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漬土

鹽漬土

鹽漬土是鹽土和鹼土以及各種鹽化、鹼化土壤的總稱。鹽土是指土壤中可溶性鹽含量達到對作物生長有顯著危害的土類。鹽分含量指標因不同鹽分組成而異。鹼土是指土壤中含有危害植物生長和改變土壤性質的多量交換性鈉。鹽漬土主要分布在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濱海地區也有分布。全世界鹽漬土面積計約897.0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5%,占乾旱區總面積的39%。中國鹽漬土面積約有2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漬土
  • 外文名:salty soil
  • 概念:不同程度的鹽鹼化土的統稱
  • 氣候:乾旱或半乾旱氣候
釋義,成土條件,氣候,地形,水文地質,母質,植被,成土過程,鹽化過程,鹼化過程,腐解作用,主要性狀,土壤分類,危害的原因,利用與改良,

釋義

鹽漬土是鹽土和鹼土以及各種鹽化、鹼化土壤的總稱。鹽土是指土壤中可溶性鹽含量達到對作物生長有顯著危害的土類。鹽分含量指標因不同鹽分組成而異。鹼土是指土壤中含有危害植物生長和改變土壤性質的多量交換性鈉。

成土條件

氣候

除海濱地區以外,鹽漬土分布區的氣候多為乾旱或半乾旱氣候,降水量小,蒸發量大,年降水量不足以淋洗掉土壤表層累積的鹽分。在中國,受季風氣候影響,鹽漬土的鹽分狀況具有季節性變化,夏季降雨集中,土壤產生季節性脫鹽,而春、秋乾旱季節,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又引起土壤積鹽。各地土壤脫鹽和積鹽的程度隨氣候乾燥度的不同有很大差異。此外,在東北和西北的嚴寒冬季,由於冰凍而在土壤中產生溫度與水分的梯度差,也可引起土壤心土積鹽。

地形

鹽漬土所處地形多為低平地、內陸盆地、局部窪地以及沿海低地,這是由於鹽分隨地面、地下徑流而由高處向低處匯集,使窪地成為水鹽匯集中心。但從小地形看,積鹽中心則是在積水區的邊緣或局部高處,這是由於高處蒸發較快,鹽分隨毛管水由低處往高處遷移,使高處積鹽較重。此外,由於各種鹽分的溶解度不同,在不同地形區表現出土壤鹽分組成的地球化學分異,即由山麓平原、沖積平原到濱海平原,土壤和地下水的鹽分一般是由重碳酸鹽、硫酸鹽逐漸過渡到氯化物。

水文地質

水文地質條件也是影響土壤鹽漬化的重要因素。地下水埋深越淺和礦化度越高,土壤積鹽越強。在一年中蒸發最強烈的季節,不致引起土壤表層積鹽的最淺地下水埋藏深度,稱為地下水臨界深度。臨界深度不是常數,一般地說,氣候越乾旱,蒸降比越大,地下水礦化度越高,臨界深度越大,此外,土壤質地、結構以及人為措施對臨界深度也有影響。土壤開始發生鹽漬時地下水的含鹽量稱為臨界礦化度,其大小取決於地下水中鹽類的成分。以氯化物——硫酸鹽為主的水質,臨界礦化度為2—3g/1;以蘇打為主的水質,臨界礦化度為0.7—1.0g/1。

母質

鹽漬土的成土母質一般是近代或古代的沉積物。在不含鹽母質上,須具備一定的氣候、地形和水文地質條件才能發育鹽土;對於含鹽母質(如含鹽沉積岩的風化物和濱海地區含鹽的沉積物),鹽漬土的發育則不一定要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母質或母土的質地和結構也直接影響土壤鹽漬化程度。粘質土的毛管孔隙過於細小,毛管水上升高度受到抑制,砂質土的毛管孔隙直徑較大,地下水借毛管引力上升的速度快但高度較小,這兩種質地均不易積鹽。粉砂質土毛管孔徑適中,地下水上升速度既快、上升高度又高,易於積鹽,但當有夾粘層存在時,情況有所不同。好的土壤結構(如團粒至棱塊狀結構)不僅有大量毛管孔隙,還有許多非毛管孔隙和大裂隙,既易滲水,又有阻礙毛管水上升的作用,土壤鹽化較輕。

