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 麋鹿
- 拉丁學名:
- 別稱:四不象
- 界:動物界
- 種質外文名:David’s deer-3
- 科名:Cervidae鹿科
- 屬名:Elapurus 麋鹿屬
- 種名或亞種名:麋鹿
- 原產地: 中國.遼寧
- 來源地:中國江蘇
- 資源類型 :培育
- 功能特性:耐粗飼;優質
- 主要用途:肉;藥用;保健;研究教學;觀賞
- 氣候帶:溫帶
基本信息,外貌特徵,繁殖性能,生態條件,分布範圍,
基本信息
護照信息 | |||||
平台資源號 | 1322C0001000002716 | 資源編號 | CSDDLNA0101-001 | ||
種質資源名稱 | 麋鹿-1 | 資源別名 | 四不象 | ||
種質外文名 | David’s deer-1 | 科名 | Cervidae鹿科 | ||
屬名 | Elapurus 麋鹿屬 | 種名或亞種名 | 麋鹿 | ||
原產地 | 省 | 遼寧、華北等 | 國家 | 中國 | |
來源地 | 中國江蘇 | ||||
標記信息 | |||||
資源類型 | 培育 | ||||
功能特性 | 耐粗飼;優質 | ||||
主要用途 | 肉;藥用;保健;研究教學;觀賞 | ||||
氣候帶 | 溫帶 | ||||
基本特徵特性描述信息 | |||||
生活習性 | 放牧 | 繁殖周期 | 年產1胎 | ||
性成熟期 | 11-12月齡 | 生命周期 | 12-15年 | ||
形態特徵 | 麋鹿因其頭似馬、角似鹿、尾似驢、蹄似牛而稱“四不象”。成年公鹿體長小於140厘米,體重小於200千克;成年母鹿體長小於180厘米,體重小於100千克。僅雄鹿有角,頸和背比較粗壯,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趾間有皮腱膜,側蹄發達,適宜在沼澤地行走。夏毛紅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紅,並有白斑。 | ||||
具體用途 | 茸用;肉用 茸用;肉用 | ||||
海拔 | 300 | 經度 | 11420-11519 | 緯度 | 4150-4352 |
年平均溫度 | 6-11 | 年平均降水量 | 595 | ||
極端均高溫 | 26 | 極端均低溫 | -12 | ||
年平均濕度 | 52 | ||||
其它描述信息 | |||||
記錄地址 | 特性數據信息 | 圖像 | 如果有,參考同類圖片 | ||
收藏單位信息 | |||||
保存單位 |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江蘇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 單位編號 | 1322C0001 | ||
保存資源類型 | 活體;精子;卵子;胚胎;組織器官;生物分子 | 保存方式 | 保護區;保護場;低溫;其他 | ||
實物狀態 | 正常 | ||||
共享方式 | |||||
共享方式 | 公益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智慧財產權性交易共享;資源純交易性共享 | ||||
獲取途經 | 現場獲取 |
外貌特徵
麋鹿因其頭似馬、角似鹿、尾似驢、蹄似牛而稱“四不象”。成年公鹿體長140-200厘米左右,體重200-250千克左右;成年母鹿體長180-216厘米左右,體重100-150千克左右。僅雄鹿有角,頸和背比較粗壯,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趾間有皮腱膜,側蹄發達,適宜在沼澤地行走。夏毛紅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紅,並有白斑。
繁殖性能
繁殖周期為年產一胎,性成熟期約11-12月齡。雌獸的懷孕期為270天左右,是鹿類中懷孕期最長的,一般於翌年4—5月產仔。初生的幼仔體重大約為12千克,毛色桔紅並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個月後,體重將達到70公斤。2歲時性成熟,雄性小鹿2歲長角分叉,6歲叉角發育完全,壽命為20歲。
生態條件
麋鹿產區地處溫帶,海拔在300米,經度114°20′-115°19′,緯度41°50′-43°52′ ,年平均溫度為6℃-11℃,年平均降水量595㎜,年最高溫度為26℃,年最低溫度為-12℃,年平均濕度為52%。
分布範圍
外貌特徵 | Top 麋鹿因其頭似馬、角似鹿、尾似驢、蹄似牛而稱“四不象”。成年公鹿體長140-200厘米左右,體重200-250千克左右;成年母鹿體長180-216厘米左右,體重100-150千克左右。僅雄鹿有角,頸和背比較粗壯,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趾間有皮腱膜,側蹄發達,適宜在沼澤地行走。夏毛紅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紅,並有白斑。 |
繁殖性能 | Top 繁殖周期為年產一胎,性成熟期約11-12月齡。雌獸的懷孕期為270天左右,是鹿類中懷孕期最長的,一般於翌年4—5月產仔。初生的幼仔體重大約為12千克,毛色桔紅並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個月後,體重將達到70公斤。2歲時性成熟,雄性小鹿2歲長角分叉,6歲叉角發育完全,壽命為20歲。 |
中心產區及分布 | |
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 Top 麋鹿產區地處溫帶,海拔在300米,經度114°20′-115°19′,緯度41°50′-43°52′,年平均溫度為6℃-11℃,年平均降水量595㎜,年最高溫度為26℃,年最低溫度為-12℃,年平均濕度為52%。 |
生物學特性 | Top 麋鹿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7月中、下旬達到高潮。雄獸性情突然變得暴躁,不僅發生陣陣叫聲,還以角挑地,射尿,翻滾,將從眶下腺分泌的液體塗抹在樹幹上。雄獸之間時常發生對峙、角斗的現象。 |
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 Top 中國已在北京、江蘇省大豐市、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陽縣等地實施麋鹿散養計畫,目前已形成種群,全國已有麋鹿2000多頭。江蘇大豐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目前已有麋鹿648頭,有效種群已達到50個,這表明這個保護區已形成了世界第一家麋鹿基因庫,麋鹿的遺傳基因已不會再流失。2003年3月,世界第一頭純野生的麋鹿在大豐麋鹿保護區內出生。現在,最大的麋鹿群生活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里。 |
生產性能 | |
遺傳指標 | |
飼養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