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茸

麋茸

為鹿科動物糜鹿( 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 Edwards)的帶有茸毛的幼角。每年1-2月和5-6月2次採收,鋸取未骨化的幼角,洗淨,晾乾。食物主要為草及水生植物。本種屬我國特產種,清代已飼養於北京南苑,無野生,後被運至英國,我國絕跡。80年代末期由英國政府歸還於我國,現飼養於北京和江蘇兩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草和水生植物為食。每年兩次換角,夏角6-7月生長,11-12月脫落,此後生出1對冬角,翌年3月後落角。味甘,性溫。歸腎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壯腰膝的功效。主治虛勞羸瘦、精血不足、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病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麋茸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鹿科
  • :糜鹿屬
  • :糜鹿
  • 採收時間:每年1-2月和5-6月2次採收
  • 用量:3-6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貯藏,生理特性,生長環境,分布區域,性狀鑑別,

入藥部位

帶有茸毛的幼角。

性味

甘,溫。

歸經

腎經。

功效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壯腰膝。

主治

虛勞羸瘦,精血不足,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病證。

相關配伍

1、治腎經虛,腰不能轉側:麋茸一兩(酥炙黃,燎去毛),茴香半兩(炒香),兔絲子(酒浸曝乾,用紙條子同碾取末)一兩。上為末,以羊腎一對,清酒煮爛去膜,研如泥,和丸如梧子大,陰乾,如腎膏少,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九,溫酒、鹽湯下。(《本事方》麋茸丸)
2、治老人骨髓虛竭,補益:麋茸五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為末)。以清酒二升,於銀鍋中慢火熬成膠,盛瓷器中。每服半匙,溫水調下,空心食前服。(《經驗方》麋茸煎)
3、補養氣血,令人有子:熟乾地黃(洗,焙)、當歸(洗,焙)、麋茸(酥炙,為末)各等分。 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或溫酒下,空心食前服。(《楊氏家藏方》麋茸萬病丸)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或浸酒,熬膏,3-6g。

採集加工

每年1-2月和5-6月2次採收,鋸取未骨化的幼角,洗淨,晾乾。

貯藏

應放在透風陰涼乾燥處或放在石灰甏內,防潮防蛀。

生理特性

麋鹿,屬於麋與馴鹿之間,大小和歐洲的赤鹿相近,體長約2m,高約1m余。雄者重約200kg,雌者約100kg。尾長約70cm。頭似馬而非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驢而非驢,蹄似牛而非牛,故曰“四不象”。雄者具角,雌者無。角的主枝叉分為前後2枝,前枝再分歧成二叉,後枝長而直,不再分叉。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側蹄顯著。毛色淡褐,背部稍濃,腹部較淺,鼻孔上方有一白色斜紋。冬季毛長而蓬,顯棕赤色,幼獸有白色斑點,生後3月始消失。

生長環境

食物主要為草及水生植物。

分布區域

本種屬我國特產種,清代已飼養於北京南苑,無野生,後被運至英國,我國絕跡。80年代末期由英國政府歸還於我國,現飼養於北京和江蘇兩地,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性狀鑑別,幼角為二叉分歧,後枝長而直。表面具茸毛。鋸口外圍無骨質,中間有細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