植被

常見的鹽土植物有海蓮子、砂藜、鹼蓬、豬毛菜、白濱藜等,常見的鹼土植物有茴蒿、剪刀股及鹼蓬等。乾旱地區的深根性植物或鹽生植物,能從土層深處及地下水中吸收水分和鹽分,將鹽分累積於植物體中,植物死亡後,有機殘體分解,鹽分便回歸土壤,逐漸積累於地表,因而具有一定的積鹽作用。還有不少生物能在其體內合成生物鹼,有的還能將鹽分分泌出體外,如生長在荒漠地區的胡楊、龜裂土表的蘭藻等。

成土過程

鹽漬土中的鹽分積累是地殼表層發生的地球化學過程的結果,其鹽分來源於礦物風化、降雨、鹽岩、灌溉水、地下水以及人為活動,鹽類成分主要有鈉、鈣、鎂的碳酸鹽、硫酸鹽和氯化物。土壤鹽漬化過程可分為鹽化和鹼化兩種過程。

鹽化過程

鹽化過程是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質中含有的鹽分,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通過土體毛管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動逐漸向地表積聚的過程。中國鹽漬土的積鹽過程可細分為:
1)地下水影響下的鹽分積累作用;
2)海水浸漬影響下的鹽分積累作用;
3)地下水和地表水漬澇共同影響下的鹽分積累作用;
4)含鹽地表徑流影響下的鹽分積累作用(洪積積鹽);
5)殘餘積鹽作用;
6)鹼化-鹽化作用。
由於積鹽作用和附加過程的不同,分別形成相應的鹽土亞類。鹽化過程由季節性的積鹽與脫鹽兩個方向相反的過程構成,但水鹽運動的總趨勢是向著土壤上層,即一年中以水分向上蒸發、可溶鹽向表土層聚集占優勢。
水鹽運動過程中,各種鹽類依其溶解度的不同,在土體中的澱積具有一定的時間順序,使鹽分在剖面中具有垂直分異。在地下水借毛管作用向地表運動的過程中,隨著水分的蒸發,土壤溶液的鹽分總濃度增加,溶解度最小的矽酸的化合物首先達到飽和,而沉澱在緊接地下水的底土中,隨後,溶液為重碳酸鹽飽和,開始形成碳酸鈣沉澱,再後是石膏發生沉澱,所以在剖面中常在碳酸鈣澱積層之上有石膏層。易溶性鹽類(包括氯化物和硫酸鈉、鎂)由於溶解度高,較難達到飽和,一直移動到表土,在水分大量蒸發後才沉澱下來,形成第三個鹽分聚積層。因此表層通常為混合積鹽層。在地下水位高(1米左右)的情況下,石膏也可能與其他可溶鹽一起累積於地表。當然,自然條件的複雜性也會造成鹽分在土壤剖面分布的複雜性,例如:雨季或灌溉造成的淋溶,使可溶鹽中溶解度最高的氯化物首先遭到淋溶,使土壤表層相對富集了溶解度較小的硫酸鹽類。又如在蘇打累積區,因為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在春季地溫上升時期,碳酸鈉隨其他可溶鹽類一起上升到地表。到秋冬溫度下降,蘇打的溶解度減小,因而大部分仍保留在土壤表層而不被淋洗,所以一般情況下,蘇打都累積於土壤的表層。總之,在底土易累積溶解度最小的鹽類,包括R2O3、SiO2、CaMg(CO3)2、CaCO3、CaSO4和Na2SO4等。其他的鹽類由於具有較高的溶解度,且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因此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累積特點,一般累積於土壤的表層。

鹼化過程

鹼化過程是指交換性鈉不斷進入土壤吸收性複合體的過程,又稱為鈉質化過程。鹼土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顯著數量的鈉離子進入土壤膠體;二是土壤膠體上交換性鈉的水解。陽離子交換作用在鹼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別是Na—Ca離子交換是鹼化過程的核心。鹼化過程通常通過蘇打(Na2CO3)積鹽、積鹽與脫鹽頻繁交替以及鹽土脫鹽等途徑進行。

