作銅器,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到清代及至民國鼎盛起來,城鄉都有打銅作坊,尤其是在大研鎮有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打銅街,有了名聲在外的銅匠世家“德榮昌”,其中的代表人物則是白沙楊氏家族的楊璞堅,號稱“銅匠楊伍”,其產品在麗江市場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供不應求,還遠銷川、康、藏等地。解放後,雖因鋁合金製品及機製品的湧入,手工打制銅器作坊萎縮,但其產品仍成為每年三月和七月傳統物資交流會上的搶手貨。至如今,隨著現代工業製品的大量湧入,手工打制的銅器不斷走向衰微,直至今日,麗江納西族已只剩“最後一個銅匠”了。
手工制銅工藝流程
相比較而言,手工制銅的工藝流程比較複雜。在民間,只有用松材燒制的木炭才能煉銅,打制銅器也是如此,其煉製過程由原銅礦石開始第一次冶煉,製成餅銅,再煉而成粗銅,三煉則成為精銅,加工上品器具則需第四次煉製。這樣,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冶煉,銅的純度越來越高,品質也越來越好,加之原銅礦中均有一定的含金量,過去沒有專門提取金的工藝,所以過去的銅器會越用越鋥亮。若在精銅中加入鋅錫鎳之類的成分,則可以打造如前所述的各種精製的手工藝品。
現今一般只採用電解銅作原料,經過一次冶煉後製成餅銅,而後四塊至五塊餅銅壘在一個相對較大的第一個餅銅中,層層壘起,讓第一個餅銅裹住其他壘在上方的餅銅,而層與層之間必須鋪上少許木碳灰,防止加熱時粘在一起。加熱後鍛打時需四至五個有力氣的男子,按順序輪流掄錘擊打,冷卻後又加熱,再捶打,如此多次反覆,則可錘打出器物的大體形狀,冷卻後就可分離成單個的粗坯,再經手藝高強的師傅千萬錘的敲打加工,才能打制出精確的器物形狀。以上所述方式適用於較大器皿(如火鍋、瓢、盆等)的打造。
若加工工藝品及精品銅器,則需比照設計好的圖稿剪下銅片,銅片要比圖稿略大,留出一定的加工餘量。初步錘打出銅製品的凹凸形狀,而後做鉛托,鉛托的作用是托住和固定需加工的銅片,以便進一步製作。其方法是:把粗加工過的銅片反向置於砂箱中,銅片的邊緣則留出一定的空隙,當已熔化的鉛液注滿其中時,溢出的部分即流入周邊的空隙中,形成包邊的狀態,從而固定住了銅片,冷卻後則可繼續加工(過去是用松香代替鉛做托)。銅匠師傅用錘擊、鏨刻、鐫鏤等工藝。是整個工藝中最關鍵的,當然也成為決定銅器質量和藝術性的決定因素,顯示了制器人工藝水平的高低。所用的工具有一把小錘和若干支鏨子,鏨頭有尖、圓、平、月牙形、花瓣形等多種,根據需要選用。銅匠師傅盡顯自己的才藝,別出心裁地雕刻出心中的圖案,做工優劣關鍵在此時。製作特殊形狀則需要焊接,如黃銅鎖、酒壺等。在接口處嵌入焊藥,放入爐中加溫,此時就需要集中全部精力觀察火候及器物,使之焊藥熔化又不損傷到器物本身,所需條件恰到好處時才能焊接上,否則前功盡棄。這就要求焊藥的配料、溫度與加溫的長短都與焊接質量密切相關。製作銅器的過程就是用最簡單的工具製造出最精美的器具及工藝品的過程,堪稱納西族製作手工藝品的奇蹟。
成品的最後一道工序叫做“點冷錘”和“出色”,銅製品成品表面會發黑或沾上雜質,因此需要洗出它的本色。其方法是:把紅土、鹽、水按一定的比例配製成溶液,均勻塗於器物內外,然後在火爐中均勻加溫到器物發紅,迅速把整件器物浸泡入冷水中,取出後的器物則會變成紫銅的本色,即為“出色”。因紫銅本身具有相對柔軟性,故常用的器物需一定的硬度,銅匠師傅必須把整個器物均勻錘擊,使之器物的硬度和亮度增加,此道工序稱“點冷錘”。如果是工藝品,則需浸泡在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的酸醋和鹽溶液中 4天至 5天,最後用木炭粉均勻擦拭,讓它呈現出色澤與光潔度。漂洗後晾乾,一定要挑晴天,才能晾曬出銅製品漂亮的色澤。
納西族銅器製作的傳承譜系
納西族手工製作的銅器可以追溯到漢代前後,但多限於青銅兵器。手工打制民用銅器則在明朝嘉靖年間木氏土司為加強日用品生產及建造寺廟的需要,向中原各地延請制銅工藝人才而傳入,並在清代逐漸鼎盛起來,有了楊德和楊浪昌創辦的“德榮昌”銅器商號,以及有了楊茂芳、“銅匠楊伍”等制銅技藝高超的執操人才。和善均的先祖和祥、和啟瑞、和秉珍、和為傑等直至父親和積寬曾有幸先後在其門下或在其傳人作坊中學徒,及至傳到他手中。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由於社會變化的原因,傳至他父親和積寬的時候,此項手工製作銅器的手藝已經是後繼乏人了。是他父親和積寬為了搶救傳承此項手藝,遂在白沙就地物色了和作良、木占東、和順文、段紹賢等為首的七八個人,在艱難的條件下促其學徒,歷時近 10年,終於有了薪火相傳的局面。只是後來,連這樣艱難的條件也沒有了,這些學徒才無可奈何地“棄藝從農” 去了,最後只剩下他父親和積寬這個“最後的銅匠”堅持了下來。
如今,他又有了賴以傳承下去的徒弟木文宇、李述賢、趙琪軍、和田茂。他們仍在麗江白沙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同時在許多難以想像的局面中意想不到地把納西族傳統的制銅工藝傳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