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益精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十。具有補心腎,止遺泄之功效。主治心虛腎冷,漏精白濁。
基本介紹
- 名稱:鹿茸益精丸
-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十
- 組成:鹿茸、桑螵蛸、肉蓯蓉、當歸、巴戟、菟絲子、杜仲、川楝子、益智仁、禹餘糧、韭子、故紙、山茱萸、赤石脂、龍骨、滴乳香
- 功用:補心腎,止遺泄
- 主治:心虛腎冷,漏精白濁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組成
鹿茸(去皮,酥炙微黃)、桑螵蛸(瓦上焙)、肉蓯蓉、當歸、巴戟(去心)、菟絲子(酒浸軟,研)、杜仲(截碎,薑汁淹,炒斷絲)、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益智仁、禹餘糧(煅紅,醋淬,以碎為度)各三分,韭子(微炒)、故紙(炒)、山茱萸、赤石脂、龍骨(別研)各二分,滴乳香一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酒調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九,食前白茯苓煎湯送下。
功用
補心腎,止遺泄。
主治
心虛腎冷,漏精白濁。
方義
本方主治腎陽虧虛的慢性前列腺炎。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陽虛則溫攝無權。故方中以鹿茸溫補腎陽為君,其為血肉有情之品,補腎益精。肉蓯蓉、巴戟天、韭菜子溫補腎陽為臣,助鹿茸壯腎陽,攝陽道。菟絲子,杜仲、益智仁、山茱萸益腎添精;白濁不止,當以桑螵蛸、禹餘糧、赤石脂、龍骨澀精止瀉,當歸養血;川楝子、乳香行氣活血,以使補而不滯。本方補澀結結合,以補為主。諸藥合用,則腎陽壯,腎精足,白濁止。
附方
名稱:還少丹
組成:山藥、牛膝、白茯苓、山茱萸、舶上茴香、續斷、菟絲子、杜仲、巴戟、蓯蓉、北五味子、枳實、遠志、熟地黃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送下
主治:心虛腎冷,漏精白濁,夢遺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九
功用:補虛勞,益心腎,生精血
名稱:金櫻子丸
組成:真龍骨、厚牡蠣、桑螵蛸
用法:上以雄黑豆一盞淘濕,將前三件置豆上蒸半日,去豆,焙三件為末,入白茯苓一兩(末),金櫻子四十九枚,去刺並瓤蒂,洗淨捶碎,瓷器內入水一盞,煮濃汁濾清,調茯苓末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益智五枚(連殼捶碎),北五味子十粒,縮砂仁三個煎湯送下
主治:諸虛,漏精白濁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十
名稱:煉鹽散
組成:雪白鹽、白茯苓、山藥
用法:上為末,入鹽一兩研和;用沸湯浸棗取肉,研,夾煉蜜再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棗湯送下
主治:漏精白濁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十
名稱:涼補風
組成:肉蓯蓉、澤瀉、石菖蒲、菟絲子、黃芪、川楝子、山茱萸、熟乾地黃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空心以鹽酒、鹽湯任下;如,五淋病,用豆淋酒送服
主治:心經積熱,思慮過多,一切漏精白濁,久則飲食減少,轉成勞傷;五淋病
出處:《普濟方》卷十七引《衛生家寶》
功用:涼心膈,補元陽
名稱:通治還少丹
組成:山藥、牛膝、山茱萸、白茯苓、舶上茴香、菟絲子、續斷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送下
主治:心腎俱虛,漏精白濁
出處:《瑞竹堂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