腐解作用

1、草原地區植物體內吸收了不少鈉離子,當植物腐爛後,就轉變為碳酸鈉,逐漸累積在地表。
2、當土壤中積鹽和脫鹽過程頻繁交替發生時,促進了鈉離子進入土壤膠體取代鈣、鎂的過程,使土壤發生鹼化。土壤中鹽分為氯化物或硫酸鹽時。
3、鹼土的形成往往與脫鹽過程相伴發生。在土壤膠體表面含有顯著數量的交換性鈉但土中仍含有較多可溶鹽(以Na2SO4、NaCl為主,而非NaCO3或NaHCO3)的情況下,因土壤溶液濃度較大,阻止了交換性鈉的水解,土壤的pH值並不升高,物理性質也不惡化。只有當該鹽土脫鹽到一定程度,一部分交換性鈉水解,產生的OH-使pH升高時,粘粒上交換性鈉的水化程度增加,粘粒分散,土壤物理性質才劣化。

主要性狀

診斷層和診斷特性
積鹽層是鹽土的診斷層。中國新擬的積鹽層標準涉及積鹽層的含鹽量、積鹽層出現的部位和厚度以及測定含鹽量的採樣時間,具體規定如下:1)對積鹽層易溶鹽含量下限的要求依不同鹽類而異,氯化物鹽土(鹽分組成中Cl-占80%以上)≥6克每千克,硫酸鹽鹽土≥20克每千克,氯化物和硫酸鹽混合型的鹽土≥10克每千克,蘇打鹽土則要求每千克土含蘇打0.5厘摩爾以上;2)在土表30厘米深度範圍內,積鹽層至少1厘米厚;3)應以旱季(3—5月)或未灌溉前土壤積鹽層的含鹽量為準。美國土壤系統分類制的積鹽層是指次生性可溶鹽含量≥20克每千克、厚度≥15厘米的土層,其厚度厘米數×鹽分含量百分≥60%。聯合國土壤分類制中的鹽土是以表層以下、125厘米深度以內的土壤飽和提取液在25℃時的電導率大於15分西每米為劃分依據。
國際上對鹼土的診斷指標尚未統一,習慣上用鹼化度、電導率和pH作為劃分指標。鹼化度大於15%(美國)或20%(前蘇聯、中國),電導率<4分西每米,pH值高於8.5即劃為鹼土。當前國際上有把鹼土的鹼化指標提高的趨勢。中國學者新近建議的指標為:鹼化層的鹼化度大於30%,pH大於9,表層土壤含鹽量不超過5克每千克。美國土壤系統分類制對鹼化層的規定更細,除了必須具有粘化層的某些性質外,還須具有下列特性:
1)上部多呈柱狀或稜柱狀結構,少數情況下為塊狀結構,時有淋溶層舌狀物伸入其中,並達2.5厘米以上,其中含無包被的粉粒或砂粒。
2)上部40厘米厚度範圍內有某亞層的鈉吸附比(SAR)①60000011_0195_0≥13(或ESP≥15);但如2米深度內有些土層SAR≥13(或ESP≥15),則本層上部40厘米內,交換性鎂+交換性鈉>交換性鈣+交換性酸(pH為8.2時)。由於土壤鹼化度是一個相對數值,當土壤交換量低時,即使土壤交換性鈉離子含量不高,而鹼化度數值可以很高,便會使鹼土範疇擴大化;此外,在不同土壤水分狀況和氣候條件下,不同種類植物對土壤鹼化度有不同的反應。當前國際上普遍認為,在進行鹼土的分類和分級時,除應充分注意鹼土的ESP、EC和pH三項指標外,還應考慮鹼土的SAR、土壤機械組成和礦物組成、大團聚體的熟化程度、粘粒的分散性以及結構層(B層)的有無及其形態特徵等。
形態特徵
鹽土一般沒有明顯的發生層次,典型鹽土以地表有白色或灰白色的鹽結皮、鹽霜或鹽結殼為剖面特徵。
鹼土具有特殊的剖面構型。典型鹼土的剖面形態為E-Btn-Bz-C型。表層為淋溶層,厚20—25厘米,有時僅幾厘米,一般是灰色或淺灰色,片狀或鱗片狀結構。淋溶層之下是鹼化層(Btn),又稱柱狀層,比淋溶層厚度大,但變異很大,一般呈褐色或近於褐色,有時為油黑色,很緊實,為圓頂形的柱狀結構,這是由分散的粘粒經過長時期向下移動而形成的。在柱狀頂部常有一薄薄的白色SiO2粉末間層,這是由於鹼性條件使粘土礦物發生水解,水解產物中的鐵、鋁等氧化物被淋洗至下層,矽酸失水而呈粉末狀殘留的結果。鹼化層之下是鹽化層(Bz),易溶性鹽含量很高,呈塊狀或該狀結構。再下為母質層。
理化性質
鹽土的質地一般較粘重。除蘇打鹽土外,鹽土膠體多呈凝絮狀態,因而有較好的結構。鹽基飽和,一般呈鹼性反應。除草甸鹽土外,腐殖質含量一般很低。除含鹽母質上形成的鹽土外,鹽土的鹽分含量沿剖面分布多呈上多下少的特點。
鹼土的物理性質很差,有機膠體和無機膠體高度分散,並淋溶下移,表土質地變輕,鹼化層相對粘重,並形成粗大的不良結構。濕時膨脹泥濘,乾時收縮硬結,通透性和耕性極差。除部分柱狀鹼土的表層外,土壤呈強鹼性反應。易溶鹽遭淋溶,量少且集中在鹼化層以下。表層SiO2含量較下層高,R2O3,含量較下層低,這是由於表層粘土礦物在強鹼作用下發生分解,R2O3下移而SiO2殘留的結果。

