麃

麃,可讀作páo,本意為狍,鹿一類的動物,比鹿小,毛夏季栗紅色,冬季棕褐色,雄的有分枝狀的角,無引申義。亦可讀作biāo,本意為除草,草莓,或者姓氏,引申義為勇武的樣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麃
  • 拼音:biāo,páo
  • 部首:鹿部
  • 部首筆畫:11
  • 五筆:YNJO
  • 統一碼:U+9E83
  • 總筆畫:15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漢字:麃
拼音:biāo,páo
部首:鹿部 部首筆畫:11
筆畫:4劃 總筆畫數:15筆
筆順:捺橫撇折豎豎橫橫折撇折捺捺捺捺
1、<動>biāo
假借為穮。耕耘 [till]
厭厭其苗,綿綿其麃。——《·周頌·載芟
2、〈名〉páo
同“”。古書上指一種像獐的獨角獸 [small spotted deer;roe]
大麃,牛尾一角。——《爾雅
史記·孝武本紀》:“其明年,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
禾穗芒 [bard;spike]
【歷史人物】麃(biāo)公,戰國時期秦國的將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蒲交切,𠀤音庖。《說文》麠屬。《史記·武帝紀》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注》楚人謂麋為麃。引《爾雅》麖大麃。牛尾一角。
又《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𤰞遙切,𠀤音鑣。麃麃,武貌。《詩·鄭風》淸人在消,駟介麃麃。
又耘也。《詩·周頌》緜緜其麃。
又《廣韻》《集韻》𠀤滂表切,音藨。鳥毛變色也。本作皫。《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注》皫色,毛變色也。
又《集韻》匹沼切《正韻》蒲昭切,𠀤音縹。義同。
又草名。《爾雅·釋草》藨麃。《疏》藨,一名麃。郭云:麃卽莓也。江東呼麃莓子,似覆盆而大赤,酢甜,可食。《釋文》麃,平表反。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