麄(cū)古同“粗”:“得~亡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麄
- 拼音:cū
- 部首:鹿
- 五筆86:WVYX
麄(cū)古同“粗”:“得~亡精。”
麄(cū)古同“粗”:“得~亡精。”...... 麄(cū)古同“粗”:“得~亡精。” 中文名 麄 拼音 cū 部首 鹿 五筆86 WVYX 目錄 1 基本信息 2 古籍...
膽大心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dǎn dà xīn cū,意思是做事膽子在,但心粗,考慮不周全。...
詞語信息三鹿為犇(三鹿為犇)詞語解釋“ 王荊公 喜說字,至以成俗。 劉貢父 戲之曰:‘三鹿為麄,鹿不如牛;三牛為犇,牛不如鹿。’謂宜三牛為麄,三鹿為犇,...
麤踈亦作“ 麤疏 ”。亦作“ 麤疎”。亦作“麄疏”。亦作“麄踈”...... 麤踈亦作“ 麤疏 ”。亦作“ 麤疎”。亦作“麄疏”。亦作“麄踈”...
麤粗:1.亦作"麤觕",亦作"麄觕"。 2.粗略,粗糙。 麤麤:形容極粗陋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麢”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15-12-19] ...
亦作“麄豪”。1.豪強。《三國志·吳志·孫皎傳》:“此人雖麤豪,有不如人意時,然其較略大丈夫也。”《敦煌變文集·燕子賦》:“鷰子造舍,擬自存活,何...
亦作“麄硬”。 1.粗大而又不靈便。 元 曾瑞 《哨遍·羊訴冤》套曲:“我如今剌搭著兩箇蔫耳朶,滴溜著一條麄硬腿。”(2).粗糙僵硬。 元 范梈 《木天...
【基本解釋】亦作“麄繒”。粗製的絲織品。麤繒詳細解釋 編輯 亦作“麄繒”。粗製的絲織品。 宋 蘇軾《和董傳留別》:“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亦作“麄蕤”。指野花。 宋 楊萬里 《早炊童家店》詩:“長亭深處小亭奇,雜蘤麄蕤亦有姿。”參考資料 1. 麤蕤 .漢語詞典[引用日期2019-04-25] ...
麤疎,讀作cū shū ,亦作“ 麤疏 ”。亦作“ 麤踈 ”。亦作“麄疏”。亦作“麄踈”。有粗忽疏慢、粗糙、不精密等含義。...
論證釋義 亦作“麄錦”。粗絲織成的錦。 唐 李賀 《公莫舞歌》:“橫楣麤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 姚文燮 注:“麄錦,重錦也。” ...
麤人亦作“麄人”。亦作“麁人”。1.沒有文化修養的人;粗疏的人。2.佛教語。指修行小乘佛道的人。...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事雖漫汗麄梗,經 建翁 手,必有條流秩序,後可循守也。”(2).粗獷梗直。 [1] 清黃宗羲 《熊公雨殷行狀》:“當時號為能...
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公乘億》:“會億 送客,馬上見婦人麄縗,類其妻也,睇睨不已,妻亦如之1。” ...
亦作“ 寒虀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酬三十韻》:“冬惟茹寒齏,秋始識瓜瓣;問之不言飢,飫若厭芻豢。”宋 曾鞏 《羈游》詩:“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