土壤分類

鹽漬土綱依前述的診斷層和診斷特性分為鹽土和鹼土兩個土類。亞類劃分依據是反映主要成土過程和附加成土過程形成的土壤性態特徵,並考慮鹽鹼的起源和水鹽運動狀況以及改良利用等因素。
鹽土
中國從熱帶到寒帶,從濱海到內陸,從低地到高原,均有鹽土分布,如地處內陸的華北、東北和西北,地處濱海的蘇北、渤海沿岸,以及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和台灣等省沿海地帶。本土類的主要性狀前面已有介紹,這裡簡介8個鹽土亞類的主要特徵。
1、典型鹽土(Typicsolonchak)本亞類是內陸鹽土的典型亞類。地下水可通過毛管上升強烈蒸發,長期積鹽使土表有較厚的鹽結殼,蒸降比越大,鹽結殼越厚。鹽殼厚度可達5—10厘米甚至數十厘米,鹽分含量高達800—1000克每千克。地面光裸或僅生長稀疏的鹽生植物,腐殖質層極不明顯,有機質含量低於10克每千克土。
2、草甸鹽土(Meadowsolonchak)本亞類受地下水的影響,積鹽的同時附加生草成土過程,有明顯的腐殖質層,腐殖質累積程度隨鹽漬化程度的加強而減弱。
3、鹼化鹽土(Alkalizedsolonchak)本亞類包括碳酸鈉鹽土(即蘇打鹽土,俗稱馬尿鹼)和碳酸鎂鹽土(俗稱白板土或青白土)。主要受地下水影響,在季節性積鹽脫鹽過程的同時,附加鹼化過程。蘇打鹽土既含有較多的易溶鹽(尤其是含有顯著的蘇打),又有較多的交換性鈉,pH>9,土壤高度分散,濕時膨脹,乾時板結,通透性極差。碳酸鎂鹽土的性質與蘇打鹽土類似。國外許多文獻把ESP高且含大量中性可溶鹽的土壤作為一個獨立的“鹽-鹼土(Alkalinesodicsoil)”土類。
4、沼澤鹽土(Boggysolonchak)本亞類多零星分布於半荒漠及荒漠地區平淺窪地邊緣,受地下水和地面水雙重影響,積鹽過程的同時附加沼澤過程。地表有白色結晶、鹽結皮或鹽結殼。
5、潮鹽土(Aquicsolonchak)本亞類受地下水和地面水雙重影響,積鹽過程附加人類耕種成土過程。
6、洪積鹽土(Siltedsolonchak)本亞類主要分布在荒漠地區一些山前洪積扇和洪積平原上。地下水位深,不參與現代積鹽過程。土壤積鹽過程是山洪、鹽泉水作用的結果。
7、殘餘鹽土(Residualsolonchak)曾稱殘積鹽土,俗稱“乾鹽土”或“旱鹽土”。殘餘積鹽是過去水成階段的土壤積鹽,由於地殼上升或侵蝕基準面下降等原因,地下水位下降,古鹽土的鹽分雖有不同程度的淋溶,但在乾旱氣候條件下大部分殘留於土壤中。殘餘鹽土最大聚鹽層在亞表層,鹽分組成是表層、亞表層以硫酸鹽為主,心、底土層則為氯化物-硫酸鹽或硫酸鹽-氯化物,既保留過去鹽分向上累積的特點,也顯示鹽分向下淋溶的跡象。
