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尊

麒麟尊

麒麟尊又名銅犧尊、神獸尊,為春秋戰國時期貴族用的大型青銅酒器。外型似古代早期傳說中的麒麟,身上刻滿了“”的紋飾,背上盤著一條龍,尾上刻著一隻鳳,肚腹滾園。1991年7月出土於廣西賀州市沙田鎮龍中村紅珠山一座岩洞墓中出土,1995年被認定為國家一級甲等文物。現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麒麟尊
  • 出土地點:廣西賀州市沙田鎮龍中村
  • 館藏地點: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 所屬年代:春秋戰國
  • 原高:53.7厘米
  • :23.5厘米
  • 又名:銅犧尊、神獸尊
文物歷史,文物構造,文物價值,出土趣聞,相關信息,

文物歷史

戰國時代,能夠擁有如此精美陪葬品的墓主人都是貴族,而墓中沒有留下任何可以確定墓主人身份的文字信息,專家們依據麒麟尊及一同出土的青銅鼎、銅鼓銅罍銅盉、龍頭飾件、箕形器等器物的特徵,結合戰國時期墓葬的等級規矩,認為墓主人當為一位地位顯赫的文官。
麒麟尊麒麟尊
1996年,同樣是在賀州沙田河流域,一座周代刀形墓重見天日。墓中出土的鼎、罍、甬鐘、斧、矛、鏃、鉞、劍等青銅器,明確地顯示著墓主人的武將身份。
2300多年前,當甌駱大部分地區生產力尚處於原始落後狀況時,得益於瀟賀古道的交通便利,沙田河流域已經開始接受中原文化影響,在嶺南地區率先登上青銅鑄造技術巔峰。依據在嶺南地區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研究人員發現:賀州地區出土的青銅器,不論數量還是質量,均處於領先水平。

文物構造

外型似古代早期傳說中的麒麟,原高53.7厘米,寬23.5厘米,長50厘米,重21.5千克,肚腹滾園, 一幅福態,四腿盤骨俱健,極富動感,身上刻滿了一種叫“夔”的紋飾,十分華麗。背上盤著一條龍,尾上刻附著一隻鳳,鳳好奇地昂著頭,踮著腳,注視著前面的龍,是一件極其珍貴的古代藝術品,也是古代百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相互吸納融匯的產物。
麒麟尊尾部附鳳鳥,北部蟠龍,集中國古人創造的三大神獸麒麟、龍和鳳於一身,形態古樸、憨厚、祥和,表現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和楚文化交匯融合的歷史印記,見證了八步區古老而悠久的歷史。

文物價值

中國古代三大神獸是麒麟、龍和鳳,出土於賀州的是是三獸合一,神中之神。麒麟尊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龍、鳳、麒麟三大神獸集於一身。這尊戰國時期貴族所用的青銅酒器,最大的價值在於器形和紋飾表現出明顯的中原文化特徵,體型和盤龍、附鳳等雕飾則又顯露著濃郁的南越文化特點,堪稱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融合的典範之作。
麒麟尊出土以來,一直在國內外巡迴展出,至今仍在法國作文化交流。1996年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001年此器被複製放大豎於賀州的靈峰廣場,成為賀州的標誌物。2002年開始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旅遊紀念品限量發行。由於它造型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發行以來受到收藏者的青睞。《中國文物精華》一書和原國家文物局局長 張德勤專家稱譽,廣西賀州戰國神獸尊形體碩大,造型移植自西周的同類 器物而且有地方風格 ,在廣西出土,說明商周青銅文化的餘韻,在西周的百越地區尚未絕響,它是華夏族文化和百越文化相互交融的見證。 2003年《收藏》雜誌對麒麟尊作了詳細介紹。麒麟尊工藝精湛,造型獨特,不愧為中華民族古代藝術精品。

出土趣聞

麒麟尊的出土的岩洞墓距村寨僅有區區的數百米,人們經常在山上放牧,山下耕作,偏偏就沒有人發現距地面只有30米的山坡上有一個藏寶的岩洞。直到1991年7月初,一位村民發現地里將要成熟的花生有野獸糟蹋,便帶著獵槍去看守。終於看見一隻狐狸在地里挖花生吃。正要近前舉槍射擊時,機敏的狐狸立即逃跑,很快上到山坡鑽進了一個山洞。農民看得真切,追上去用大石頭將洞口堵死,然後回村邀來幾個夥伴,帶上鋤頭、鋼釺等工具前來捕捉狐狸。他們撬開一堆亂石之後,發現一個口徑1米多的岩洞口,裡面的岩洞高寬均4米左右,進深15米。他們進去點火一照,迎面一隻大“狐狸”雙目圓瞪定定地站立著,正要舉棒打去,但見火光下金光閃閃,才知道是假狐狸。他們當時不知道這是青銅麒麟尊,以為是黃金做的,接著他們發現還有青銅鼓、青銅箕形器等青銅器,以及貝幣、陶瓷器共33件(後經清理鑑定,這是一座戰國墓,出土的33件文物,全部都是二級以上的珍貴文物)。
這個神奇的故事,使這件神獸銅尊真的“神”起來了。

相關信息

2001年麒麟尊被複製放大豎於賀州靈峰廣場,成為賀州的標誌物。現放置於靈峰廣場的是一個用青銅製作放大6倍的複製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