8、濱海鹽土(Coastalsolonchak)本亞類分布於沿海,積鹽過程的鹽分補給方式主要是海水浸漬和溯河倒灌。沿海地區入海河流攜帶大量泥沙在近海沉積,當其還處於水下堆積階段時,就為高礦化海水所浸漬而成鹽漬淤泥。在堆積物出水成陸、其上有高等植物生長之前,鹽分的累積屬地質過程,高等植物著生後,則開始土壤鹽化過程。在蒸發作用下,土壤表層含鹽量超過鹽漬淤泥,地下水礦化度也因蒸發濃縮而增高,同時,海水隨海潮入侵及溯河倒灌,向濱海及河流近岸地下水繼續供給鹽分,參與土壤積鹽過程。濱海鹽土具有不同於內陸鹽土的一系列特性:不僅表層積鹽重、心土層含鹽量也很高;鹽分組成與海水基本一致,以氯化物占絕對優勢;土壤積鹽程度隨生物氣候帶而異,如中國從南到北積鹽強度由小變大;由於各地成陸時期和開墾歷史不同,各種濱海鹽土大致平行於海岸呈帶狀分布,從海向陸,土壤含鹽量和地下水礦化度漸次遞減。濱海鹽土上的植物群落,依土壤鹽漬度不同按一定的順序更替,隨著植物群落的更替,相應地由濱海鹽土向各種濱海鹽化土演變。
鹼土
鹼土在中國分布面積不大,零星分布在東北、內蒙古、新疆以及黃、淮、海平原等地。鹼土的主要性狀前面已述,這裡介紹鹼土的4個亞類。
1、草甸鹼土(Meadowsolonetz)本亞類以鹼化過程為主,伴隨草甸和鹽化附加過程,又稱為鹽化鹼土。主要分布在半乾旱區,多呈斑塊狀出現於低平地形的稍高部位,常與蘇打鹽土構成復域。多生長耐鹽的草甸草原植物。區別於其他鹼土亞類的形態特點是:在鹼化層之下為銹色的、淺灰色的潛育層。
2、草原鹼土(Steppesolonetz)本亞類的現代成土過程主要是脫鹼草原化過程。主要分布在乾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帶與黑鈣土、栗鈣土等地帶性土壤呈復域分布。在同一地區內,本亞類出現的地形部位比草甸鹼土高。因受明顯的淋溶作用,含鹽量和鹼化度比草甸鹼土小。
3、龜裂鹼土(Takyricsolonetz)本亞類是荒漠、半荒漠地帶的鹼土,俗稱“白僵土”。多分布於山前洪積細土平原、古老沖積平原以及河成老階地的相對低平處,常與鹽土和孤立的矮小沙丘組成復域。地下水不參與現代成土過程,主要通過地面間歇水的淋溶使鹽化土壤脫鹽而鹼化。在乾濕交替和凍融作用下,逐漸形成短柱狀或饅頭狀鹼化層,地表呈現龜裂。
4、鎂質鹼土(MagnesiumSolonetz)本亞類的土壤鹼度主要來自鎂的碳酸鹽和重碳酸鹽,而不是蘇打,因為當土壤吸收複合體中Ca2+、Mg2+和Na+呈一定比例(Mg2+占鹽基總量的35—40%)存在時,Mg2+的作用近似於Na+,導致土壤鹼化。鎂質鹼土與鈉質鹼土剖面的顯著不同在於:鎂質鹼土剖面層次不明顯,呈整塊壘結,而鈉質鹼土最典型的特點是分散的膠體顆粒沿剖面移動,並形成疏鬆的片狀結構的淋溶層和堅實的柱狀或稜柱狀結構的澱積層。鎂質鹼土常由碳酸鎂鹽土脫鹽而成。

危害的原因

鹽漬土上植物生長的障礙主要是由於鹽分濃度過高引起的。由於淋溶作用較弱,大量水溶性鹽分存留於根層土壤中,如含有高濃度的Na+,Mg2+,SO42-,Cl-,HCO3-等,它們可通過不同的方式影響植物的生長。
降低水分有效性
離子濃度影響著溶液的滲透勢,當土壤溶液中鹽分含量增加時,滲透壓也隨之提高,而水分的有效性,即水勢卻相應降低,使植物根系吸水困難,即使土壤含水量並未減少,也可能因鹽分過高而造成植物缺水,出現生理乾旱現象。這種影響的程度取決於鹽分含量和土壤質地。在土壤含水量相同的條件下,鹽分含量越高,土壤越黏重,則土壤水的有效性越低。
植物體內鹽分過多,會增加細胞汁液的滲透壓,提高細胞質的黏滯性,從而影響細胞的擴張。因此,在鹽漬土上生長的植株一般都比較矮小,葉面積也小,使得葉綠素相對濃縮,表現為葉色深綠。
植物體內水分有效性降低會影響蛋白質三級結構的穩定,降低酶的活性,從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降低水分有效性
單鹽毒害作用
在離子濃度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種類的鹽分對植物生長的危害程度不同。鹽分種類之間的這種差異與各種離子特性有關,屬於離子單鹽毒害作用。
在鹽漬土中,若某一種鹽分濃度過高,其危害程度比多種鹽分同時存在時要大。例如,向含有相同濃度NaCl的培養液中加入不同濃度的CaCl2,就其滲透壓來說,隨著CaCl2濃度的增加而提高,但作物的長勢,特別是根系的生長卻愈來愈好。由此可見,單鹽的影響大於滲透壓所帶來的危害,當加入其他鹽分時,幾種鹽分形成混合液時則危害變小。這是因為增加其他養分離子濃度後,一方面由於離子競爭作用減少了植物對毒害離子的吸收數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其他養分的吸收數量,使體內各種養分趨於平衡,保證正常生理作用的發揮。當然,總鹽分濃度過高,也會抑制生長。
單一鹽分離子濃度過高在鹽漬土中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例如,氯化物鹽土中含有高濃度的Cl-,能抑制根系對NO3-等陰離子養分的吸收;在高pH值的鹽土中HCO3-的濃度很高,則會抑制根系的生長及其對養分的吸收。此外,鹽漬土中常常硼的濃度很高,因而也會引起多種植物發生硼中毒。
破壞膜結構
高濃度鹽分,尤其是鈉鹽會破壞根細胞原生質膜的結構,引起細胞內養分的大量外溢,造成植物養分缺乏。受鹽害的植物體電解質外滲液的主要成分是K+,因此會導致植物嚴重缺鉀。植物體內鈉含量過高,會抑制膜上排鈉泵的功能,導致鈉不能及時排出膜外。
破壞土壤結構阻礙根系生長
高鈉的鹽土,其土粒的分散度高,易堵塞土壤孔隙,導致氣體交換不暢,根系呼吸微弱,代謝作用受阻,養分吸收能力下降,造成營養缺乏。在乾旱地區,因結構遭破壞,土壤易板結,根系生長的機械阻力增強,造成植物紮根困難。

利用與改良

改良鹽土的根本目的在於將根系層的鹽分減少到一定限度。由於鹽土區往往是旱、澇、鹽相伴發生,必須抗旱、治澇、洗鹽相結合,因地制宜採取綜合措施,可通過平整土地(以消除鹽斑)、排水、灌溉、種稻、種植綠肥和耕作施肥等措施來改良。
改良鹼土的根本目的在於以交換性鈣取代交換性鈉來減低ESP,改良物理性狀。施用鈣鹽是改良鹼土的基本方法。如用石膏為改良劑。鹼土中的交換性鈉被石膏中的鈣交換,土壤膠體就會在鈣離子的作用下重新凝聚,形成結構。反應生成物中的硫酸鈉可被灌溉水或雨水淋洗,減低了土壤鹼性。改良鹼土也應採用深耕、施用大量有機肥、摻砂和客土等綜合措施。特別應注意的是,在改良鹼化鹽土(或鹽性鹼土)時,在洗鹽之前,必須先將土壤的ESP降低(施用石膏或硫璜),否則,鹽分一經洗去,土粒絮散,透水性降低,給進一步洗鹽改良增加難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